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以下是两位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断: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鸦片战争……根本问题在于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张馨保(《林则徐与钦差大臣》):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指鸦片战争)。
上述两种观点( )
A、不同的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B、都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实质是为殖民侵略者辩护 C、在对“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后者的解释相对全面 D、都没有揭示战争的实质,是“西方中心论”的体现 -
2、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1839年伦敦出版的英人所著《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从中得知英国人也有反对鸦片贸易的,坚定了他对‘良夷’‘奸夷’加以区别对待,分化瓦解敌营的政策”。据此可知,译书活动( )A、吸引了人们关注西方 B、引发了国内士大夫阶层强烈反响 C、有助于国内抗英斗争 D、为国人维护主权提供国际法支持
-
3、《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A、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B、长途大额贸易和海外贸易频繁 C、逐渐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的城市
-
4、乾隆时期,浙江一些地区“尺寸之堤,必树之桑”,所获之利比种稻往往多出四五倍。福建、山东、直隶等地,“上腴之地,无不种烟”。当时有所谓“大商贾一年之计,夏丝秋烟”的说法。这种现象( )A、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 B、推动了农业经营结构的变化 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助推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
5、毗卢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杜北乡上京村东,寺中保留着一幅珍贵的明代壁画。壁画将肩扛竹竿的盲人卜者、摇着货郎鼓的货郎、身强力壮的泥瓦匠,以及两个儿童描绘得活灵活现。该壁画( )
A、反映了佛教文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B、为研究明代商品经济繁荣提供可靠资料 C、以通俗易懂的内容表现佛教本土化趋势 D、以浓郁的世俗韵味迎合市民的文化需求 -
6、据《广东通志》记载:“明隆庆间始议抽银……估验每一舶……该纳银若干……估税完后,贸易听其便。每年税银约四万余两备饷。”据此可推断,明隆庆年间( )A、海禁政策有所松弛 B、广东是海关税收的主要来源 C、仅有广州一口通商 D、政府放弃对来华贸易的管控
-
7、下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明清时期某种农作物传入中国并不断传播的路线示意图。下列对该作物的传入与传播,解释合理的是( )
A、带动了中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B、导致了人口向江浙地区集中 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D、引发了国家赋役制度的改革 -
8、清代中后期,疆吏与军机大臣暗中互动几乎是普遍现象,越是地位重要的疆吏,越会设法联络军机大臣,否则不但做事不便,甚至位置不稳。这反映出当时( )A、地方政府的离心力增强 B、军机官员擅权专政 C、政治腐败问题日益突出 D、专制皇权高度集中
-
9、明清时期,扬州、苏州、南京、杭州并称为“江南四大印刷中心”。扬州的印刷技术日臻完善,印制作品的品质也越来越高,尤以通俗小说、字画、艺术杂志为盛。这说明,明清时期( )A、活字印刷技术精进 B、经济重心实现转移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文化政策趋向宽松
-
10、明太祖积极借鉴元朝灭亡的教训,发布敕谕:“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康熙帝提出“中外一体”思想,强调满蒙汉藏回等民族“有如一体”。据此可知,他们的主张( )A、推动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B、体现了“因俗而治”理念 C、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危机 D、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11、《皇明祖训》为明太祖主持编撰的典籍,其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守分勿动……朝廷即斩奸臣。”这一规定( )A、严禁大臣干预皇位继承 B、旨在维护皇权的稳定性 C、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体现 D、确立兄终弟及继承制度
-
12、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1)墨色浓淡不均;(2)有个别字排倒;(3)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A、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B、西夏的雕版印刷术不够成熟 C、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
-
13、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混天说、混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朱熹开展这些研究的目的是( )A、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B、实现经世致用的儒家理想 C、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D、建立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
-
14、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于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澈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
15、下表为《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部分)材料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省份
1393年
1542年
人口增减数
增减比%
北直隶
1926595
4568259
2641644
137.1
山东
5255876
7187202
2462326
46.8
福建
3916869
2111027
—1805779
—46.1
广东
3007932
2052343
—995589
—31.8
A、经济重心的南移遭遇到阻碍 B、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 C、南北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已废弛 -
16、徐光启说,“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进而认为,“惟市而后可以靖倭,惟市而后可以知倭,惟市而后可以制倭,惟市而后可以谋倭”。据此可知,他主张( )A、开放贸易制倭 B、鼓励商业发展 C、实行海禁政策 D、打击海上走私
-
17、以下是一位中学生做的历史课堂笔记,该笔记的主题应是( )
措施
目的
废中书省和宰相、权分六部
皇帝独揽大权
设内阁
协助皇帝决策
设特务机构
严密控制臣民、法外行事
……
……
A、明太祖加强皇权 B、明朝的君相关系 C、明成祖加强皇权 D、明朝的皇权强化 -
18、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出现这样的思想观点: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才能达到圣贤境界;强调主观能动性以及以个人的内心为准则等。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阳明 D、朱熹
-
19、下图为中国古代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的完善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政治中心的变迁 -
20、宋高宗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宋以向金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 )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 B、南宋政权归顺于金朝 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 D、宋金之间以和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