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其主要意图是( )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
2、“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据此可知,契丹(辽)的这一制度是( )A、四等人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度
-
3、如图是宋代的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
A、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B、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C、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D、触犯了官僚集体利益 -
4、宋代,户部、盐铁、度支三个司独立掌握全国财政,地位崇高。王安石为神宗相时,提出把三个衙门重新组织起来,统一到新设立的衙门,即变法决策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材料可用于说明( )A、神宗朝出现财政危机 B、王安石变法存在失败的隐患 C、王安石试图加强相权 D、北宋中枢机构行政效率低下
-
5、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 B、与儒家思想完全融为一体 C、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D、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
6、下表诗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 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 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A、分封制 B、军功爵制 C、井田制 D、科举制 -
7、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一项工程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隋朝时期,它首次南北贯通,“运输商旅,往来不绝”。结合下图判断,此次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芍陂 D、大运河 -
8、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据此可知,“租庸调制”的推行( )A、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 B、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增加农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D、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
9、刘秀吸取西汉后期的教训,采取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等措施,东汉前期社会出现繁荣景象,史称( )A、“大定之治” B、“光武中兴” C、“文景之治” D、“同治中兴”
-
10、如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西汉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在①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是( )
A、北庭都护府 B、河西四郡 C、安西都护府 D、西域都护府 -
11、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发生变化,皇权进一步集中。这里的“变化”指的( )A、地方监察制度形成 B、出现中朝与外朝的划分 C、扩大了诸侯的势力 D、三省六部制的完善发展
-
12、如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
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
13、汉初,随着汉高祖陆续分封一批同姓诸侯王,有些王国甚至“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中外朝制度 B、中央派文臣任知州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均输平准政策
-
14、秦统一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是( )A、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资源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保障秦文化对全国的影响力 D、防范北方民族的侵扰
-
15、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秦始皇泰山封禅之举旨在( )A、维护中央集权 B、宣扬君权神授 C、巩固秦朝统治 D、强化文化专制
-
16、如下图所示的中央官僚机构创建于( )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
17、夏商周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这一变化( )A、消除了华夷有别观念 B、反映了华夏认同增强 C、导致了诸侯争战频发 D、旨在对抗秦国的进攻
-
18、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礼制、自强的价值观念
②关注人物,留下了无为、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社会,留下了尚贤、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A、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
19、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这说明周代礼乐制( )A、不符合社会实际 B、不利于王室统治 C、没有教化的功能 D、本质是等级制度
-
2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间互相诘难、批驳。各家在本质上“争”的是( )A、国家治理的方略 B、国家最高统治权 C、国家统一的方式 D、单纯的学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