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 1948年8月到12月,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响应中共中央的“五一口号”,分批从香港北上,奔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等55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这说明(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 D、民主人士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2、 下表反映了民国初年成立的实业团体统计情况(单位:个),表中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中国( )
时间
数量
民国元年
40余
1913年6月
95
1915年12月
107
A、国际环境日益改善 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D、民主共和观念发展 -
3、 清政府规定禁止建造双桅五百石载重以上的船只,凡违者以发边充军论处。清政府同时也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国商人私雇中尉人当差,禁止外国妇女进广州城,禁止外国商人传递信息,禁止外国商人在非指定商馆居住等。这些规定( )A、确保中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C、不利于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D、是重农抑商的具体体现
-
4、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C、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
5、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及希腊人、玛雅人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这说明( )A、传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B、希腊文明起源于西亚文明 C、古代文明发展具有独特性 D、古代文明在交流中传播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英镑对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的支配地位,正是大英帝国全盛时期令人惊叹的强大国力的反映。I860年,大英帝国领地面积达到2470万平方公里,到1909年,总面积增加到3302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5%。不仅如此,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量投资。到1914年,海外投资占世界境外投资总资产的40%〜50% 。在为世界贸易确立规则的同时,大英帝国还为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标准。1868年,只有英国和它的一些经济依附国实行金本位制,但到1908年,除中国、普鲁士和少数中美洲国家继续实行银本位制之外,金本位制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标志,实际上就是英镑本位制。
——摘编自向松祚《新资本论》
材料二1969年6月,一份题为“国际货币事务的基本选择”的报告正式提交尼克松总统,这就是著名的“沃尔克报告”。其主要内容是:(1)美国应首先会同有关国家就汇率重新安排问题展开磋商,并以此促使德国等有关国家实现货币升值。(2)在无法实现汇率重新安排的情况下,美国应单方面宣布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以期减少美国的黄金流失,刺激汇率机制的重新调整,同时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该报告很快得到尼克松的批准和采纳。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正式公布了美国的“新经济政策”。在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美国将征收进口附加税,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削减对外援助等。此后,尼克松致电有关国家领导人,声称“新经济政策”的目标就是重振美元的国际地位,同时寻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摘编自舒建中《试论美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政府调整货币政策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国际金融体系构建的认识。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君子教育是指产生于春秋时期,以儒学为理论基础,由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开创的以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孔子以“仁”开君子教育之端,孟子以“仁、义、礼、智”继承与发展,荀子以“礼”为拓展,董仲舒以“信”相加,形成“仁、义、礼、智、信”之君子教育的核心内容。加之程朱理学对道德教育地位的提升,直至清帝逊位,培养君子都是中国社会主流的教育模式。
——摘编自黄思记《君子教育与绅士教育比较研究》
材料二:英国虽是岛国,可是其文化和教育与欧洲大陆息息相关。如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三个理想品格:虔诚、庄重与博爱。这对英国社会一直具有极大影响。绅士教育真正发端于意大利,但绅士教育理论系统化于17世纪的英国。近代英国的绅士教育本质上是贵族式精英教育、人文教育。英国贵族体制起源于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5~11世纪),以贵族的生活习惯与交往方式为主的贵族文化是绅士教育的重要内容。早期的绅士教育主要是学习宗教的教义,这是德行的基础。传统上,英国的贵族和绅士并不十分重视学问,到爱德华六世当政(1547~1553年)时,英国议会中的一些贵族仍是文盲。不过,据统计,1680年以后出生的上院贵族,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深造者超过36%,1741年以后出生的上院贵族的这一比.例上升到了57%。英国绅士教育在17~18世纪获得蓬勃发展。
——摘编自张悦《孔子的君子教育与洛克的绅士教育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君子教育和英国绅士教育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英国绅士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因素。(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君子教育与绅士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8、 “拉夫”(如图所示)是16~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车轮状的衣服领饰,尽管将脖子围上后无法使头部自由活动,但为了表现高傲的尊大,贵族中无论男女都流行佩戴此装饰。由此可知,“拉夫”的盛行( )
A、体现了民众对美的追求 B、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盛 C、造成了社会等级的分化 D、迎合了当时的时代精神 -
