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71年诺曼人开始在牛津修建了一个城堡。40年之后,他们修建了一个小修道院,不久又建了医院和女修道院。……牛津镇于 1155年获得了特许状,在 1191年获得了公章。学者们从 12世纪后期开始在镇上讲课,一个小的学生社区也开始建立起来。1209年,他们中的一些人搬到东边的剑桥。13世纪新的宗教团体的代表到来之后,把学生和学者们聚集在一起的推动力加剧了。……当时,有关宗教奇迹的故事流传甚广,对遗迹的崇拜更不在话下。然而,在中世纪牛津有一位值得注意的方济会学者——罗杰·培根,他在 13世纪就宣称数学是唯一一门可以求证真理而不必担心错误的学科。他还超越了他的时代,设想了包括眼镜、潜艇和飞行器在内的未来世界。
——【英】阿萨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许多当时的“计算机天才”希望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转化世界,赋予每个个体更多权利,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带来社会政治革命,给穷人、普通劳工、老年人、学生和少数人群以力量。许多程序员不断设计开源程序,开放给所有用户免费使用,最终互联网络平台将变成公共服务平台。
——【美】乔纳森·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一例近代牛津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并概述 11-13世纪牛津城逐步发展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信息技术能够“转化世界”的表现,并结合所学评价其影响。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过程即为“技术下乡”过程,但其中潜藏的则是新中国以新的生产观念去代替旧的生产观念,继而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权力意志实现过程。党和政府试图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去培养农民的集体观念、主体观念、科技观念,使其成为有全面才能的劳动者,充分地展现了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农民与国家关系的鲜明图景。小农生产模式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农民,在农业机械推广运用中,通过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逐渐体会到自己在国家中的存在感,并有能力参与国家生产建设。
——宋学勤《技术与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民塑造》
材料二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国家重点科研院校、军队和武警部队,要积极参加定点扶贫,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定点扶贫力争对重点县全覆盖。各定点扶贫单位要制定帮扶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挂职扶贫。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发挥党政领导定点帮扶的示范效应。
——摘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农业机械化”实现过程中亟需克服的困难。并结合所学,试从建设发展角度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推进“定点扶贫任务”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定点扶贫”的核心理念和标志性成果。 -
3、诏书不仅是政治文件,也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具有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羲以降,周秦斯及两汉传绪三国,并命迄于晋宋,载籍备焉。自有魏南徙,上乘机运。周隋禅代,历世相仍。梁氏称邦,跨据淮海。齐迁龟鼎,陈建宗祊,莫不自命正朔,绵历岁祀,各殊徽号,删定礼仪。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八一《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
材料二 在洪武元年(1368)明朝派遣符宝郎偰斯奉玺书赐高丽国王王颛的诏书中对此有所描述:今年正月,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惟四夷未报,故遣使报王知之。昔我中国之君与高丽壤地相接,其王或臣或宾,盖慕中国之风,为安生灵而已。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三七摘编
(1)、武德五年(622),唐高祖接受令狐德棻奏请修前朝历史的建议,颁《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根据材料一,概括“修六代史诏”在民族问题上体现的理念,结合所学,简述在边疆治理层面唐代与此理念呈现一致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太祖对历史上中国与高丽的关系的明确认识,明朝在洪武三年(1370)遣使至高丽“做立石碑,祭祀山川”,此举的意图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为了实现该意图明清在对外周边事务上的做法。 -
4、2020年9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一件青铜壶,当地文物考古研究所称其为“鹅首曲颈青铜壶”,并推断鹅是天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则认为仅根据缺少颜色和细节刻画的头颈造型,难以辨认出是大雁、大鹅还是天鹅。湖南省“这是博物馆”公众号提出动物原型的辨认需要从考古文物或祭祀文化上找到进一步的证据来支撑。这说明( )A、历史史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出土文物是判断真相的决定因素,不必依赖于其他资料 C、历史研究需结合多种资料,注意史料的互证 D、不同史料会导致历史史实的多样化和丰富化
-
5、下表是“1993年在美国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非美国公民主要原籍国或地区”统计表,对此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国家或地区
获博士学位人数
国家或地区
或博士学位人数
中国
2254
巴西
180
中国台湾
1452
墨西哥
162
韩国
1405
土耳其
157
印度
1134
中国香港
137
加拿大
485
泰国
137
德国
249
法国
136
伊朗
239
巴基斯坦
132
英国
224
以色列
126
希腊
199
尼日利亚
117
日本
182
印度尼西亚
107
①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结果 ②发展中国家留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并留下工作
③移民并在跨国公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大部分人是贸易、金融行业的博士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6、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用列宁的话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就完成了欧洲某些老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完成了的转变。”但俄国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也导致其他欧洲国家几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集中于几十年在俄国爆发。此材料,意在说明( )A、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俄国将会充斥着各种社会矛盾且非常尖锐 C、俄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会推进得非常快 D、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类问题肯定会在俄国爆发
