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下图为1919年8月30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专栏记者凯里·奥尔发表于该报的漫画《后视图》。漫画意在揭示( )
漫画中威尔逊正在指挥合唱“持久和平”(Everlasting Peace),而合唱团成员的裤兜里都藏着左轮手枪,自左往右合唱团成员枪柄上分别写有:日本觊觎亚太(Pacific Control);英国关注海权(British Fleet);法国重提美法同盟(Franco American Alliance);意大利期待领土扩张(Greaterlaly)
A、美国主导了战后秩序 B、凡尔赛体系不够稳定 C、战后列强间矛盾加剧 D、国联缺乏强大约束力 -
2、在某份《宣言》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据此判断,该《宣言》( )A、指导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
3、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罢免法官;非英国出生者不得担任政府要职;所有法律须经议会通过方为有效。这些规定表明( )A、英国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民主 B、工业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力的需求 C、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最终完善 D、英国国王已处于统而不治的位置
-
4、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这些交易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商业革命的扩展,商业利润的刺激 B、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C、价格革命进行,经济关系的搅动 D、欧洲人文思想的广泛传播
-
5、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为调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争端,裁定以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处为界(即“教皇子午线”),划分两国势力范围。次年,两国又通过《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将该线西移270里格。这一事件( )A、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体现了西葡两国对殖民利益的瓜分 C、彻底消除了西葡两国的殖民矛盾 D、标志着教皇权威达到中世纪顶峰
-
6、到了11世纪,教会学校已不能满足新兴市民的需要,他们要求建立城市学校,于是多数城市学校建立了所谓的世俗教育学校。城市学校包括用本民族语言教学的读写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男童高级学校、女童初级学校。这一时期欧洲学校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科学革命的兴起 B、各国王权的加强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基督教会的瓦解
-
7、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多元特征。下列关于古代文明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地区早在5000年前就培育出水稻、粟 B、②地区有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C、③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D、④地区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
-
8、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下表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史实(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期
内容
建国初至20世纪50年代
“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等
20世纪60年代
团结第三世界,反对美苏强权政治
20世纪70年代
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等
20世纪80、90年代
打开外交新局面,与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21世纪以来
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
A、中国始终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对外交往布局 C、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布局中考虑的首要问题 D、中国成长为全球治理体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9、柳宗元《封建论》曾评价“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公天下之端”主要体现在( )A、六王毕,四海一 B、称皇帝,设三公 C、废分封,行郡县 D、废井田,开阡陌
-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还深刻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模式.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以下不属于该事件影响的是( )A、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C、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
-
11、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这固然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一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列强军事力量的增强 B、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世界各地联系的建立 D、列强对亚非拉的掠夺
-
12、2世纪的演说家阿里斯提德对某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该城所属的国家( )A、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B、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 C、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 D、将整个地中海变为自己的内海
-
13、古代某文明位于今尤卡坦半岛,他们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该文明位于(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14、20世纪30年代中共的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这次会议召开于( )A、遵义 B、洛川 C、瓦窑堡 D、延安
-
15、浙江余杭良渚遗址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视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证。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斌等称之为“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下列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中,不属于“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依据的是( )A、规模宏大的城墙与水利系统 B、等级分化显著的贵族墓葬 C、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 D、象征神权与王权的精美玉器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写道:“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这段看似荒诞的“羊吃人”描写,折射出16世纪西欧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剧变。
根据材料,结合史实,以“16世纪西欧的社会剧变”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7、习近平总书记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旗帜下实现更大团结和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同美、苏、英、法等国一道参加了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制定《联合国宪章》的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包括首席代表宋子文,代表顾维钧、王宠惠、董必武等。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必武在代表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和其他中国代表提出的托管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被托管地区的自由与独立,维护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中国代表团的主张,为旧金山会议的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大国地位也在事实上得到承认并确立。
——《中外历史纲要(下)》
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材料二 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董必武签字照片的史料类型和价值,并指出联合国的宗旨。(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联合国表决的原则,并评价安理会的上述投票程序。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出于实际的目的,英国已经找到了解决土地问题的革命性办法,这是独一无二的。相当一部分具有商业头脑的地主几乎已经取得了对土地的垄断地位。农业已经做好了在工业化时代实现它的基本功能。……倘若工业社会主要的社会基础已经打好,它们仍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需要存在一个已经为制造商提供了特殊报偿的行业,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通过简便廉价的革新,迅速扩大他的产量;第二需要有一个基本上为某个生产国所垄断的世界市场。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二 有了蒸汽机作动力,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在马克思看来,英国在印度实际上是肩负着双重使命的,除了具有破坏性质的“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的使命以外,英国还肩负着重建性质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但到了晚年,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影响的看法则发生了改变……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马克思否定了英国殖民入侵的重建作用。马克思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英国的殖民入侵使得印度的农村公社被消灭,所造成的结果是消极的,“这种行为不是使当地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后退”。
——黄秋生,张婧《马克思殖民主义批判思想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英国如何具有“独一无二”的条件。结合所学解读“特殊报偿的行业”出现“简便廉价的革新”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开动蒸汽机所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历史跨进的时代是何时代。(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对于殖民统治认识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 -
19、从“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表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起点
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
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A、历史研究受时代背景制约 B、研究视角影响历史结论 C、原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历史事实受历史解释影响 -
20、下列图片是俄国(苏联)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西部边界形势图。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②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