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1885 年柏林会议结束后,欧洲国家的传教士、“探险家”纷纷来到非洲,他们不仅带着甜酒、布头、珠子、枪械和弹药等物品,而且在口袋里塞着印好的条约文本,通过向当地酋长或上层人士赠送礼物,让他们在看不懂的条约上画押,表示已经接受“保护”。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人士注重条约作用 B、“有效占领”原则的推行 C、非洲酋长需要力量保护 D、欧洲国家间的矛盾激化
-
2、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材料表明美国( )A、加强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 B、维护拉丁美洲国家的主权 C、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D、支持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
-
3、巴黎公社的大多数成员认为,施政的焦点应该集中在实现和平与促进劳动者的解放上,公社应成为“弱者的后盾,劳动人民的保护者,全世界受压迫人民的希望,世界共和国的基础”。据此可知,这一主张( )A、体现了公社对新型民主的构想 B、强调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C、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D、旨在巩固工农之间的联盟
-
4、图为法国军官创作于1792年的《莱茵军团战歌》(节选)。由此可知,此歌曲旨在( )
前进, 祖国儿女, 快奋起/你看暴君正在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听见没有/凶残的士兵/嗥叫在我们国土上/他们冲到你身边/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武装起来, 同胞前进!前进!用敌人污血/作肥田的粪土!
A、宣传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B、推动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C、激发民族民主革命的热情 D、吹响法国大革命的号角 -
5、欧洲启蒙作家的文学作品不追求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在意刻画人物的性格,而是具有更多的政论性,作家们有意把自己的政治思想贯穿在作品中。文学语言不是诗化,而是流畅雄辩的政论性散文,富有逻辑性,启发性和战斗性。这反映出,启蒙作家的创作( )A、坚守人文主义精神 B、反对现实主义文学 C、遵循理性主义原则 D、抨击蒙昧主义学说
-
6、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造型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逐渐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这反映了( )A、经济发展,女性地位提高 B、文化繁荣,宗教信仰动摇 C、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 D、思想开放,近代科学发展
-
7、1514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被罗马教廷宣判为异端,《天体运行论》被列为禁书;布鲁诺坚持宣传和发展日心说,1600 年被宗教裁判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32 年,伽利略发表科学著作,用新的科学发展赞扬日心学说,被判终生监禁,他的书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材料反映出( )A、教会戒律束缚了人性的自由 B、近代科学在与神学斗争中发展 C、天主教神学体系被科学取代 D、罗马教廷严禁一切知识的传播
-
8、据记载,在16、17 世纪,一些来自中国的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菲律宾的“马尼拉华人”,沿着当时开辟的中国一菲律宾一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贸易航路,到达墨西哥、秘鲁等国侨居,在那里经商或做工。在这一时期移居拉美的“马尼拉华人”有五六千人。这说明,当时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贸易( )A、助推了人口的洲际迁移 B、导致大量白银流入到中国 C、刺激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
9、15世纪,意大利各地弥漫着享乐人生的气氛。人们欣赏天才的热烈情形,天才间竞争的炽热情况和自由发挥的环境都是自奥古斯都大帝以来未有过的。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 )A、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B、自由主义正在兴起 C、理性主义日益盛行 D、人文主义影响广泛
-
10、文艺复兴时期,制图家们受到托勒密(约 90--168 年)《地理学》的影响,认识到地图绘制需要参照天文现象与地球间的测量,来依序规划出经、纬度网格,计算空间坐标,再配合地图投影法,整合呈现出一个球体的世界。据此可知,当时 ( )A、制图方式摆脱宗教束缚 B、近代科学仍囿于古典框架之内 C、地圆学说得到广泛传播 D、古典文化推动近代地图学发展
-
11、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 ( )A、反映出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 B、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C、记载了哥伦布到达亚洲的史实 D、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
-
12、在8世纪中期和16世纪后期,阿拉伯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都先后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州的大帝国。这两个帝国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首都繁华的程度 B、对外扩张的方式 C、宗教信仰的对象 D、对待商旅的态度
-
13、如图是在墨西哥塔卡米查潘遗址发现的一块磨制成砖形的蛇纹石上的符号, 距今4000—2400年前后。符号共有 28种, 形成包括62个字符的一篇“铭文”,但其含义未被破解。据此可知,这一“发现”( )A、反映出古代美洲文明多姿多彩 B、揭示了殖民者毁灭了美洲文明 C、说明古代美洲文明无法被破解 D、具有研究美洲文明的实证价值
-
14、7世纪中期,随着阿拉伯人的扩张,被征服地区的波斯语逐渐退出官方语言,但民间使用的波斯语吸收了阿拉伯语的一些词汇,融入自身的语言之中,最终塑造了一种全新的语言——达里波斯语。这表明( )A、阿拉伯帝国重视文化的交流 B、征服战争影响语言文化发展 C、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逐渐消亡 D、文化融合重塑民族文化内涵
