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以党史纪念馆讲解员的身份,从上表中任选2次或2次以上会议,拟定论题,写一篇宣讲稿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1830 年是英国交通的全面改善期。到18世纪晚期,伦敦中西部和北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道路都已成为收费公路 。到1836年英国收费公路的总里程达22000英里,是法国或西班牙的两倍多……19世纪20年代初他们对于收费公路的投资额达到1000万英镑公路信托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大多是当地的有产者 ,绅士和乡绅更为活跃 。19世纪中期,铁路兴起,收费公路的修建逐渐趋缓 。1865年的三等火车车厢票价按1700年价格计算为0.05先令,仅为客运马车票价的四分之一;1870年火车时速约为23英里,1800年客运马车的近3倍 ,是1700年客运马车的10多倍。铁路资本存量为2.32亿英镑,远超运河和公路。
材料二 1906年兴建的广西龙州至镇南关的公路,长约50千米,是中国最早的公路。到1922年,全国仅有公路1185千米,1928年为29127千米。1936年,国民政府为了军事等需要,扩大公路修建,全国公路增至10.8万千米,但大都因陋就简 ,有路面者不过占35%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添建西南、西北公路 。通过公路运输的物资中,军工物资和统制物资占全部货运量的90%,而人民必需的粮食一项只占2%。1940年,中国平均每74平方千米才有1千米公路;而苏联同年每7.8平方千米即有1千米公路。总体看平原地区的公路路基多半低下狭窄;山区公路 ,一般多陡坡、缺桥梁、少涵洞,渡口设备更是简陋,有沥青和水泥路面者不多,绝大部分是土路,行车状况很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英国公路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近代中国公路建设的不同 -
3、阅读材料 ,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史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出现了纪传体编年体通史等不同体裁。司马迁作纪传体通史 《史记》,为的是“述往事,思来者”;他完成了对中原华夏族群谱系的 重新整理与再度建构任务,从而把原本归属于不同族群的各代帝王均纳入黄帝世系。人们称赞 《史记》 所述“不虚美,不隐恶,其文直,其事核,故谓之实录”。
—摘编自瞿林东 《中国史学: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材料二 《 四库全书》 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修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按史、集分四部,总结了古典文化。……乾隆下令编修《四库全书》,是想通过大规模的征书活动,完全禁除各类书籍中有碍清朝统治的思想内容。同时以丰富的文化成果来彰显自己的“文治”,笼络羁縻知识分子,以浩繁巨大的编纂工作将他 们的时间精力耗掉,防止他们作乱。
——摘编自王玉青 《浅析〈四库全书〉编纂特点及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史记》所具有的史学优良传统(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四库全书》 成书的历史背景 -
4、在20 世纪30年代家有汽车对于西欧的工人或者教师来说只是梦想 。到了20世纪下半叶,拥有轿车对于西欧普通家庭来说已经十分寻常,再也不是拥有财富的象征。此外,还有更多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更有许多家庭假日的时候驱车出外野营。这可以用来佐 证当时西欧( )A、工业生产能力处在全球领先地位 B、政府政策调整助推社会生活变化 C、社会民众的社会地位日益平等化 D、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
5、有学者指出,(德意志帝国)皇帝是世袭的联邦主席……把提案递交联邦会议,通过后 再提交帝国议会表决的权力属于兼任“ 联邦会议主席”的帝国宰相 。而且帝国宪法明确宣布,法案一旦被联邦会议批准又得到帝国议会多数通过,就自动成为法律 。这一评述( )A、肯定了德国民主宪政的成熟 B、强调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缺陷 C、突出了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威 D、揭示了德国责任内阁制的实质
-
6、16世纪下半叶,蒙彼利埃大学(位于法国南部)始设医学实践课,学校章程规定医学院 每年至少要进行四次解剖学公开教学。17世纪20年代,巴黎大学也开设相关课程。剑桥大学还专门建造了一间医药化学实验室。这一时期欧洲大学的相关医学教研活动( )A、实现了近代医学知识的普及 B、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 C、反映了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 D、摆脱了神学对科学事业的影响
-
7、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A、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发展 B、得益于文艺复兴的兴起 C、会导致封建国家的分裂 D、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
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
史实
史论
A
《汉谟拉比法典》的许多条文涉及土地的转让、继承、出卖和租赁。
汉谟拉比时期土地私有制较为盛行
B
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婚。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
C
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D
《大宪章》规定未经教、俗贵族开会同意,国王不得向直接封臣征派补助金。
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
A、A B、B C、C D、D -
9、下面是1949年、1953年和1957年在校大学生分科比例(%)变化情况表。这一变化( )
年份
工科
农科
林科
师范
文科
理科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1949年
26.0
8.4
0.5
10.3
10.2
6.0
16.6
6.3
0.2
2.4
1953年
37.7
6.1
1.2
18.8
6.7
5.8
6.4
18
0.5
1.3
1957年
37. 0
7.7
1.4
26.0
4.4
6.5
2.7
1.9
0.7
0.6
A、表明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 C、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D、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
10、大兴纱厂是近代石家庄第一家大型民族纺织企业。1947年中国共产党接管该厂后,在加强公营管理的过程中重新调查与分析其资本性质,1948年5月提出发还私营 。此后,经过双方多次协商,大兴纱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几个月内又实现由公营向私营的转变。大兴纱厂从公营到私营的转变( )A、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B、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的路线 D、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
11、20世纪初,我国女性兴起办报热潮,发表诗歌高呼“兴民权”“女子国民”等理念,并成立女子国民军 、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这一现象( )A、反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体现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表明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D、反映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
-
