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1978年,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 ·卡丹来华,帮助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服装模特队。1981年,模特 队在北京的公开表演引起广泛关注,登上三十多国媒体头条。这一系列活动表明当时中国( )A、与法国关系进入新阶段 B、开始引领国际服饰潮流 C、服饰审美发生巨大变化 D、在国际舞台展现新风貌
-
2、20世纪初的英国伦敦居民,可能身获英制衬衫,戴着瑞士手表,端着中国茶杯,喝着印度红茶,打电话 订购美洲烟草,伦敦居民之所以能享有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原因是( )A、伦敦工业制造业高度发达 B、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很完善 C、英国流行奢靡的消费观念 D、伦敦是全球重要贸易中心
-
3、意大利统一初期,各地政治认同意识薄弱。1889年意大利国王携王后访问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后盛赞 了一款与意大利国旗同色的红、白、绿三色披萨,曾经是那不勒斯贫民食品的披萨遂风靡全国,成为国民 美食。王室试图利用披萨( )A、消弭贫富分化 B、强化国家认同 C、推广传统美食 D、凸显南部特色
-
4、16世纪下半叶,西、葡、法三国争相殖民美洲。1562年,西班牙国王下令绘制了当时最大的美洲地图, 要求特别标注出各国的领地分布;地图刊印后,在西欧广为发行。西班牙国王此举旨在( )A、彰显西班牙拥有高超绘图水平 B、通过大量刊行该地图赚取利润 C、明确西班牙在美洲的势力范围 D、向西欧普及美洲相关地理知识
-
5、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之初,主座教堂主事(高级神职人员)掌握授予教师执教资格的专有权。之后, 教皇颁布谕令,规定主事只能根据教师行会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是否向申请者授予执教资格。执教资格授 予权的变化表明,巴黎大学中( )A、教师摆脱教会管控 B、教师行会地位上升 C、主事权力彻底废除 D、世俗自由风气盛行
-
6、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夺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自1961年起,中国队连续在 三届世乒赛中战绩辉煌,宣告世界乒坛“中国时代”的到来;70年代初,“乒乓外交”打破中美关系僵局。 综上可知,这一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 )A、掀起全球乒乓球热潮 B、实现了体育强国梦想 C、兼具媒介和政治属性 D、已成为民族文化象征
-
7、大生产运动中,陕甘宁边区政府动员妇女参加纺织生产。当时有报道称:白三老婆参加纺织组解决了全 家穿衣的困难,丈夫更尊敬她了。参加纺织组的妇女身上都有几十块钱,有了财产使用权,不像以前完全 依赖公婆丈夫。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妇女在大生产运动中( )A、家庭经济地位得到提高 B、实现性别平等同工同酬 C、成为边区劳动生产主力 D、物质需求达到高度自足
-
8、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国人视以为耻,各地掀起“纪念国耻”运动。国耻日的选择,一 般以5月7日即日本提出最后通牒之日为国耻日。但自5月20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以5月9日即北 洋政府接受条约之日为国耻日。这一转变说明( )A、北洋时期政治上分崩离析 B、国人认为救亡应以自强为本 C、北洋政府的外交彻底失败 D、国人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
9、19世纪70年代,英、日等国一方面以廉价棉纱倾销中国,另一方面从中国大量进口棉花,致使中国市场棉贵纱贱。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棉纱进口量与棉花出口量都大幅增加。纱进棉出的“纱花对流”现象 加剧,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族企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卷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D、传统家庭手工业日渐兴盛
-
10、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禁之时,民间多私携物品往交趾诸处,经日本转手贩卖,换取日本长崎 银,将至中国,凿沉其舟,携银以归。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白银主要来自日本 C、海上商业贸易发达 D、经济高度依赖白银
-
11、据碑志记载,李素,波斯人,唐天宝年间,其祖奉命出使中国,获赐李姓;其父李志,任广州别驾;李 素与其子李景亮,博学攻文,恪勤奉忠,先后任翰林待诏。从李素家族的经历可以看出,唐代( )A、兼容并蓄促进文化认同 B、民族迁徙改变政治格局 C、使节往来增进文明互鉴 D、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
-
12、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 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A、深受儒家影响 B、借鉴南朝经验 C、沿袭鲜卑传统 D、意在托古改制
-
13、秦政权制定多种律令来保障文书的制作、传递与保存、其中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称为“式”。例如, 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就严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说明秦代( )A、统一了文字度量衡 B、依靠严刑峻法统治 C、文书行政的标准化 D、地方治理日趋完善
-
14、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 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B、部落组织日益复杂 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优秀史学遗产和优良史学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有许多契合之处,具体如下: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
