• 1、某实验小组想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雨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决定做对比实验。先找来喷壶,灌了200毫升的水,再在塑料盆底挖几个洞,铺上石子,最后倒入土壤,制成4种土壤样本。如图所示:

    (1)、选择一组合适的材料来做对比实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他们的选择可以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2)、在这个实验中,喷壶喷水代表。如果喷壶统一喷30毫升水,可行吗?
    (3)、材料选好了,在开始喷水前,注意检查是否一样。
    (4)、他们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2、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主要是由( )作用形成的。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火山活动
  • 3、下列地貌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沙漠 B、冲积平原 C、雅丹地貌
  • 4、下列关于植物覆盖对土壤受侵蚀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植物覆盖的土壤,受侵蚀程度较小 B、无植物覆盖的土壤,受侵蚀程度较小 C、植物覆盖对侵蚀没有影响
  • 5、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
    A、侵蚀 B、沉积 C、流失
  • 6、明明为研究“土地坡度的大小对侵蚀的影响”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最科学的是( )。
    A、 B、 C、
  • 7、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台风引发的山洪暴发灾害发生的是( )。
    A、开山挖矿 B、疏通河道 C、植树造林
  • 8、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 )。
    A、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B、会冲走更少的土壤 C、会冲走更多的土壤
  • 9、雨水无法穿过植物落到地面,所以植物能减缓侵蚀。    (    )
  • 10、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才会改变,大部分时间是不变的。    (   )
  • 11、地表的岩石、沙土在风或水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被称为侵蚀。    (    )
  • 12、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是剧烈的,风和水的作用等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 )
  • 13、地球的“皱纹”从何而来

    站在高山之巅俯视大地,你会发现地球就像一张布满皱纹的“脸蛋”。这些起伏的“皱纹”其实正在诉说地球46亿年的成长故事。

    地球表面最壮观的褶皱当属山脉。当地壳板块像挤毛巾般相互碰撞时,岩层被挤压出波浪状的褶皱,喜马拉雅山脉就是这样诞生的。而在海底,岩浆喷涌冷却形成的黑曜岩,就像巧克力蛋糕冷却时表面产生的裂纹,构成了壮观的海底山脉。

    流水和风沙是地球最耐心的“雕刻师”。黄河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注入渤海,这些泥沙堆积成的华北平原,正是流水搬运作用的杰作。在新疆魔鬼城,狂风卷起砂砾日夜打磨岩层,塑造出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就连不起眼的树根也在悄悄改变地表————当树根挤入岩石裂缝,就像给岩石装上微型液压机,最终能撑裂坚硬的岩层。

    如今人类活动正以百倍于自然的速度改变地表形态。三峡大坝蓄水后,600公里库区的地貌发生巨变;露天采矿留下的矿坑,相当于在地球表面刻下新的“疤痕”。这些改变提醒我们:在惊叹地球表面神奇的同时,更要像保护自己的皮肤一样呵护这颗蓝色星球。

    (1)、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地质作用有关?( )
    A、流水侵蚀作用 B、地壳板块碰撞挤压 C、冰川移动切割
    (2)、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最能体现( )。
    A、岩浆喷发冷却凝固 B、树根生长撑裂岩石 C、流水搬运泥沙沉积
    (3)、请结合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举例说明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敦煌雅丹地貌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形成的 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搬运泥沙至下游,泥沙不断沉积形成的 C、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流水对土地的作用形成的
  • 15、《好汉歌》中歌词反映了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原因是( )。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C、人为因素影响
  • 16、覆盖地球表面最多的是( )。
    A、岩石 B、 C、土壤
  • 17、下列地区中,多盆地的是( )。
    A、黑龙江 B、四川 C、江苏
  • 18、奇奇的家乡温州在浙江省东部,主要的地形是( )。
    A、 B、 C、
  • 19、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会形成( )。
    A、山地 B、平原 C、峡谷
  • 20、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B、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C、西部多平原,东部多丘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