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1892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法国代表激进,而俄国代表反动和独裁。之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输进俄国,而沙皇则伸出头去倾听《马赛曲》”。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
    A、维持大陆均势 B、争夺世界霸权 C、进行扩军备战 D、维护世界和平
  • 2、读下表。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 )

    事件名称

    时间

    国别

    过程

    结果

    里昂工人起义

    1834年

    法国

    起义工人在红旗上书写“不共和毋宁死”的口号

    被镇压

    宪章运动

    1836年

    英国

    “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呈送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

    协会被解散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

    德意志

    从游行示威,发展为起义。最多时发展到3000多人

    被镇压

    A、欧洲工人运动已实现了国际联合 B、早期工人运动从暴力捣毁机器开始 C、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 3、有学者说:“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他们自己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在法国,所有的铁路干线和公路网都以巴黎为中心,导致巴黎人口急剧增加。到20世纪初,巴黎居住了全法国7.3%的人口。”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B、英法两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D、欧美各国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4、19世纪90年代初,欧美各国工业品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 欧洲钢轨价格在1872年至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8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10稍多一点。这表明欧美各国( )
    A、自由贸易体系走向崩溃 B、工业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C、工业经济结构正在调整 D、经济发展过程隐藏危机
  • 5、如图所示为1761—18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的结构变化(单位:百万英镑)。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工业革命影响进口贸易格局 B、殖民扩张加剧了对原料的掠夺 C、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已饱和 D、圈地运动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 6、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第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第一次崛起的关键因素是( )
    A、工业革命 B、明治维新 C、甲午中日战争 D、国际环境优越
  • 7、2023年是波兰某位科学家诞辰的550周年,下图是为纪念他的贡献所发行的纪念币。这位科学家的理论( )

    A、建立起了新的宇宙观 B、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 C、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D、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 8、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对此表述准确的是( )
    A、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B、抨击教会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 9、16世纪,西班牙探险者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随后,中国产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该贸易路线( )
    A、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 B、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 C、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 D、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
  • 10、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时,他答道:“基督徒和香料。”这表明( )
    A、工业革命促进海外市场的开辟 B、文化侵略的初衷大于经济掠夺 C、对商品的渴望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 D、宗教改革刺激了人们远洋探险
  • 11、在古代美洲,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的是(   )
    A、班图人 B、玛雅人 C、阿兹特克人 D、印加人
  • 12、“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的“这个新的巨人”是指(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 13、俄国的伊凡四世向各地派遣许多出身低微的特使,他们拥有审判职能,监督职能以及为特别的开支进行征税的权力。这些“特使”的出现( )
    A、破坏了“特辖领地制” B、加强了沙皇对地方的控制 C、使基辅罗斯陷入分裂 D、抵御了蒙古远征军的侵扰
  • 14、在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市民通过赎买等手段获得程度不等的自治权,在城市特别是法国城市争取自治的过程中,国王往往支持城市自治,抵制教会和封建贵族的掠夺。因此,城市的兴起( )
    A、致使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 B、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 C、确立了专制王权至高无上统治 D、导致基督教会权力不断扩大
  • 15、古代世界文明在不同区域城邦、王国的相互征伐和交流中,不断联系、传播、进步。其中西亚神话、冶铁技术和字母文字的世界性传播最为典型。世界上字母文字的源头在(    )
    A、腓尼基 B、土耳其 C、罗马 D、希腊
  • 16、贝希斯顿铭文中,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 “在我征服的国土上,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宣扬君权来自神授 B、继承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完善官僚体系 D、国王注重法律教化
  • 17、《历史》记述了公元前6—前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城邦之间战争,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其作者也被誉为“史学之父”。他是( )
    A、亚里士多德 B、修昔底德 C、苏格拉底 D、希罗多德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新航路开辟前,中西文化交流就已开始,但这种交流主要是通过中介民族进行的。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这种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观。西班牙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开辟了西班牙——南美洲——马尼拉——西班牙的环球航线。1557年,葡萄牙人窃据中国澳门后,开辟了一条从西欧直达中国的航线。中西方直达航路的开辟使得中西文化进行大规模的直接交流成为可能。

    ——摘编自彭顺生《新航路开辟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坚固、快速和装备精良的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据研究,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的 20年间,平均每年有 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于亚欧非和美洲之间开始交往,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在两个半球间传播。随后欧洲的船长们建立了双方永久性联系的桥梁……欧洲自由民和非洲奴隶组成的新移民开始定居西半球,同时欧洲人和亚洲人获得了新的食物(包括玉米、土豆等)。……16世纪中叶,美洲开采出的白银通过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贸易横跨太平洋直接运往中国。以白银为财源,欧洲得以在亚洲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埃德蒙·柏克三世等《世界史:大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文化交流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拉伯文化发轫于8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在阿拉伯的前文化时期,完全处于古巴比伦世界的范围以内,而在它的鼎盛时期,古典文化影响的印记随处可见;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早期,阿拉伯文化臻于鼎盛。以哈里发麦蒙(813-833年在位)为代表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普及知识,在巴格达设立了著名的智慧宫,将从君士坦丁堡和塞浦路斯搜集到的古籍运到巴格达的智慧宫中;教育大门向全民敞开,朝野上下求知若渴。传递和保留知识的书本被视为巨大财富,私人藏书成为时尚;翻译运动是阿拉伯文化繁荣进程中富有特色的学术活动。这场历时百余年的翻译运动促使阿拉伯文化不断从古代东西方的文化中吸收营养,推动了阿拉伯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陈宇《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 :美洲印第安文明与其他大陆诸文明相隔绝,而且印第安文明彼此之间基本上也相隔绝。在2500年中,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可证明中美洲和秘鲁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最终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远远落后于欧亚人。到公元1500年时,美洲大陆刚进入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约公元前2500年便已达到的文明阶段。……在1520-1820年的300年间,西班牙人从美洲运回黄金 250 万千克、白银 100 万千克。而惨遭杀害的印第安人则有1000余万。……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这些地区荒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印第安文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 20、新航路开辟之后,旧大陆的马、牛、猪等出现在新大陆,由于缺少天敌以及条件适宜,草场的自然生长根本赶不上这些牲畜的生长与繁殖速度。玉米在中国传播,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因肆意种植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改变了世界的自然环境状态 B、造成了世界人口的衰减 C、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D、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上一页 609 610 611 612 6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