12、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历史悠久。1846—1886 年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加,19世纪80 年代中国茶叶占世界茶叶市场的比重为70%。这说明了( )A、茶叶生产的近代化进程加快 B、近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D、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
-
13、1855年,列强要挟清政府迫使当地百姓搬出租界,上海知县布告要求限期拆除。次日,民众就用“揭帖”回应:“西方蛮子,本不文明……来到中华,如狼逞凶。不论何物,不分地区,随意侵吞,随意夺取。”这首揭帖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C、夷夏观念影响中国的外交 D、民众对侵略行径的愤慨
-
14、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 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 ”等粮食计量单位 。这主要是因为( )A、商品经济发展 B、赋役制度的变革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宽松的文化政策
-
15、宋代文化一改汉唐雄浑、博、外向的特性,审美观念表现出平淡、细腻和宁静的特色。在色彩上,宋代绘画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萧条淡泊、荒寒、雅意。宋代审美观念和绘画风格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B、艺术精神受到理学影响 C、宋代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D、商业发展影响绘画艺术
-
16、有学者指出,汉魏 、魏晋政权的更迭,皆是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而非以自下而上的暴力手段完成,这种方式成为后世朝代更迭时效仿的标准样式 。这一历史现象说明当时( )A、豪强世族力量强大 B、民族交融的趋势明显 C、科举制发展 D、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
17、春秋时期“ 齐有彗星”,齐侯欲以祭祀祛除不祥,晏子说“无益也,祗取诬焉”,认为“祝史之为,无能补也”。面对水灾,百姓祭祀神龙时,子产指出神龙与水灾无关,坚持“吾无求于龙”,不必祭祀。这反映出当时( )A、礼乐制度被彻底废除 B、儒学思想成为主流 C、人文主义思想萌发 D、神权政治思想浓厚
-
18、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中的绝大多数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这些城址不同于普通聚落,而是地域性中心聚落 , 城墙的修建反映其防御强度不断增强 。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文字 B、进入了奴隶社会 C、城市开始出现 D、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曙光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末,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又逐渐增加到120多个,东方民族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为标志,发展中国家作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以及争取建立新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主义从争取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变为争取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本国正当经济权益,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77国集团的建立便是发展中国家力图维护合法经济权益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处于觉醒阶段的非洲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虽先后归于失败,但却为50年代以后的非洲独立浪潮奠定了基础,并使非洲大陆进入了以独立为主题的历史阶段。利比亚于1951年率先独立,成为战后第一个赢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埃及于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并打退英、法、以的合伙侵略。非洲独立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高潮,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也成为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大多数宗主国在非洲的统治土崩瓦解,剩余的葡萄牙和南部非洲的白人种族主义的顽固统治也于70年代彻底瓦解。90年代,来自海外且延续了500多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非洲格局出现一派新天地。
——摘编自马丁、王芳《20世纪非洲政治格局演变析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胜利以来亚非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90年代“非洲格局出现一派新天地”的原因及影响。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鉴于苏俄国内形势仍然严峻的现实需要,1918年春,列宁提出了由国家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竭尽全力“医治战争带给俄国整个社会机体的极其严重的创伤”。此后,列宁通过余粮收集制和产品供给制,以产品、个人消费品和日用品高度国有化的形式禁止私人买卖商品和粮食,普及义务劳动制,坚持“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对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成功地保护了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政权。1920年,国内各类企业基本上在政府的监督下有序运行,但随着国内战争的基本结束,这些举措却使刚刚恢复和平的国内环境再次走向混乱和衰退。1921年,列宁在吸取这些教训之后又开启了崭新的政策尝试。
——摘编自韦光波、朱喆《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材料二 在取得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胜利之后,苏俄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产生于战争时期具有临时性质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建设时期很快就出现了“政策失灵”的问题,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8日,列宁在《农民问题提纲初稿》中明确提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指出农民的税后余粮可以在地方自由流转。此外,在租让制方面,1920年11月,列宁就指出租让制是在俄国经济极其薄弱时利用资本加速经济发展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式。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实施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有关决议,新经济政策开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摘编自张伟《改革视角下的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月革命后列宁采取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名称,并列举其具体举措。(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列宁“崭新的政策尝试”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