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 如表所示为古埃及不同时期的贸易情况。据表可知,影响古埃及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是( )
中王国时期(前2040-前1786年)
因为埃及人对边疆感到恐惧,埃及人同努比亚人在南部边疆的贸易仅限于第二瀑布的埃及要塞地区,埃及文献对北部边疆贸易的记录并不丰富
新王国时期(前1553-前1085年)
随着新王国时期对南北边疆的扩张,埃及人获得尼罗河流域贸易往来的统治权。获取来自努比亚的黄金、亚洲的木材乃至用于建筑的石料都是埃及边疆地区官员的重要职责
A、疆域版图和族群意识改变 B、统治者对贵重物品的需求
C、边疆变动及边疆观的演变 D、埃及国家统一的最终实现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包括对中国)。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与历史上的欧洲中心主义者们不同,彭慕兰承认所谓的“英国模式”不能成为唯一标准、甚至不能被视为“标准”,他进而指出:“英国模式”的形成,是欧洲在与其他地域、其他经济模式的联系和互动中才可能的,彭慕兰这种在广泛的世界联系中观察欧洲的视野,代表了欧洲史研究的巨大进步。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根据材料给出的观点,任选一种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清楚)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州港开发较早。唐代广州港,已发展成为第一大港口,承载着海上丝绸之路瓷器、香料等大宗商品贸易。随着中国造船术、航海技术的发展,广州与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东南亚各国海上丝路商贸活动十分兴盛。市舶司的设置,建立了与海外更为广泛的联系,广州港口中外商船云集,彰显了唐代广州港商贸的繁荣程度。唐代后期,各国商人聚集广州,蕃坊成为外国商人的居住区。
——薛正昌《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港口》
材料二 从历史维度看,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古丝绸之路绵豆万里,延续千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思想家的推崇。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
——摘编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广州港商贸繁荣的原因及表现,并简述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港之间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战略提出
背景。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权不下县”的传统使得郡县不仅是统治者直接处理基层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同时也是基层政权组织和法定治理单元。但“王权不下县”只是表明王朝正式的行政机构只到县这一级,并不意味着专制王朝对县以下的地方治理不闻不问。事实上,历朝历代在县以下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种类繁多的治理组织,如乡、亭、里、党、间、村、保和甲等,如同一个网套住每个农村的各个家庭,并最终形成完整的基层治理体系。对基层治理组织管理人员的大量需要,让地方乡绅这一社会群体逐渐站在历史的舞台,他们大多数是由告老还乡的官僚、地方有文化的地主以及地位尊崇的年长者等构成,这些地方乡绅逐渐在农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家族组织。政府给予乡绅及其家族组织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反过来利用这些基层组织获取资源,并让其履行维持秩序和劝课农桑等重要职责。
——编自毕鸿昌《中国古今农村基层治理新探》
材料二 “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是对法国分封制度最好的诠释。较为独立宽松的政治体系使得小领主们各自为政并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管理制度,其辖区相较于大领主便构成了早期的自治单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土地的流转,再加上自由民数量的增加,以乡绅为基层领袖,以自由民为重要参与的法国乡村自治初见雏形。13世纪在许多教区出现的以数百户村民构成的社区便是法国乡村自治的真实写照。
——编自沙家辉《乡村振兴中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结构性保障》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时期法国基层自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制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在“政党分赃制”的影响下,官吏的任用是以党派为基础,从而造成官吏队伍不稳定,政府工作混乱,政策缺乏连续性。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斯坦顿父子在《一个驻中国大使权威记录》和《关于中国的杂记》中对中国政府官吏选拔的种种描述,在英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社会事务,以提高工作效率。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客观的历史合理性”的体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 -
6、 1928年南京政府通过了《污物扫除条例》,规定各市于每年5月15日和12月25日各举行一次大扫除活动,目
在于引起民众对卫生运动的兴趣、宣传公共卫生知识。运动的标语是“注意卫生是民族独立的基本条件!”“注意卫生可以强健身体!”“强身健体就是强种救国!”等。这说明了( ) A、国民卫生观念得到普及 B、政府强调卫生运动的政治价值 C、西方医学知识深入人心 D、民族独立需要健全的医疗体系 -
7、 1898年,英国著名城市学者和规划师E霍华德提出了花园城市理论,“卫星城”一词首次跃入公众视野。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被称为“卫星城”。二战后,英、法、美、日等国新建大量远离主城区的卫星城,吸引了大量市民居住。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卫星城环境优美且污染少 B、政府政策促进卫星城发展 C、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严重不足
-
