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读《1832~1916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英国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
1832~1866年
64
36
1867~1884年
35
23
1885~1905年
40
29
1906~1916年
25
26
A、工业化发展导致贵族数量不断减少 B、代议制的发展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D、内阁地位提高,权力斗争日益激烈 -
2、独立后的拉美国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19世纪中叶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了多个以生产出口农矿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制经济国家,拉美的这种经济结构( )A、有助于各国间的经济互补 B、反映了其独立之路任重道远 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D、源于西方对拉美的殖民掠夺
-
3、14世纪早期,佛罗伦萨城的人口超过10万,其经济命脉是毛织业、银行和国际贸易,仅靠毛织业为生的人就占三分之一;与一般封建帝国和封建王国中的城市不同,佛罗伦萨城本身是一个国家。这一时期佛罗伦萨的发展反映出( )A、欧洲商路与贸易中心转移 B、新生经济因素力量增强 C、西欧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 D、人文主义成为主流思潮
-
4、有学者说: “东方民族的阿拉伯数字、指南针、火药和纸等,曾给西方文明以决定性的影响;伊斯兰文明与西方长达数世纪的交流,给中世纪欧洲在数学、科学、医药和农业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同类型的文明,既有其独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又有许多人类共同的东西。”该学者意在说明 ( )A、文明碰撞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 B、人类文明统一性和多元性并行不悖 C、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同源性 D、地中海阻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
-
5、有学者研究得出,农民阶层的结构由八大群体构成: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私营者,这三类在 1999年底分别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66.3%、25.6%、9.6%。此外还有雇工、镇企业管理者、乡村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群体。这一结构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吸引 C、农业经营风险的消失 D、国家户籍制度不断放松
-
6、朝鲜停战后,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三国政府,提议召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五大国外长会议。1954年1月,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决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中国参加了会议的全过程。这次会议对新中国的重要意义在于( )A、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B、以独立自主姿态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彰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威力 D、事实上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
-
7、据学者统计, 1949年5月25日至9月18日,东北及华北人民利用铁路交通积极支援江南,经由浦口运往上海、南京等地物资共有81.1357万吨,其中煤74.6361万吨,粮食 2.7736万吨,木材1.227万吨,其他物资共2.499万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铁路运输推进了淮海战役的进程 B、电气化改造提升铁路货物运输量 C、铁路在城市政权巩固中作用突出 D、长三角城市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
8、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以前入朝为官的快捷方式是参加科举,现在科举没有了,党就变成科举的代替品。入党做官,或组党做官成了有志青年的正途。这反映了当时( )A、政治体制的剧变 B、民主政体的完善 C、政党政治的成熟 D、选官制度的革新
-
9、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关系、生产人口和非生产人口的结构等,是古代思想家在考察人口现象时主要关心的问题。对下图中人口变化的原因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动荡时期严重影响人口统计 B、元朝疆域拓展大大促进人口增加 C、高产农作物引种加速了人口增长 D、清初税制改革减少人口隐匿现象 -
10、唐太宗时的房玄龄、杜如晦,唐玄宗时的姚崇、宋璟都是出色的政治家, 却少有著述流传于世;才华横溢的李白、杜甫,则鲜少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宋朝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人则是既文采飞扬,又都在政界施展身手。唐宋两代的这一转变反映了( )A、唐宋经济基础上的差异 B、科举制度的演变和完善 C、儒家学说的世俗化转型 D、重文教风气的日益流行
-
11、北魏宣武帝朝(499—515年》, 彭城王元勰(孝文帝之弟)“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名曰《要略》”孝明帝朝(515—528年),宗室元晖“招集上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取名为《科录》,……上起伏羲,迄于晋,凡十四代”。这体现了当时( )A、华夏认同不断获得发展 B、史书编撰体例不断创新 C、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黄河流域已经实现统一
-
12、《韩非子》中记载“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铆……糊粢之食,藜藿之羹"; 《墨子》中记载“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 《庄子》中记载“禹亲自操橐耜……腓无胧,胫无毛”。这些记载可以用来论证( )A、原始社会私有制产生 B、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万邦时代的生产状况 D、诸子思想的兼容并包
-
13、 【李大钊与史学研究】
材料 李大钊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之一,在阐释、传播唯物史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16年,李大钊曾撰写《民彝与政治》一文,认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后来,他还写了《庶民的胜利》《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法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只是那直接,间接,或多,或少,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他们所以牵入这竞争中的缘故,全由于他们自己特殊经济上的动机。”。1920年,李大钊撰写《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指出“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
阅读材料,任选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史事(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运用材料中李大钊阐释的唯物史观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年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
——摘编自徐世澄主编《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对缓解危机、稳定东南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东盟各方面关系全面加强: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2021年11月,习近平指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我们摆脱冷战阴霾,共同维护地区稳定。我们引领东亚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了更好生活。”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处理同东南亚国家关系
原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区别。 -
15、 国际咖啡组织是一个政府间组织,1963年成立于伦敦,由咖啡生产国和进口国组成。该组织通过多边谈判协商,签订了《1968年国际咖啡公约》,提出限额系统的概念,当市场上咖啡供应量大于消费需求量时,多余的咖啡将不会上市。上述活动举措( )A、反映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市场 B、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 C、有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导致了逆全球化现象出现
-
16、 下图是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1913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破坏两国工业 B、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经济迅速恢复 C、两国工业均遭到经济大危机的重创 D、苏联曾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 -
17、 1847年7月9日,大资产阶级代表巴罗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宴会运动,要求政府进行选举改革。此后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宴会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尤其是广大工人举行的宴会,公开号召起来革命,推翻七月王朝的统治。法国宴会运动( )A、显示出民众政治参与的强烈愿望 B、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 C、改变了金融贵族独霸政权的局面 D、深刻影响西欧各国的政治现代化
-
18、 16世纪的西欧国家采用行政手段禁止金银输出。如当时西班牙开始对非法出口金银者处以极刑,后来这种规定有了变通,即对第二次非法出口金银者处以极刑。1552年西班牙还规定,对于揭发同胞进行非法出口金银活动之人给予奖励。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 )A、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B、逐渐抛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资本原始积累需求旺盛 D、商业革命导致金银价格上涨
-
19、 早在12世纪,便有人怀疑亚里士多德“物体降落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但是直到16世纪才有人意识到,让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塔楼上坠落便可进行检验;在17世纪初望远镜发明后,中世纪关于天体运行的理论也不攻自破。上述材料反映出( )A、宗教神学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B、文艺复兴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C、理论创新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D、科学革命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
20、 公元9世纪,日本嵯峨天皇即位后,组织编纂了《新撰姓氏录》,收录了第1代天皇至第52代天皇时期的姓氏,总计1182个。《新撰姓氏录》将氏姓分为3个等级,即“皇别”、“神别”与“诸蕃”。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确立封建统治制度 B、完善社会等级秩序 C、强化天皇专制统治 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