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 )A、反映出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 B、记载了哥伦布到达亚洲的史实 C、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D、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
-
2、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教皇开除教籍,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反映了( )A、社会生活实现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 B、专制王权日益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C、欧洲民族意识加强和民族国家胜利 D、宗教改革运动的法国取得成功
-
3、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D、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
-
4、马里帝国盛产黄金,并控制着西苏丹广大的贸易网,特别是南方产金地区通往北非的贸易,国王垄断着重要物资如马匹和金属等的进口,并从中积累了巨额财富。从中可以分( )A、商品经济繁荣推动了马里社会发展 B、马里农业生产落后 C、实行国王专制集权的制度 D、黄金是马里最重要的财富来源
-
5、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深远 B、高丽王朝科举考试和中国完全一样 C、科举考试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 D、科举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
-
6、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的故事》一书中讲道:“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该学者意在( )A、探究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 B、分析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 C、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D、指出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哲学基础
-
7、1500年,伦敦人口仅有5万人,1605年己有22.5万人,而到1700年时,变成拥有70多万人的大都市了,伦敦城市人口的变化主要因为( )A、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 B、英国工业革命的大力推动 C、城市化进程的大提速 D、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转移
-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影响 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全球联系已经初步建立
-
9、下图为法国北部瓦朗西安城市民和约的部分内容,这一和约规定说明( )
1. 根据共同连守的和约,凡往来瓦朗西安集市的商人及其货物,均不得受到侵犯……
2. 凡抢劫瓦朗西安市民的商品或其他物品者(包括骑士在内)……均需按照前述规定进行赔偿。
3. 如果瓦朗西安市民在其他城市镇的集市上受到当地司法机构强扰。或回其他原因受到骚扰,则骚扰者被视为违犯和约。
——【荷】布洛克曼、霍彭布劳沃著《中世纪欧洲史》
A、城市自治推动工商业发展 B、城市市民拥有自由人身份 C、城市已经具有重要的地位 D、商品经济已取代自然经济 -
10、学者麦可尔·曼认为,“一种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混合力量,将一批协调的中央集权的领土型国家推至显要地位,作为超越民族、社会、国界的基督教和地方的‘封建’的调节作用就降低了。”该学者认为导致欧洲中古社会瓦解的因素是( )A、王权的加强和主权国家的兴起 B、基督教会权威的丧失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D、封君封臣制度的衰落
-
11、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西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自备工具在领主的自营地上服劳役 B、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 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 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
12、下面是读书活动中一段关于“罗马帝国”的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 )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D、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 -
13、下表为《汉谟拉比法典》节选。据此可知,古巴比伦王国( )
条款
内容
第7条
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买得或为之保管金或银,或奴隶,或牛,或羊……或无论何物,而无证人及契约者,是为窃贼,应处死
第21条
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A、专制统治加强 B、私法有所发展 C、法律体系完备 D、社会矛盾激化 -
14、古王国时代的埃及常常发动对周边国家的军事远征,并从那里带回来“各种各样上好的产品”。除军事活动外,埃及与周边国家和平的商贸活动也十分频繁。这是由于( )A、埃及国内自然资源较匮乏 B、专制主义强化的发展需要 C、正常商贸无法满足统治者 D、埃及由王国迈向帝国阶段
-
15、翻译活动在人类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广泛存在。阿拉伯帝国的大翻译运动最为波澜壮阔,历时二百多年,历任哈里发高度重视,地跨亚、非、欧广袤区域,交融波斯、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古代东西方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东西方文化开始交流 B、阿拉伯帝国为世界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C、阿拉伯文化世界领先 D、阿拉伯人传播了辉煌灿烂的西方文化
-
16、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封君也要正式地归还象征骑士领的木棍、羊茅植物等物品,并同时宣布“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我使你我平等起来”。据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 )A、推动城市自治 B、凸显雇佣关系 C、强调地位平等 D、存在契约关系
-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
18、如果为下列所述内容拟定一个研究主题,最贴切的是( )
古代埃及的扩展、古希腊的殖民
波斯帝国的兴起、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
冶铁技术的传播、字母文字的发展、丝绸之路
A、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 B、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 C、古代世界帝国的形成 D、古代文明的碰撞交流 -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农业可以取得足够的粮食来发展经济和建设国家,贸易量也有了增长,金属铸币出现,铁制工具更广泛使用……随着人口增加,生存压力增大,于是向四处扩张。作者意在说明( )A、古代文明扩张的原因具有多样性 B、人地矛盾突出迫使文明扩张 C、农耕文明具有扩张的潜能与需求 D、农耕文明的扩张具有必然性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在东盟会议上提出“重返亚太”这一概念。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APEC峰会上高调提出“转向亚洲”。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声称美国将在2020年前实现 60%战舰部署到太平洋的目标。2009年以来,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经历了通过“代理人”竞争、直接对抗、拉拢盟友竞争三个阶段。在 2012年第一阶段的战略推行早期,美国主要利用日本、菲律宾等国充当“代理人”与中国竞争的手段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摘编自孙泽生、田倩《美国“重返亚太”十年:动因、困境与展望》
材料二 美国长期实行“欧洲第一,亚洲第二”的全球战略,对亚洲太平洋地区采取比较轻视的态度。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才将战略重点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爆发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才开始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重返亚太”战略。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既要进行相互合作,扩大彼此的共同利益,又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影响了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
——摘编自张载祥《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原因及表现》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实施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