9、 据欧洲统计局2003年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工业和服务行业,欧盟国家每小时的平均劳动成本为22.7 欧元,而德国为26. 54欧元,其中75.4%是工资,22.6%是社会保险支出。这促使投资者将资本转移到其他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现象( )A、会影响德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B、使德国在欧盟中处于不利地位 C、体现了经济全球化阻碍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德国积极向福利型国家转型
-
10、 1964年,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更多旗帜”计划,这是美国根据越南战场上的局势而采取的外交政策, 想以此来获得国际社会对美国越南政策的支持。但英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对该计划态度冷淡。据此 可知( )A、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 B、美国反战运动普遍爆发 C、欧共体促使欧洲走向联合 D、资本主义阵营分化已显现
-
11、 如图所示是20世纪80年代后部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情况。据下表可知,不结盟运动( )
时间
会议主题(或成果)
1989年
经济问题
1995年
要建立一个以完全尊重国际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序
2003年
通过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决议
2019年
增强本组织的活力和效率,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A、致力于改善全球治理 B、促进了第三世界兴起 C、聚焦于国际经济合作 D、体现了集团化的原则 -
12、 十月革命刚取得胜利,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就规定各级党政领导人的最高工资不超过500卢布,这与当时工人最高月工资大致相当。1922年起(联)实行17级工资制,9级以上基本属于技术人员( )A、整合资源以优先发展重工业 B、放弃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C、顺应了经济政策调整的要求 D、没有认清本国的基本国情
-
13、 公元前108年,平民出身的马略决定参加罗马执政官选举。他向贵族梅特鲁斯求助,对方让他不要有非分之想,但马略成功当选罗马执政官,并在此后七次选举中担任此职。遗存名单显示,公元前2世纪晚期的执政官中,约20%的人来自此前50年中没有出过执政官的家族。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A、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完善 B、贵族丧失政治主导地位 C、公民内部矛盾有所缓解 D、执政官的权力不断扩大
-
14、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宣传画。该活动得到了群众 的广泛响应,“五讲四美”也成了当时人们所传诵的经典口号。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精神文明建设需与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 ②该活动表达了广大群众对“美”的追求
③学生是社会道德教育的主体 ④该活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 1938年10月,国民政府组织的国民参政会一届二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中共参政员提出《拥护蒋委员长和 国民政府,加强民族团结,坚持持久战,争取最后胜利案》,提案第一条即为“蒋委员长为领导抗战建国的 民族领袖,国民政府为领导抗战建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我全国军民一致信任和拥护。”这能够说明 ( )A、国共双方为团结抗战加强合作 B、国民参政会保障了抗战的胜利 C、国共两党采用党内合作的方式 D、国共两党的政治方针完全一致
-
16、 下表所列为1929-1931年部分革命根据地通过的工农民主政府施政纲领,这些纲领( )
纲领名称
《关于苏维埃问题决议案》
《鄂豫边革命委员会政纲》
《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
《苏维埃组织法》
《土地问题决议》
通过时间
1929年6月
1929年12月
1931年7月
1931年10月
通过会议
鄂东北各县第二次联席会议
鄂豫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鄂豫皖特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湘赣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A、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B、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促进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D、推动了工农武装政权建设 -
17、 1892年,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提出:“宜乘各国换约之时,渐改值百抽五之例,稍重洋货进口之税则, 而于洋酒、洋烟之税,更加重焉。丝茶二项,宜稍轻出口税,以减成本而广销流。”这一主张( )A、成为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 B、彻底扭转中外贸易逆差 C、丰富了维新派的经济思想 D、有助于晚清经济近代化
-
18、 洋务运动前期,清政府对于民用企业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官为控制”模式,而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则对一些民用企业实行了“招商承办”“全以商贾之道行之”的新模式。此“新模式”( )A、推动了股份制公司兴起 B、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调整 C、反映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D、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困难
-
19、 下表是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构成情况。据此可以推知,张居正改革( )
《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构成简表》(部分)
同乡
核心成员:方逢时、刘尧诲(知已、门生)、耿定向( 知已)、曾省吾、王宗载、李维祯、傅作舟
家人
边缘成员:游守礼(同乡)
姻亲
核心成员:王篆(同乡)、李幼滋(同乡、同年)
边缘成员:王之浩(同乡)
朋友
核心成员:王崇古、万恭、王宗沐等
师生
核心成员:梁梦龙、庞尚鹏(知已)、张学颜等
边缘成员:潘晟
下属
核心成员:谭纶、王国光、吴桂芳、戚继光、李成梁、潘季驯等
边缘成员:孙光枯、曹大野
A、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B、失败有其必然性 C、注重提升官员的素质 D、受到顽固派阻挠 -
20、 据唐代学者杜佑的记载,唐玄宗时期中央和地方统计有各种胥吏35万多。与官相比,胥吏无品无权,在官的指令下承办衙门中的具体事务;与民相比,胥吏是身处官府的公家人。唐代后期,地方州府的具体事务如赋税、劳役、赈灾等这类事关民生的事务主要由各种胥吏完成。这表明唐代后期( )A、中央权力已经明显下移 B、藩镇长官依靠胥吏对抗中央 C、基层社会秩序混乱不堪 D、胥吏是地方治理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