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主人得割其耳。”第15、16、17条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的都要处以死刑。这些规定( )
    A、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B、满足了亚述帝国的统治需求 C、体现了法典内容全面且残酷 D、保留了同态复仇的传统陋习
  • 2、如表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标准的演变情况,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个大所得税免征标准的演变情况

    1980年

    个人所得税开征,免征额800元

    2006年

    免征额提高到1600元

    2008年

    免征标准提高到2000元

    2011年

    免征标准提高到3500元

    2018年

    免征标准提高到5000元

    A、税收征收标准更加合理 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C、国家税收制度逐渐完善 D、国民收入稳步增长
  • 3、 20世纪60年代起,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民在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的带领下,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此水利工程的兴修( )
    A、落实了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 B、贯彻了八字方针的工作要求 C、得益于基层政府的组织能力 D、彰显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 4、 1947年2月,中共中央下达《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揭示了正在形成的统一战线的特点,并指出这个统一战线的组成人员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该统一战线的形成( )
    A、符合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要求 B、加速了和平民主建国的进程 C、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顺应了民族战争的现实需要
  • 5、 某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官不经国会;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设立由大总统任命参政组成的参政院;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该法发布于( )
    A、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 6、 1863年,清廷向各省督抚发出谕旨,要求地方官员学习洋人制造火器之法。1864年.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说:列强“藐视中国,非可以口舌争,稍有衅端,动辄胁制,中国一无足恃,未可轻言抵御,则须以求洋法习洋器为自立张本。”由此可知( )
    A、清廷对中西差距有根本认识 B、练兵制器成为清廷共识 C、清廷努力寻求国家自强之道 D、师夷长技方面成就凸显
  • 7、 1684年,清胡在台湾设府,随后多次组织人员纂修《台湾府志》。如表是《台湾府志》中的部分记载,从中可以看出( )

    《覆制军台疆经理书》

    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表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

    《安海诗序》

    四十年来休养生息,衍沃富饶,顾土著鲜少,火耨草辟,多闽粤子弟。

    《送黄侍御巡按台湾序》

    台湾鲜土著之民,耕凿流落多闽粤子弟,土广而民杂,至难治也。

    A、闽粤台地区社会发展迅速 B、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传播 C、闽粤台地区文化交流频繁 D、人口流动加速台湾开发
  • 8、 在宋代武将创作的诗词中,经常出现“龙虎”“宝剑”“血”等军事意象,常连用“长驱”“直捣”“风霆”“断弦离柱”“铁骑”等气势雄壮的词语以彰显其豪情壮志。这说明( )
    A、军旅生活是宋词主要题材 B、政治局势影响文学创作 C、宋代诗词世俗化特征明显 D、理学兴盛推动文风转变
  • 9、 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羁縻府州制度的确立( )
    A、体现灵活务实的统治理念 B、说明唐王朝重视基层治理 C、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 10、 《秦律》规定了极为残酷的刑罚,仅死刑的名目就有多种,但对于犯法的官员和地主,《秦律》又展示出了它的仁慈与宽厚,不仅规定了减轻罪责、逃避制裁的种种条款,还有以钱赎刑等办法帮助他们摆脱法网。材料表明《秦律》( )
    A、融入了儒家仁政思想 B、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C、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 D、具有轻罪重罚特点
  • 11、 西周时期,世官制盛行,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军功制和养士制渐成社会主流。这一变化( )
    A、与诸侯战争的频繁关联较大 B、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 C、说明选贤任能获各阶层认可 D、促进了士族阶层的崛起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不完全统计和估算,自从1840年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历次战争掠夺、盗掘及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多达100余万件。中国的文物主要流失到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国家。

    ——王开玺《圆明园三百年祭下》

    材料二 

    (2023年,十二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重聚圆明园,距离上次的离别已时隔163年)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从“文物的流失与回归”“文物的传承与保护”中选择一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3、 殖民主义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侵略、占领和控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粉碎当地文明的基石——印加帝国时期四通八达的大多数道路,只剩下岩石和荆棘;巨大的公共工程大部分随着岁月而消失,或被抢夺者毁坏;成百成千的印第安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同众多的奴隶混在一起,被抛到西班牙人的矿井中从事粗笨的、累垮人的采掘劳动。西班牙人还规定了印第安妇女服装样式和发式。当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人试图起步时,英国人又向他们举起了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双面魔镜,就像后来的美国人挥动的民主自由变色旗——有利的一面总是朝着自己。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利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材料二 拉美一体化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拉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提出“组成一个联邦”的思想。他主张“把整个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用统一的渠道使各个部分同整体相连”,他认为拉美各国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共同的事业、原则和利益”,这是拉美实行一体化的依据。在其努力下,1826年6月22日至7月25日,美洲联盟第一次大会在巴拿马举行。西蒙·玻利瓦尔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团结、联合、统一和整体论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思想的伟人,是拉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者和积极推动者。

