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1919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出现了燃料短缺。有学者写道:“维也纳的电灯忽明忽暗,电车停运,这都是因为原来从北方运来的煤炭现在大部分被一条新的国界挡住了。”这条“新国界”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 B、奥匈帝国解体 C、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D、波兰复国
-
2、 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工作场所和家庭住所间没有明显界限,家庭成员往往从事相似的工作。工业革命后,随着工厂的兴起,在许多城市家庭中,丈夫需要早晚往返于工作场所和家庭住所之间,妻儿则待在家里。上述变化反映出( )A、生产技术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B、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C、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异的形成 D、生活空间和劳作方式的改变
-
3、1588年,为了防止百姓以武犯禁,日本太政大臣丰臣秀吉颁布了《刀狩令》,坚决禁止百姓持有刀、弓、枪等各种武器,所有国主、地方官应尽收民间各类武器上缴。法令施行后,佩带武器成为武士的特权,这导致了( )A、武士集团形成 B、封建军事专制强化 C、天皇地位巩固 D、幕府集权统治建立
-
4、 研究指出:自亨利八世改革以来,英国新教与天主教争端不断,直至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新教的统治地位才彻底确立;在她治下出现了莎士比亚等诗人和剧作家,同时英国在音乐和哲学方面也达到了创新和活力的顶峰。这一论述意在说明英国( )A、文学艺术发展受制于王权 B、市民文学与骑士文学充分发展 C、国教会深受罗马教廷影响 D、宗教改革为文艺复兴作了铺垫
-
5、 公元前8至前6世纪,古希腊人的地理认知范围不断拓宽。起初他们将充满风暴和危险的黑海称为“不好客海”,但随着航海技术发展,他们改称黑海为“好客海”。黑海称谓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占希腊( )A、殖民范围扩大 B、文化中心转移 C、奴隶贸易发达 D、国家统治稳固
-
6、198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加了四倍多。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全国各地
名优新特产品来京展销,花色品种逾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万游客云集争购。这些经济现象表明当时我国( )
A、践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生产的商品极大丰富畅销全球 C、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7、 《人民日报》曾刊登《新年唱词》,反映了各阶级的心声。其中,工人说:工业建设顶重要,看谁今年搞得棒;农民讲:反霸减租正推广,有田有地有余粮;百货店里胖掌柜想:人民购买力增强,通货不会太膨胀。上述唱词反映我国正在( )A、实施“一五”计划 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8、 民族企业家刘鸿生创办的章华毛绒纺织厂,在20世纪30年代初连年亏损。后来企业推出品牌名为“九一八”的产品,国人竞相购买,企业立时恢复了生机。这一转变说明( )A、反帝爱国有助于民族工业发展 B、产品命名是国货畅销的主因 C、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抵制日货 D、民族企业引入新的经营方式
-
9、 近代以来,谭嗣同、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积极提倡向西方学习,同时又都阐述过“大同”理想。孙中山指出“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上述材料体现出( )A、大同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 B、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C、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民本思想 D、中华文化的特点是连续性包容性
-
10、 下图为1907年的漫画,据图可知作者意在( )A、支持维新变法 B、倡导民族团结 C、警告西方列强 D、宣传民主革命
-
11、 康乾时期,浙江嘉兴府濮院镇“万家烟火,民多织作绸绢为生,为都省商贾往来之会”。镇中有桑叶市场供桑农交易,有丝行专事收购四乡蚕农生丝,有绸行向当地机户收购绸绢。由此可知当时清朝( )A、加强了对江南工商业的管理 B、外地商帮控制江南市镇贸易 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 D、市镇繁荣强化城乡经济联系
-
12、 明朝一度厉行海禁,按照旧例,撒马尔罕入贡由甘肃验送。弘治二年(1489),撒马尔罕派遣使者从海道至广东,人贡狮子、鹦鹉等物,朝廷以其贡道不正,遣官阻回。明朝拒贡之举旨在( )A、强化边疆管理 B、减少朝贡频次 C、复兴丝路贸易 D、调整海禁政策
-
13、 从下表所载金世宗时交聘史事可知( )
时间
金
南宋
西夏
大定二十年
(1180)
遣贺宋生日使
遣贺夏生日使
遣使贺金正旦
遣使贺金万春节
(金世宗生辰)
遣使贺金正旦
遣使贺金万春节
大定二十九年
(1189)
遣使至宋报哀
遣使至宋贺即位
遣使至金吊祭
遣使至金贺登位
遣使至金入奠
遣使至金贺登位
A、金夏两国全面接受中原礼仪 B、三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多民族政权并立呈交融趋势 D、南北对峙局面已经得到缓和 -