中国优秀史学遗产和优良史学传统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重视历史、重视史学
研究历史以探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为基本宗旨
明理、明道、通古今之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民本思想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以衣食为本
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
彰往察来、知古鉴今、以史为鉴
——摘编自瞿林东《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任选表中某一对或者整体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充或提出新关系,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荷兰海上势力扩展至全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651年,为了增强霸权实力,英国议会通过新的《航海条例》,这成为英荷海上大战的导火索。双方先后发生了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和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1670年6月,英法两国签订《多佛密约》。1672年3月,法荷战争爆发。同月,英国对荷兰不宣而战。荷兰掘开拦海大坝,海水倒灌淹没国土,法国陆军进攻才暂时受阻。在海战中,荷兰击败英法联军。多年战争几乎耗尽了荷兰的经济储备。
——摘编自彭波、施诚《千年贸易战争史》
材料二 1688年,利用英国国内高层政治矛盾,荷兰的威廉王子成功推翻詹姆斯二世国王并获取英国王位,这就是英国“光荣革命”。这场不流血革命一方面强化了英国的重商主义产业政策以及英国政府发行国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和利用荷兰的金融资本打造了一个能够在各方面与法国匹敌的英荷联盟,尤其是对海外殖民地的统治方面,百年之后再将变得虚弱的荷兰一脚踢下悬崖(第四次英荷战争),实现独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美梦。结果的确是这样:通过赢得对法国的竞争,英国以更快的速度迅速崛起,不到一百年之后就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摘编自文一《科学革命的密码:枪炮、战争与西方崛起之谜》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欧洲列强殖民争霸的态势。(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光荣革命”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严复提出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就要亡国灭种,为“天演”所淘汰。1898年,康有为用“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来解释历史的演进。1903年,康有为表示“有竞争则不能平等,则人人不能皆强……于是有弱者矣,于是有危者矣”。进化论的介绍和传播,影响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49)》等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1917年1月,胡适表示“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1918年11月,李大钊指出欧战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廿世纪新潮流的胜利”。1919年5月4目,北京学生齐集天安门广场示威,提出“外争国权、肉惩国贼”等口号。同年6月5-11日,上海参加罢工的工厂企业达50多家,参加罢工工人前后有六七万人。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得其助力仍在发展,各种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数量增加不少,但其主导趋向却有了明显的变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时期思想启蒙的局限性。(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与维新思想启蒙相比,概述五四后新文化思想启蒙的变化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为科举盛世,取士人数众多。南宋时期,士人受命选官往往“十余年不成一任”,时人有“寒士改官,视为再第”之叹。南宋立国江南,经济文化发达,士人择业更加多元化,除了读书做官,开馆讲学,还可以做胥吏、做师,“医卜、星相、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摘编自(南宋)袁采《袁氏世范》等
材料二 安徽桐城县的方氏家谱记载了一位明代士人的晚年乡居生活:“晚筑桐川会馆,从游者益众。于是酌礼俗之宜,定丧祭诸议,正人伦而易风俗。公虽负重望,而家居不交世事,值岁饥,籴谷为食以赈,上书有司,劝修预备仓,行常平法,至今赖其利。”
——摘编自光绪《桐城桂林方氏家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士人择业多元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士人在乡村社会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 -
19、在美国《1965年选举权法》生效后的几个月里,亚拉巴马州达拉斯县黑人登记选民的人数从不到1000人增至8500多人。在该法通过之后的4年里,南部成年黑人中有近4/5进行了选民登记。这说明该法( )A、废除了南部的种族隔离 B、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C、放宽了选民居住地限制 D、实现了成年公民普选权
-
20、1914年,外国投资大约占到当时俄国2000多家公司投资的1/3。在采矿业中这一比例达到了90%,在冶金业超过了40%,在化学工业占50%,在纺织业占28%。在银行业外国资本占到18家主要银行资产总额的42.6%。这一现象产生是由于俄国( )A、资本原始积累不足 B、新兴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工业垄断组织形成 D、金融主权受到外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