-
7、为了顺应时代精神,奥地利约皇帝瑟夫二世表现得像一位现代、开明的君主,于1764年至1787年间进行“微服出行”(见下图),在此期间拜访过多位君主,其中包括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俄罗斯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等元首,以及许多皇室官员、贵族和达官贵人,也去过法国和瑞士同时也深入民间。作为史料,该事件可以反映出( )A、启蒙运动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奥地利迎来改革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君主在当时可能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公仆” D、欧洲处于法国大革命的巨震之下
-
8、法国学者基佐评价路易十四时期的统治曾说: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所缺少的是独立的、自生自主的,也就是能自发地采取行动和进行抵抗的政治性的社会组织和力量。法国旧时的有名有实的社会组织和制度不复存在,被路易十四彻底摧毁了。他没有建立新的来代替旧的,因为这只能束缚他的手脚,而他是不愿受束缚的。由此可见,在路易十四统治下( )
①社会组织缺乏政治权利 ②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③民族国家得以形成 ④启蒙思想得到传播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
9、从 1050年到 1350年,欧洲人口整整增加了 3倍之多。当新开垦的土地不能满足需要时,人口增加的压力必然打破原有的“人一地”平衡,出现了一批脱离土地的“多余人”,促使社会人口由农业向其他业转移。在当时,“多余人”有可能成为( )A、骑士 B、农奴 C、市民 D、教士
-
10、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在1989年对外国人讲,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在当时由此加强“人民教育”的表现有( )A、解决台湾问题要由中国人来决定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 D、社会服务承诺制
-
11、上海解放后,党在接管“四行二局”等官僚资本金融机构的同时,也接收了新华银行、四明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等四家官商合办银行中的官股。观察下图。可见“新生”体现了( )A、公私合营的趋势 B、官僚资本的覆灭 C、投机资本的整顿 D、财政收支的管理
-
12、李达回忆1905年进入新式学堂读书时的场景说:“开始接触一些新的知识,逐渐知道一些国家大事。如从看地图中,知道过去常常谈论的“洋鬼子”国家就是英、美、德、法、意等国,他们都是侵略中国的;中国的贫困落后是由于政治的黑暗,清廷的媚外。”这一回忆,体现了当时的知识分子( )A、作为新兴的社会力量,对前途满怀着信心 B、有了较多的世界知识,对民族危机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C、开始形成一种新的理想、新的衡量是非的尺度 D、比一般民众懂得更多,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13、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后,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威海卫军港位于图中( )A、a B、b C、c D、d
-
14、北宋后期,江南水乡大量垦辟圩田。“圩”就是“围”,即修筑圩堤,堤内围农田,堤外围河渠,不少地方堤外河水反而高于堤内农田。圩堤上再修斗门,用以控制河水进出,可引水灌溉,排水防涝。对此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灌溉技术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B、“圩田”的垦辟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念 C、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突破 D、边疆地区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
15、1993年在连云港市发掘的西汉后期墓葬中的简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郡级行政文书档案。其中《集簿》所记:“年九十以上万一千六百七十人,年七十及以上受杖二千八百廿三人,凡万四千四百九十三,多前七百一十八。”由此,能够体现( )
①政府是社会救济的主体 ②该郡在敬老养老方面的政绩
③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④汉代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重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6、下图所示漫画,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满怀伤感”地请求“RESTAINT”(克制)、“一致”要求“CEASE FIRE”(停止),该漫画意在说明( )A、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B、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西方调停地区冲突的虚伪 D、造成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
-
17、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瘟疫有如下四个显著特点:①喉咙和肺部的坏死性炎症;②胸部剧痛;③大口小口吐血;④病人的呼吸及尸体有鼠疫气味。这种疾病显示出了各种各样的症状,当时有人记录:有人突然得病,几小时内便命赴黄泉;有人则沉睡不醒,喊也喊不起来;有人则因发热而无法入睡,口渴难耐。这次大瘟疫( )A、使俄国和波兰数百万人死亡 B、肆虐了欧美非洲国家两个多世纪 C、可以通过人痘接种进行救治 D、导致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
-
18、古希腊的某位哲学家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完善一个人的品行,如何达到最完美的道德境界。他认为,当一个人自觉把理性当成唯一支配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时就是达到个人品行的完善。该思想家是( )A、康德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
19、下图是清代北京天顺昌等银号签发的一种票据,据此可知该票据( )
①凭票不得止付 ②代替现金流通
③属于有息存款 ④不计受款人姓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0、户口不实会影响政府的收入和徭役的征派。开皇五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诈小逃避租役。此户籍制度是( )A、“编户齐民” B、“大索貌阅” C、“诸色户计” D、“摊丁入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