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争端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反映了 ( )
20世纪80年代前
20世纪80年代后
争端领域
货物贸易领域
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领域
争端内容
削减关税壁垒
拆除非关税壁垒
争端主体
发达国家之间
发达国家及大量发展中国家
A、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B、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C、大国强权主义膨胀 D、区域经济集团拓展 -
2、1918年7月到1921年1月,苏俄币值的发行量增加25倍以上;而同期国家能够投放市场的商品,以棉布和食糖为例,1920年还不到1913年的7%。这体现出 ( )A、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迫切性 B、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必要性 C、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缺陷显现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
3、1871 年,巴黎公社政权成立。它采取的经济措施如:没收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对于厂主没有逃离的企业,由公社派人监督;提高工人工资,不许企业借故克扣工人工资;禁止面包坊工人夜班等。这表明巴黎公社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是法国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C、实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政权 D、响应了法国民众的普遍诉求
-
4、有学者认为,没有文艺复兴及其带来的文化和科学思潮,约翰内斯·古登堡也许终生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贵族;但若没有古登堡印刷术,便没有欧洲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以及此后的工业时代。该学者重在强调 ( )A、古登堡独特的人生际遇 B、近代欧洲思想解放的历程 C、思想革命催生技术进步 D、印刷术诞生的革命性意义
-
5、下表是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对表中人口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地区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中国
70
110
33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物种的交流促进了当时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B、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促使欧洲人口迅速增加 C、土地贫瘠是非洲撒哈拉以南人口减少主要原因 D、西方殖民侵略导致拉丁美洲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
6、有学者认为:农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的平等,但这打破了部落通过传统主义形成的约束性的结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由此可知,农业革命 ( )A、导致部落联盟走向灭亡 B、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 C、确立了“家天下”观念 D、标志着人类文明出现
-
7、《希腊城邦制度》记载,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区分公民为若干等级,最低一级的平民,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贵族利益未遭冲击 B、直接民主影响稳定 C、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民主政治存在缺陷
-
8、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成立。1965年高教部直属高校内迁。这一措施 ( )
迁出高校
迁出专业
迁入地
清华大学
无线电电子、机械、自动控制等
四川绵阳
华东化工学院
放射化工、稀有元素、石油天然气等
四川自贡
北京大学
无线电、雷达、物理等
陕西汉中
南京大学
数学、物理、化学等
湖南常德
A、巩固了经济调整成果 B、实现了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C、适应了国际形势变化 D、源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
9、右图是张凡夫创作的《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宣传画(1951年发行),画中一位工人正在专注地进行生产竞赛。这反映了当时 ( )
A、爱国热情的高涨 B、三大改造的进程 C、“一五”计划的成就 D、科学技术的进步 -
10、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对内蒙的基本方针:“放手发动与组织蒙人的地方自治运动……纯粹蒙古区域可以自治政府的形式出现,在蒙汉杂居地带则以蒙汉联合政府的形式出现”,并建立统一的内蒙自治筹委会。这一政策 ( )A、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建立 B、是激励内蒙古持久抗战的重要措施 C、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
11、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军官赵渭滨家书中写道:“八路军之善战、之努力,真使东北军、晋绥军、陕军愧死!”赵渭滨的真诚赞誉,源于八路军 ( )A、完成了战略大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B、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C、打破日军“囚笼政策”,牵制了侵华日军主力 D、取得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首次大捷
-
12、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清政府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 )A、准备推动洋务运动 B、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 C、实施以夷制夷策略 D、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
-
13、中国古代综合性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记载,明朝时一些作坊可以锻造一千斤左右的铁锚,现代考古印证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据此可知,当时 ( )A、航运业达到较高水平 B、中外贸易建立起了密切联系 C、完成了早期的工业化 D、手工作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4、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者对礼的认识反映了 ( )A、目的上的相通性 B、顺应统治阶级的要求 C、阶级立场的对立 D、双方思想主张的趋同
-
15、《史记》记载了商与周边方国的分合聚散,时而是“诸侯毕服”“诸侯咸归殷”;时而是“诸侯或不至”“诸侯莫朝” 。据此可推测 ( )A、商王的权力受到诸侯节制 B、分封制取代了内外服制 C、分合聚散与商之盛衰有关 D、方国联盟内部联系紧密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1905年10月23日)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刘大鹏(山西太原县举人)《退想斋日记》
材料二:中国政府近于改革之事颇有改观,而立废科举一节,取数百年来败坏中国及近日屡蹶屡起根深蒂固之附属物,一旦拔弃之,是真中国历史上之新纪元,而东方大局之转移在此矣。本馆记者不禁为此额手,爰取此次谕折,冠于时局之首,以明其关系之大。
﹣﹣《万国公报》1905年10月号《中国振兴之新纪元》
(编者注:《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19世纪60年代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主要登载时事和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等。)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废除科举制的不同论调及其原因。(2)、以上两则材料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若进一步研究废科举问题,还需要收集哪些史料作为证据来相互印证?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6月24日,当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美国,艾奇逊立即指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要求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朝鲜局势。美国故意歪曲朝鲜国内战争性质,以“紧急援助”李承晚集团为名,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为美国搜罗侵朝军队。7月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驻远东军司令官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联合国军”正式建立。“联合国军”总部设在东京。参加“联合国军”的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6个国家的军队。此外,还有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为“联合国军”派出了医院和医疗船。
材料二:法、德、俄、中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国不经核查、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做法,主张加强对伊核查,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441号决议拒绝了美国关于自动授权动武的要求。伊拉克战争打响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伊拉克战争是一个政治上的大错误;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也呼吁停止战争。伊拉克战争使跨大西洋关系严重受挫,欧美关系面临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危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爆发时,西方主要国家对待战争的态度及其原因。(2)、依据材料二,分析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西方主要国家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
18、文明的成果
古往今来,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成果。将左侧的“文明成果”与右侧的“区域”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城邦民主制
幕府制度
哈里发制度
《罗马民法大全》 马丘比丘城种姓制度 楔形文字 封君封臣制 皇帝制度
太阳历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清)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1984年春,邓小平视察完深圳来到上海,发现两个城市的反差惊人。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把中国最大城市上海推上舞台,等于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开放将扩大范围、提高层次,继续推进。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都强调,浦东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面。
﹣﹣(美)库恩《中国3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朝“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及历史意义。 -
20、“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表明,1950年,工业化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是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的10倍。到1965年,这一比例是15:1;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世纪末,这一比例是30:l”。关于这组数据的分析,其中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A、发展中国家只是提供廉价的原料和加工,消费能力并非全球化 B、工业化国家战后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促进了经济稳步增长 C、战后的冷战格局,阻碍了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入 D、科技革命使得工业化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