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和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材料意在说明:( )A、农业革命助推科技革命的到来 B、农业革命推动社会分工的出现 C、农业革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D、农业革命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
-
2、人类的居住形式,从穴居、巢居到地面筑屋定居,再到聚居点村落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图1、图2是有关早期人类居住形式演变及村落的史料。这些史料,可:( )
A、说明村落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 B、佐证村落形成于旧石器时代 C、印证早期人类定居村落的存在 D、说明各地居住形式演变进程 -
3、2003年的杭州亚运会不仅引入了智能机器人参与赛事管理。在观众体验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让人印象深刻。此外,人工智能还用于搬运标枪、铁饼等器材,进行配送、巡防、迎宾等工作。这些机器人活跃在亚运会的各个场所,服务公共表演、体育训练、安全保障等众多领域。这说明:( )A、中国的科技智能水平世界领先 B、科技革命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 C、技术进步推动生产生活的改变 D、科技成果的应用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这些规定:( )A、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 B、确保传染病问题能彻底解决 C、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的现状 D、有利于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
-
5、下表是不同史籍中对宋代借贷活动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宋代:( )
记 述
出 处
“民有贫乏不能自存及应役者, 听于有物力之家, 召保借贷。”
《宋史·食货志》
“诸典质倚当财物,限外更延三日, 每三日收息一分。”
《宋会要辑稿》
“宋之官营, 设库储金, 以行借贷之政。若有违约, 则依法追索, 以保官 库之资不失。”
《东京梦华录》
A、阶级矛盾比较突出 B、商业借贷现象较普遍 C、借贷活动形式多样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
6、唐朝时,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日本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国的文化、制度和技术;朝鲜半岛的新罗在唐朝时期也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新罗仿唐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广泛研究中国的天文、历法、医学、文史典籍。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B、唐朝经济文化的领先 C、儒家文化圈逐渐形成 D、遣唐使推动中外交流
-
7、《荀子》记载:“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孟子》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孝经》中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据此可知,儒学:( )A、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 B、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C、对人性的认识不断发展深入 D、强调统治者注重民本思想
-
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1世纪,地中海和北海、波罗的海两大贸易区一带出现了新兴城市。从人口数量上看,11世纪后期,英国的考文垂有约6000人,约克有1万余人;14世纪初,只有几座城市超过5万人。从市民构成上看,最初的市民多是商人与手艺人一身二任: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包括城市贵族、富裕商人、手工业者、教士、律师、教师、帮工、学徒等。逃跑的农奴只要在城里住满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免受先前领主的追捕,“城市基本上是自由的庇护所,所以它被人称为是一个自由天地”。
——摘编自姜守明《浅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制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 11—15世纪,领主常将自治特许状赐予城市,以标明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城市市民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也往往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市长作为城市最高行政长官由市民推选,而且一任只能一年:其他重要官员也由全体市民或市民代表推选。与封建制以出身定等级不同的是,城市中的社会等级是以财富为基础的。每个人的社会身份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发家致富享有优越地位,富人也有因顷刻破产而沦为下层的可能。这些自治城市成为了欧洲近代政治文明的一块试验田,成了近代以国家为载体的政治文明所效仿的样板。
——摘编自刘景华《自治城市:欧洲政治文明试验田》
(1)、概括材料一西欧新兴城市的主要特征。(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自治城市成为了欧洲近代政治文明的一块试验田”的理解。(3)、写出推动西欧走向近代的一个外部因素,并说明理由。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50年,埃及服饰的发展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埃及人会穿一种短裙申提(最初仅供法老穿用),这种服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限上层阶级穿用。服饰的布料多采用亚麻纤维,由于亚麻织物凉爽、轻便,适合埃及的气侯。各神殿中的祭司浮雕形象在或长或短的身体外面常穿一件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的国裙;伊西斯神殿中的托勒密二世浮雕头裁王冠,王冠的圆柱形基座后部向上延伸,托起了两个花冠,红色花冠代表下埃及,上部的白色花冠代表上埃及,基座和两个花冠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王冠的整体。
——摘自梅利莎·利文顿编著,宋炀译《世界服饰史图典·古代到19世纪的时尚》
材料二15世纪以来,服饰时尚的领导者集中在日益辉煌的欧洲宫廷,包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寻国。欧洲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丰胸、细腰、矮小、圆臀特点,这种造型观念是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女服饰面料都比较豪华,女士往往还佩戴华丽的珠宝首饰。欧洲人对服装的迷恋还体现在服装类书籍的发展之中,仅1560年至1601年间,意大利、法国、佛兰德斯和德国就出版了十几本服装类书籍,这些书籍是木版画作品集和雕版印刷品,其中有很 欧洲的服饰,也有一些涉及近东,非洲甚至新大陆地区的服装。
——摘编自黄士龙《中西服饰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埃及服饰文化所体现的文明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
10、如表是麦哲伦的基本信息。以下对这一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中文名称
费尔南多.麦哲伦
职业
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