    ——摘编自洪国起《玻利瓦尔主义与拉美一体化》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只能在本土生产,墨西哥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二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但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

    ——摘编自【美】加里·杰里菲等编《制造奇迹》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摧毁传统文化的方式,并结合所学指出拉美文化发展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拉美一体化”能够实现的条件,并指出“拉美一体化”的具体诉求。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贸易保护对墨西哥工业化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不同时期为捍卫自由贸易而成立的国际组织。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81年,基于各种历史因素,留美幼童被清政府勒令归国,大清第一次留美教育事业夭折。清廷撤回留学生的决定传到美国,以耶鲁大学校长朴德为首的众多美国知名人士联名上书清朝总理衙门,痛陈其不当:“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尽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职是之故,贵国学生无论在校肄业,或赴乡村游历,所至之处,咸受美人之欢迎,而引为良友。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与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人之偏见,至此逐渐消灭,而美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欢洽之地位。”……(容闳认为)“以西学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摘编自容闳《西学东渐记》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国“幼童赴美留学”的认识。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浙江地区文明发育较早。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形成过早期工商强国的典范。范蠡主张大力发展经济,农商俱利等,为后世提供了“重商厚利”的理论渊源。魏晋以来,由于南北经济重心转移,浙江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区域社会工商业相对发达,城市商品经济活跃。近代以来,由于发展的外部环境骤变,浙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商业文化得以重塑。

    ——摘编自江宏《近代浙商与浙江经济的近代化》

    材料二 明清以来,龙游商人对聚集起的大量财富,大多用于置豪宅、建祠堂、量族田等。一部分龙游商人具有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即使在年轻时把生意做得很大,但是在年老时,也会将资产变卖,回乡买宅置田。龙游拥有许多书院,教授的内容以传统重仕轻商思想为主。另外,太平军战后经济尚未恢复,社会动荡不安,龙游商人不肯冒风险,宁愿在本地做些小买卖,而跟不上外界的时代变化。龙游商帮由此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蹶不振以至走向衰落。

    ——林利平《龙游商帮蔚然勃兴与黯然落幕的镜鉴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以来浙江地区工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分别指出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龙游商帮“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蹶不振以至走向衰落”的原因。结合所学,请你对现阶段浙商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16、唐代杜环所著的《经行记》现已失佚,仅有杜佑《通典》所转引的1500余字存世,所载被俘工匠中没有造纸工匠,因而有学者不同意造纸术经怛罗斯之战西传的看法。近年也有中亚学者研究指出,在怛罗斯战役前,造纸术就以和平方式传入中亚,10世纪时传入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等地。据此,下列最合理的理解是( )
    A、文献记载和历史研究必须经考古发现证实 B、中亚学者研究结论形成较晚因而更加可靠 C、对造纸术经怛罗斯之战西传的看法应存疑 D、战争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 17、 1596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发现了北极圈内邻近挪威的斯瓦巴德群岛,之后该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不断引起国际争议。1920年在国际联盟积极倡导下,18个国家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挪威享有该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享有自由进出、居住以及开采矿产等权益。这反映了( )
    A、国际联盟权威性加强 B、北极资源开发实现和平共享 C、国际协调机制的发展 D、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国际认同
  • 18、 如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 )

    A、亚历山大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 B、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古希腊人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 D、古印度地区佛教对种姓制度的一定冲击
  • 19、如图,1981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围绕广东农民陈志雄承包鱼塘,雇工经营开辟专栏,展开了长达几个月的全国大讨论,1982年广东省农业委员会肯定了他的做法。此事件的讨论( )

    关于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讨论

    一、《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人民日报》1981年5月29日。

    二、《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人民日报》1981年6月18日、24日,7月5日,18日,28日,8月22日,30日。

    三、《因地制宜搞好渔业生产责任制—关于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调查》《人民日报》1981年9月19日。

    A、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B、导致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D、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入
  • 20、 如表是梁启超对护国战争的法律辩护词,请按史事演进逻辑排序( )

    序号

    史事

    前大总统袁世凯,久蓄逆……法律解决之道既穷,我国民乃不得不诉诸政治手段,故有今次兴师致讨之举。

    法者,上下所共信守,而复能相维于不敞者也。法令一失效力,则民无所措手足。而政府之威信亦隳,愿大总统常以法自绳,毋导吏民以舞文之路。

    袁氏图帝不成,乃欲更保总统,反覆无……按诸现行约法刑律及各种法令,其为犯革命内乱之罪毫无疑义。

    项城以违法专欲失天下望,今宜尽反其所为,请以明令规复旧约法效力。克期召集国会,委任段公组织新阁⋯⋯帝制祸首不惩,无以谢天下。

    A、④①③② B、③②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上一页 488 489 490 491 4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