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识点物体的运动路线

    指尖陀螺的运动路线是;弹簧上下弹跳、弹拨后钢尺的运动路线是;正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车身的运动路线是 , 车轮的运动路线是

  • 2、小瓯非常热爱科学,经常会把身边与科学有关的事物记录下来。下面是小瓯在度假期间记录的科学笔记,请你帮小瓯把笔记补充完整。如图所示为院子里的一张桌子,桌面上有个小钢珠。

    (1)、根据小钢珠的运动路线,①→②的运动方式可以描述为
    (2)、测量小钢珠一共滚了多远,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3)、对于小钢珠最后停留的位置,比较合适的表达方式为( )。
    A、小钢珠在橡皮擦的北面 B、小钢珠在距离橡皮擦1厘米处 C、小钢珠在橡皮擦的北面,距离橡皮擦1厘米处
    (4)、小瓯再次做实验,观察到小钢珠冲出了桌面,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图中的(填“甲”“乙”或“丙”)。
    (5)、做这个实验时,当小钢珠冲出桌面时,我们( )观察小钢珠的运动路线。
    A、可站起来从上往下 B、可蹲下来从侧面 C、可随意 D、要坐好从上往下
  • 3、在课堂上,我们先尝试直接用蓝色球去撞击红色球,再分别利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去撞击红色球。
    (1)、我们发现,直接用蓝色球去撞击时击中红色球比利用轨道去撞击时击中红色球要(填“容易”或“困难”)得多。
    (2)、用线条和箭头画一画下面两种轨道中蓝色球击中红色球的运动路线。
    (3)、图甲中蓝色球击中红色球时的运动方式为运动,而图乙中蓝色球的运动方式为运动。
  • 4、如图所示,小球沿着装置从A 点运动到D 点后冲出装置,小球在这个装置的段做曲线运动,小球在 AB 段和段做直线运动。

  • 5、知识点直线运动和曲线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
    (2)、当小球在平滑的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 , 当小球冲出 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
  • 6、往试管中倒入适量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再将试管放入装有碎冰(加有食盐)的烧杯中,直到试管中的水全部结冰,此时在冰面处也做好标记。如图所示,A、B是试管上留下的两次标记,其中表示冰面标记的是(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 7、如图所示为小杭进行“观察和研究水结冰”的实验。

    (1)、做该实验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需要观察水什么时候结冰,不需要记录温度的变化 B、实验时,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C、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读数可以更清楚
    (2)、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3)、根据观察到的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小了 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水结冰的过程中,状态由液态变成固态
    (4)、小杭发现,水在℃时开始结冰,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会(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5)、小杭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试管内的水结冰后,体积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下列方法中,能判断体积是否有变化的是( )。
    A、先在试管水面位置做好标记 B、一直用眼睛观察体积的变化 C、先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再用量筒测量冰的体积
    (6)、弄清楚水结冰的原理后,小杭开始了冰棒的制作。如图所示,水在模具里冻成冰棒的过程中( )。

    A、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B、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C、既不从周围吸收热量,也不向周围放出热量
  • 8、水可以变成冰,冰也可以变成水,两者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   )
  • 9、同学们对水、水蒸气、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 B、为了让水变成冰,可以降低水的温度 C、水和水蒸气都是液态的
  • 10、根据物体的形状判断,冬天下的雪是( )。

    A、固态的水 B、液态的水 C、气态的水
  • 11、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    (    )
  • 12、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的热胀冷缩的是( )。
    A、温度计内的液柱在不同温度的水中会上升或下降 B、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了 C、往气球里吹气,气球的体积增大
  • 13、某河流出现壮观的流凌景观,晶莹剔透的冰块缓缓流淌。此时,河水的温度是(   )。

    A、0℃ B、- 4 ℃ C、不确定
  • 14、把冰块倒入常温的水中,我们会发现( )。
    A、冰块沉入水底 B、冰块浮在水面 C、冰块迅速变大
  • 15、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想让它重新变鼓,放在( )里效果最好。

    A、热水 B、常温水 C、冰水
  • 16、把装有水的杯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18 ℃)里,过一天后杯子里的水( )。
    A、没有变化 B、变成凉水 C、结成了冰
  • 17、知识点一水结冰

    (1)、通常水温降到时,水就开始结冰。
    (2)、水结冰是由液体变为的过程,水结冰后体积。冰和水的比较

  • 18、寒潮来袭,小明尝试制作冰画(如图所示)。他在透明盆子里加入水,放入花和叶子,并在盆外标注了水位线。

    (1)、为了使水更容易结冰,应将盆子放在(填“室外”或“室内”)。
    (2)、第二天,盆子里的水已全部结冰,说明气温曾低于℃。
    (3)、小明发现冰面(填“高于”或“低于”)原来的水位线,该现象说明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填“大”或“小”)。
    (4)、水在结冰过程中,会向周围(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小明将冰画拿在手上,过了一会儿发现冰画在滴水,这是因为冰(填“熔化”或“蒸发”)了。
    (6)、在制作冰画的过程中,小明发现水(填“有”或“没有”,下同)固定形状,冰固定形状。
  • 19、为了探究冰熔化成水的过程,小龙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取一小块冰,用吸管不断地向冰的某一部分吹气,冰在吹气的位置会
    (2)、如图乙所示,用吹风机的热风代替吸管吹冰,冰熔化的速度会变 , 这说明温度越高,冰熔化得越
    (3)、如图丙所示,取一个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该试管浸在热水里。冰熔化成水后,液面最高处(填“高于”或“低于”)标记位置。
    (4)、图丙的实验中热水的温度会( )。
    A、升高 B、降低 C、没有变化
    (5)、下列关于冰熔化成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环境温度高于 0 ℃时,冰开始熔化 B、冰熔化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冰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 20、水、冰、水蒸气形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