8、 从1801到1850年,英国急剧膨胀的城市人口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给城市住房带来巨大压力。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通过调查详细了解情况,决定通过立法制定住房的标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于1885年颁布《工人阶级住房法》。在改善住房条件的问题上,有的城市继续由资本家和房地产商实行营利经营,政府也通过立法进行约束。这反映了英国( )A、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 B、已经建设成为法制国家 C、政府干预房地产经济 D、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
9、 1947~1961年,GATT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有33个主要成员,在1986年开 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时发展到124个参与方,它们共同推动了WTO (世界贸 易组织)的正式形成;到2008年,WTO成员达到153个。2011年,俄罗斯正式成为WTO的第156名成员。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A、国际经济格局由此形成 B、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 C、西方国家丧失主导地位 D、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
10、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认为:“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向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这种强势地位发起挑战,因为随着产量上升而来的是价格有了惊人的下降。1800年到1850年这半个世纪中,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至少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 B、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C、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 D、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
-
11、 历史上,外来食物引进有三个高峰时期:第一波是张骞凿通西域时,带回了大量的外来物产,如胡蒜(大蒜)、胡桃、胡麻等。第二波是唐代,引进的外来物种有胡椒、胡萝卜等。前两波引进的外来物种大多带有“胡”字。第三波是明末,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则多带“蕃”字,如“蕃茄”“蕃豆”。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 B、对外贸易对象的变化 C、综合国力呈下降趋势 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
12、 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A、彻底改变各大洲饮食结构 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推动大洲之间物种的交流 D、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
-
13、 20世纪后期,英国适当降低了津贴水平,并鼓励私营部门提供养老保险服务;美国政府去掉了一些社会福利津贴;德国减少了国家对养老基金和联邦劳动局的补贴,降低了养老金的发放标准。这从侧面反映了( )A、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凸显 B、经济全球化弱化了西方强国的社会保障能力 C、“福利国家”制度已经日渐没落 D、社会保障措施促使政府的职能得到不断扩大
-
14、 明初货币为钱、钞共用,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洪武后期,在一些地方,民间已开始私用金银交易:正统九年(1444年),明英宗不得不“驰用银之令”,官商军民等皆用银。据此可推知(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国家政策 B、白银成为民间唯一法定货币 C、政府的货币政策具有固定性 D、民间交易使白银流通法定化
-
15、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所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这一规定( )A、有效的制约了侵略战争的发动 B、说明国际联盟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 C、反映了国联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主张 D、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
16、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规定“子贼杀伤父母……袅其首市”。《唐律疏议》强调直系亲属“诸詈(骂)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这些规定反映出( )A、法律注重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B、家庭伦理观念已经损失殆尽 C、法家思想成为治国主导理念 D、家庭犯罪直接危及专制统治
-
17、 天监四年,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年,梁武帝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南朝选官制度的调整( )A、使选官的标准发生根本性改变 B、体现出贵族政治的特色 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
-
18、 唐朝在官员考核过程中,中书、门下两省在派出监考使监督的同时,巡察使进行访察。明清官吏考核,四品以上由皇帝裁决,五品以下则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负责。这些措施意在( )A、推动监察与考核相融合 B、实现官僚机构的制衡 C、保障考核的权成与实效 D、推动考核制度的规范
-
19、 观察如图,商至西周同、异姓公卿比例变化反映出( )
商代同、异姓公卿比例图 西周同、异姓公卿比例图
A、宗族血缘关系加强 B、周边势力日益膨胀 C、华夏观念逐渐建构 D、君主专制正式确立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挑战和应战”理论也可运用于对近现代东西方关系的历史考察中,这种“挑战和应战”以 20世纪60年代东方民族主义国家体系形成为界限。在此之前,西方的挑战主要以军事、经济为主,东方的应战则主要以政治上的革命、抗争为主;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对东方的挑战主要以经济为主,东方也主要以经济方式来应战。——摘编自董世举《东、西方民族主义发生的差异》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挑战与应战”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例清晰,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