-
15、史学家顾准指出:中世纪的基督教会,掠夺地产,剥削农奴;它多次造成流血的大屠杀;它提倡迷信,搞异教裁判所,多少创造性的科学和科学家被扼死了;但它也是中世纪唯一的教育事业的组织者、保护者;它是唯一的学术研究中心。材料意在说明 ( )A、基督教会应得到全面的评价 B、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充满罪恶 C、宗教戒律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D、欧洲的中世纪处于黑暗时期
-
16、解读如图,图中所示古代帝国对发展古代文明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腓尼基字母 B、创立了城邦民主制度 C、积极推广希腊文化 D、传播印度数字到欧洲
-
17、表为古代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重要成果。这反映出古代文明( )
地 区
成果
两河流域
君主专制制度、楔形文字、法典、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制
尼罗河流域
较完善的官僚系统、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神话故事
印度河、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史诗、数字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城邦、民主政治、寡头政治、希腊神话、哲学、神庙
A、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 B、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局部交流且相互影响 D、兼具多样性与统一性 -
18、在研究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有关“工业革命说”的“突变论”“渐进论”等不同见解。以下就是两种观点作出的资料整理。
概念
释义
突变论
汤因比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突变性的剧烈的大变动”,一次“普遍的工业化”。
查尔斯·比尔德在《工业革命》中提出:“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实际上是中
世纪的英国,安静、原始、未受商业贸易吼叫所纷扰。突然地,几乎是晴天
霹雳,到来了工业革命的暴风雨和紧张的气氛。”
渐进论
克拉潘在《现代英国经济史》中提出:“1830年以前英国没有一种工业已经度过了全面的技术革命……我们发现工业革命进行了两个世纪,之前还准备了两个世纪……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又至少为之孕育了150年的革命……”
艾什顿在《工业革命》中也提出,把一系列变化说成革命是有争议的。革命意味着一种突然的变化,但这并不是经济过程的特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任一观点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安石教育改革先从学校开始,首先由政府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学校体系;选拔有实际工作经验且品学兼优的人到学校担任教师,开设于治理国家有利的特别是“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的课程。王安石还设置了“武学”“律学”“医学”,以培养军事、管理和医学的专门人才,弥补了当时官方教育的不足。同时,面对“太学有教导之官而未尝严其选”“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等状,王安石创立了太学“三舍法”,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考试考核方法进行年级升等的教育制度。王安石把《尚书》中“貌、言、视、听、思”解释为体现一个人道德修养的相互关联的五个不同境界,加强了伦理道德的建设。
——摘编自张守慧《王安石教育改革对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等
材料二
在拿破仑执政的15年间,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令,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1806年颁布的法律,第一条明确指出:“教育培训将在下列机构实施:一、市镇政府建立的初等学校;二、市镇政府或私人资助建立的中等学校;三、公立中学和国库资金扶植的特殊学校。”拿破仑时期教师的职业在于推动社会进步。“皇帝会关照这些具有杰出才能的成员,接受最优质的培训。”拿破仑当政后,希望通过高等专科学校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各行各业的技术精英,扩大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基础,以此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法国在巴黎及其他地区创办了十几所高等专科学校,如师范学校、武器学校、军事学校、音乐学校、医学学校等。学校相生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选拔优秀人才。这些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法国重视精英教育的产物,也为现代法国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明利《拿破仑与法国的国民教育》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王安石教育改革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影响。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4年,上海《光华医药杂志》刊登了一则题为《湖州福音医院西医孟杰割毙李恢伯》的医疗事故新闻,称湖州福音医院的院董李恢伯患黄疸病,“经国籍西医诊治无效”,改请福音医院院长、美籍西医孟杰诊疗。据孟杰诊断,“胆中有砂石,非割不可”。在得到孟杰关于手术低且有“十分之六治愈希望,且可速愈”的保证下,久病困苦的李恢伯同意“自愿割治”,“本人先愿签字”,李其“无奈”,“允签字”。孟杰“收拾自愿书后即施行手术,用全身麻醉协下割开,翻检肝脏,割开胆管,遍觅杳无砂石。检查过久,助手报告时限快到,乃急急缝补,俟手术告竣,而病者已溘然长逝矣。”因李恢伯系湖州福音医院院董,孟杰来灵堂吊唁时,遭遇李家围攻,追究其医疗事故责任。这一起西医孟杰诊断失误造成的医疗事故,被《光华医药杂志》评论称:“诊断不确,手术滥施,暴露西洋医术之残毒”。
——摘编自李传斌《条约特权制度下的医疗事业—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研究(1835—1937)》
(1)、根据材料,分析上海《光华医药杂志》中《湖州福音医院西医孟杰割毙李恢伯》医疗事故记载的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光华医药杂志》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