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下图是二战期间苏联的一幅海报,海报展示了手持步枪的美国、英国和苏联士兵形象。该海报的设计意图最有可能是( )A、宣传美英苏大国之间的合作 B、号召苏联青年积极参加卫国战争 C、宣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强调美英认可苏联超级大国身份
-
2、下表呈现的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的思想观点。由此可知,这些启蒙思想家( )
思想家
观点
孟德斯鸠
由世袭贵族、在职贵族、纳税人团、民选议会组成的中间权力机构来治理国家,基于中间权力机构全体成员的荣誉感的君主政体才是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制度。
伏尔泰等
驯服君主制的最好方式不是划分权力或保护传统特权,而是使政府现代化,从而使它们运作得更有理性、更有效率。
A、主张限制君主的专制权力 B、借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 C、强调用分权原则治理国家 D、支持建立现代政府以捍卫君权 -
3、“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万佐成和熊庚香是来自江西南昌的一对平凡夫妻,他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开了一家“爱心厨房”(如图),18年如一日,为众多病患家庭提供锅灶炒菜,象征性收一块钱成本费,全年365天忙碌无休、执着坚守,只为让病人吃上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他们的事迹( )A、弘扬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B、彰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面貌 C、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响应了“五讲四美”的时代口号
-
4、1978年4月,习仲勋主持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工作。1978年6月30日,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要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丰富这个理论,离开实践,理论一文不值。马列读得多,但不同实践结合,那有什么用处呢?”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A、引领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指导土地制度调整的方向 C、探索适合省情的工业建设道路 D、开启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5、1926年10月,黄克在广东《清远农民运动报告》中写到:“一般农友皆以依赖政府之心而起……不一月而组织甚众”,后“革命军大部分离粤北伐,随后又传来在长沙受挫的消息,农民因之恐惧,农会也大为动摇”。据此可知( )A、政治局势影响农运状况 B、农运重心伴随北伐转移 C、通讯报道干扰农会活动 D、国民革命重视农民力量
-
6、1912年,《申报》刊载随笔《做上海人安得不穷》,文中称:“从前家中陈设,不过榆木器具,及瓷瓶铜盆,已觉十分体面。今上海人红木房间觉得寻常之极。一定要铁床皮椅电灯风扇才觉得适意,做上海人安得不穷。”该变化旨在说明( )A、家居变革提升生活品质 B、倡用国货迎合时代潮流 C、城市生活助长奢靡之风 D、消费能力增强身份认同
-
7、1877年,华北地区发生特大旱灾饥荒,受灾人口达1.08亿。郑观应、唐廷枢等江南地区的士绅商贾迅速行动起来,开展义赈救灾活动。《申报》也发表社论,倡导人们踊跃捐款,类似的劝募文章更是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反映出此时( )A、经济转型遭遇严重阻碍 B、士绅阶层主导社会舆论 C、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增强 D、早期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
8、1751年,乾隆皇帝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及与清王朝有交往的国家的民族衣冠状貌,绘为图像,上报朝廷,后由此编绘而成《皇清职贡图》,其中共有图像600幅,每幅图皆以汉、满两种文字简要说明不同民族的历史沿革、社会生产等。《皇清职贡图》的编绘意在( )A、促进满汉民族交融 B、展现帝国开放形象 C、应对北方边疆危机 D、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
9、在宋代榷场贸易中,茶叶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在金国,茶叶已经成为百姓待客的必备物品,百姓婚嫁也以茶叶为聘礼,表示对婚姻的坚贞不渝。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互市贸易促进文化交融 B、生产发展推动习俗变更 C、政权并立带动文化传播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
10、《唐律疏议》第一篇《名例律》中的“八议”完全是照抄《周礼·秋官·小司寇》的“八辟”,第四篇《户婚律》中的“七出三不去”则是《大戴礼记·本命》中“七去三不去”的翻版。这( )A、传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具有一定的形式主义倾向 C、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征 D、彰显了古代法律的延续性
-
11、南朝时期,荆楚人民“寒食节”吃“麦粥”、“六月伏日,作汤饼”,湘州人民“亟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支援陈军。此外,陈朝也曾明确要求“租田米粟、夏调绵绢丝布麦”。由这些现象可以推知南方(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稻麦轮作制度相当普及 C、农副业多种经营日盛 D、农业生产呈区域化分工
-
12、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的形成。列强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几个大国试图对全世界进行控制与争夺。他们以为本民族“谋利益”和“传播文明”的名义,对东方众多弱小与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侵略和掠夺,从而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徐蓝《资本主义利益争夺和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引发战争》
材料二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①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②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2)、根据材料二,概述《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名称,并概括这两个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共同之处。 -
13、下图反映了1980~2008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对比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B、全球产业结构及分工体系调整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与完善
-
14、1966年,苏联在704家国有企业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试点。这些试点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额,比全行业平均高出3个百分点,利润率则高出一倍。苏联的第八个五年计划完成得好于二战结束以来的数个五年计划。这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A、以工业为主要抓手 B、符合苏联国情 C、未彻底打破旧体制 D、取得一定成效
-
15、1919年1月,苏维埃政府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法令规定,向农民征集除口粮以外的全部剩余粮食,并禁止粮食私人买卖。该法令的颁布旨在( )A、筹集工业化建设资金 B、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C、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D、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
16、下面是某同学为探究性学习而搜集的一组有关非洲政治发展的历史地图。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历史学习主题是非洲( )A、殖民体系的兴衰史 B、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史 C、殖民主义的扩张史 D、国家民族独立和复兴史
-
17、主题探究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某校一学习小组的探究方案中出现了“新和谐公社”“共产主义者同盟”“剩余价值论”“巴黎公社社员墙”等关键词汇。据此可知,该学习小组探究的主题是( )A、科学社会主义兴起的背景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C、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与实践
-
18、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德国运输、石油开采、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推动工业结构的变化 C、加剧了世界的贫富分化 D、开启了生产的机械化
-
19、读到一首14世纪的小诗,“我像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在我耳边缭绕,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这首诗表达的思想诉求是( )A、肯定人生,热爱生活 B、抨击专制,向往民主 C、鞭挞教皇,追逐自由 D、反对愚昧,崇尚理性
-
20、如表为1600年欧亚部分商品交易统计表。该表体现了( )
商路
商品
重量(万镑)
亚洲一好望角一欧洲
胡椒
100一200
丁香等
共约35—65
亚洲一—地中海—一欧洲
胡椒
300—400
丁香等
70一100
生丝
50
A、新航路开辟影响巨大 B、传统商路依然重要 C、东西方商品交流频繁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