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凡违反或妨害国家总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B、激化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C、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 D、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
-
2、照片是历史的纪录,是无言的自传。下图中照片可用来探讨( )
A、井冈山道路的形成 B、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C、人民教育初步发展 D、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3、据统计,仅1937—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延安去的知识青年就达2万多,先后经各种途径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及外国专家华侨等共有6万多,远超1937年初中共党员的总数(4万)。这反映出当时( )A、抗日救亡成为国民的普遍追求 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明显扩大 C、中共的先进性得到空前的认同 D、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
-
4、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后的一场关键战役,结束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该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
5、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的惨状,创作出《松花江上》。歌中唱到:“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导致东北人民流浪关内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沦陷
-
6、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7、毛泽东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积极的……一时出现了生气篷勃的新气象。”以下史实能支持这一说法的有( )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8、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这一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国军主力基本消灭 B、战略态势明显转折 C、北平即将和平解放 D、国民政府已经覆亡
-
9、下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示意中,正确的是( )A、国民党重点进攻→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B、国民党全面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C、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全面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D、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重点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
10、“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启航(南湖红船) ②地道战 ③遵义会议 ④百万雄师下江南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11、1938年,朱德在某次战役后向参战指战员训话时说:“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你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该战役是( )A、卢沟桥保卫战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一些洋务派官员提出自行设厂进行纺织的建议,以作为富国的一项措施。光绪年(1876年),李鸿章在致两江总督沈葆桢的信中说:英国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银三千数百万,实为耗财之大端。既已家喻户晓,无从禁制。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1878年,在李鸿章和沈葆桢的授意下,候补道彭汝琮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型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材料二 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所诟病,但并非无心于国家建设。1929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后发挥的作用。(2)、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数据说明其实施的效果。 -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鸦片战争)、经济起步、政体变革(辛亥革命)、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就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付出诸多努力,最终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党史学习教育,以“赶考”精神做好新时代答卷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经济起步”对应的代表性事件。并概括这事件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所作出的重大努力。 -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某运动传单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某运动口号
请回答:
(1)、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从运动的口号分析这一事件的性质。(3)、这场运动标志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什么阶段? -
15、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但这条道路的开辟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井冈山上,工农革命军经历了两次失败,受到了两次“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责难。这一责难( )A、未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束缚 B、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C、否认农民运动的历史作用 D、没有认清武装暴动的影响
-
16、毛泽东在文章中写道,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在福建、广东、江西之间的三个边界区域的流动游击,……(他们)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据此推断当时( )A、中共尚未达成开展武装斗争的共识 B、毛泽东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C、中共形成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毛泽东主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17、识别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 )
A、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B、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C、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 -
18、下图是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苏维埃政府的宣传单,写有“老乡,参加红军可以分到土地”。这一口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宁汉合流”政治局面的出现 B、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长征过程中群众踊跃加入红军 D、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
19、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失去了固定的版图—共产党人不得不暂时把建立人民政权的初心,带到了马背上。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左"倾错误导致军事受挫 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 D、遵义会议确立了新的路线
-
20、有人将民国以来的政治大势归结为“文武主从之争”。认为辛亥革命本来是文人革命,袁世凯凭借北洋军与国会相较量,最终演化成“武主文从”的局面。孙中山后来改组国民党,以党权制约军权,以文人制约军人,意在恢复“文主武从”的政治。但北伐以后国民党执政时期,军权独大,实际形成“武主文从”的格局。据此推论,共产党始终维持的格局是( )A、文主武从 B、武主文从 C、文武并重 D、文武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