外文名称
Ferdinand Magellan
毕业院校
国家航海事务所
别名
斐迪南.麦哲伦
信仰
天主教
国籍
葡萄牙
支持国
西班牙
出生地
葡萄牙波尔图
结局
环球旅行途中死于菲律宾
出生日期
1480年春天
逝世日期
1521年4月27日
A、率领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B、为西班牙开辟殖民地奠定了基础 C、环球旅行途中死于菲律宾瘟疫 D、环球航行主要目的是传播天主教 -
11、早在1419年,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地理研究院,像迪亚士、麦哲伦、达·伽马等优秀的航海家都曾先后在这里学习过。材料表明,新航路成功开辟得益于( )A、自然科学的兴起 B、造船技术的日益高超 C、神学束缚被摆脱 D、统治者注重人才培养
-
12、关于津巴布韦的巨石建筑群,19世纪欧洲殖民者主观地认为当地非洲人根本不能修建这么宏伟的建筑。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系统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确认巨大的建筑群是古代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据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立场和偏见会影响历史解释 B、欧洲殖民侵略导致非洲文明衰落 C、非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D、考古成果为历史研究提供了证据
-
13、研究表明,古波斯地区羊毛纺织品众多,也是金银线与麻、毛混纺技术的源头。萨珊朝(公元224—651年)末年,中国桑蚕丝织技术传到波斯,波斯人以粗丝辅以金银线和宝石,采用斜纹组织和纬线起花,饰以精美的神话人物、动植物图案,是为“波斯锦”。隋唐时期,波斯织锦技术传入中国。由此可知( )A、中国与波斯的交往始于隋唐 B、丝路交通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C、波斯锦凸显了中华文化风格 D、波斯毛纺织技术得到全面革新
-
14、西方法史学者认为,罗马法为后世欧洲法律提供了许多概念和范式。12世纪意大利比萨利伯维尔的法律制度,采用了一些罗马法的规则,可是,“相同的准则具有极不同的含义”;教会法学家更新了罗马私法中的权利概念,把“权利”导入公法领域,彰显个体权利和自然权利。这些学者意在强调( )A、西方文明继承了古罗马文明 B、中世纪中期,罗马法得以复兴 C、中世纪教会法具有鲜明的世俗性 D、理解西方文明的钥匙也在中世纪
-
15、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作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纽带,把各地区松散地连接在一起。到15世纪晚期,在斐迪南二世和伊萨贝拉联合统治下的西班牙,“中世纪的行政管理经由漫长而逐渐的过程转化成文艺复兴式的国家”。几乎同时,类似的过程也出现在英国和法国。这里的“文艺复兴式的国家”,其突出特征是( )A、国家权力集中于国王 B、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C、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 D、开始走上海外扩张道路
-
16、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后,参照波斯的仪式,要求属下将领跪拜自己。这些将领认为依照马其顿风俗,只有在敬神时才用跪拜礼,因此拒绝跪拜亚历山大。最终,亚历山大作出让步,马其顿的将士可以不跪拜自己。这一事件可以说明( )A、东西方文明有优劣之分 B、长期征战激化君臣矛盾 C、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影响 D、亚历山大统治隐患重重
-
17、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的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文献记载,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将其诉诸法庭。在法庭上债务人要以口头发誓方式保证到期足额偿还,倘若仍旧无法偿还,他将被罚打100鞭或者双倍偿付其所贷数额。由此可知当时的古埃及( )A、商业信用制度不健全 B、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社会贫富差距较悬殊 D、信贷行为有助于商业发展
-
18、考古发现,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是从黄河流域、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平原地区发展而来的。这表明人类文明的产生( )A、是人们劳动实践的产物 B、取决于充足丰富的水源 C、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D、使世界文化具有同一性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祖国—母亲”通过“拟血缘关系”映射了个体与国家间的关系,是民族国家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中最为常见的话语象征。下表为中外各国关于“祖国—母亲”的经典表达。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伊苏克拉底
(前436—前338)
我们在这片乐土出生,能够让至亲具名写信给我们的城市。只有我们雅典人有权利称我们的城市为奶妈、祖国和母亲。
1793年出版的
《法兰西共和教义问答》
儿子的灵魂安慰道:“母亲,不要哭泣,你的儿子为祖国而死。”祖国化身为母亲高呼:“我是共和国母亲,你的热血将为我赢来自由,也将抚慰我的伤痛。”
1941年苏联画家托依泽创作
《祖国母亲在召唤》
宣传画上的“母亲”神情严峻,目光坚定,充满激情,她正在号召她的儿女拿起武器,打败侵略者。
1925年闻一多
《七子之歌》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35年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
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一个天生的丽人,现在却变成叫化的婆子!
1959年巴金
《我们伟大的祖国》
国家变了!社会变了!人也变了!这十年来我们创造了多少移山倒海的奇迹!……做儿女的并没有辜负这位返老还童的母亲,我们伟大的祖国也为了儿女们的幸福一直不停地向前飞奔。
1984年歌曲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据潘祥辉《“祖国母亲”:一种政治隐喻的传播及溯源》等整理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唐朝的国家机构中,有不少部门参与到科技管理之中,少府监、将作监、都水
监、铸钱监等掌管各种手工业和水利工程的部门,集中了各种专门人才和大量的优秀工匠。在人才选拔中,唐代设置了“明算”一科,与明经、进士等科目并列。据记载,唐代共有 32 人因发明受到奖励,如李淳风发明了浑天仪,太宗加授其为承务郎。总之唐代科技成就是辉煌的, 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王颜《唐代的科技与世界》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1949
年 11 月,党中央组建中国科学院,承担全国科技事业管理工作。通过构建计划引领、统筹分配、组织动员,在不到 30 年的时间里,我国建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举国体制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任务,我国实现了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跃升。中共十四大后,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新型举国体制:历史演变、时代特征与模式构建》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科技繁荣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苏联科技举国体制的异同。(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构建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