14、 顾恺之《洛神赋图》的人物造型以“秀骨清像”为特色,通过衣带飘举、动态舒展来展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神韵。这一绘画风格主要反映了魏晋时期( )A、绘画创作转向山水题材 B、士人审美追求神韵风骨 C、佛教艺术风格占据主导 D、社会风气崇尚人物品评
-
15、 张骞凿空西域,更多
西方物产传入中原。东汉灵帝颇爱胡食,令宫女在皇家苑囿西园开设饮食店,灵帝扮作客商光顾,以为戏乐。可能出现在西园饮食店的是( )
A、南瓜酥 B、玉米羹 C、芝麻饼 D、烤红薯 -
16、 晋南陶寺与陕北石峁是两个并存的区域性文明。据研究,陶寺中期的陶器类型与纹饰较其早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反而与同时期石峁陶器特征更为接近。陶寺与石峁陶器的趋同表明( )A、石峁制陶技术取得突破 B、陶寺文明陷入衰落阶段 C、区域之间文明交流加强 D、权贵阶层垄断陶器生产
-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德国工业生产在世界所占比重
——摘编自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材料二 1870-1900年,德国发生了一场“经济革命”。在三十年的时间内,德国经历了英国用一百多年才完成的事情-将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工业技术国家。
——摘编自[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
(1)、分别指出材料一所示英国、德国工业生产在世界所占比重变化的趋势,并简析原因。(2)、材料二认为,1870-1900年德国发生了一场“经济革命”。请回答是否赞同该观点,并阐述理由。 -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地区地域辽阔、民族聚集,边疆治理历来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了解和研究边疆治理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及形成的政策、制度,可为当今的边疆治理提供历史智慧和启示。
——摘编自林文勋《开创新时代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等
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一区域的边疆治理,拟定一个论题,选取三个关键词,需涵盖时间或空间、历史事件、政策或制度,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论题明确;列出所选的关键词;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作品介绍
作品选录
材
料
一
清末出现了许多采用民间文艺形式,但内容上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作品,如陈天华的《箬世钟》和《猛回头》。其中,《猛回头》采用弹词的表现形式,“唤醒国人迷梦,提倡独立精神,一字一泪,一语一血”,很受群众欢迎
——摘编自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等
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才是我,大国民,气吐眉扬
——《猛回头》
材
料
二
秧歌是我国北方农村分布很广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全国抗战爆发后,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对秧歌进行改造,新编排了许多秧歌剧,加入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主角多是普通的工农群众,如《兄妹开荒》《减租》等
——摘编自《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等
边区边区地呀地方好,劳动英雄真呀真不少。年时个开了一个群英会,尔刻咱边区的生产更呀提高。……人人都能把劳动英雄来做呀嘿,今年的生产要更加油来,更加劲来,更呀加工
——《兄妹开荒》
(1)、根据材料一,概括《猛回头》创作的历史背景。(2)、抗日根据地秧歌剧又被称为“新秧歌”。根据材料二,对其“新”加以解释。(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民间文艺在中国近代革命中的作用。 -
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3世纪的阿拉伯文献中,硝(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被称作“巴睿得”,因来自中国,故又名“中国雷”。欧洲文献中最早的火药知识全都来自阿桓伯地区。大约14世纪上半期,火药已经在欧洲广泛传播。
——摘编自武斌《重回1500--1800:西方崛起时代的中国元素》等
材料二 最晚到17世纪初,欧洲传统产品天鹅绒已传入广州等地,并开始生产,其后逐步向江浙等地扩展。中国的天鹅绒生产发展迅速,其中绣花和嵌绣黄金的高级天鹅绒产品,技艺之精湛已经超过欧洲的水平。利玛窦注意到,中国的产品所要的价钱,“大约是我们在西方所付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中国天鹅域大量销往日本、菲律宾、欧洲,并通过马尼拉转贩到关洲的广大市场。
——摘编自沈定平《“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等
(1)、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中国火药传播到欧洲和欧洲天鹅绒传播到中国的路径.(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天鹅绒后来居上并远销海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