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但丁主张:“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他们都注重(     )
    A、知识的普及 B、人性的塑造 C、世俗的享乐 D、秩序的重构
  • 2、如图是某一贸易路线示意图。据此可知(     )

    A、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 B、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巨变 C、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形成 D、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
  • 3、如图为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①开启了东西方经贸交流之路 B、②航海家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 C、③建立起欧美两洲的直接联系 D、④是到达东方的最佳航行路线
  • 4、《中世纪文明》一书写道:“(某帝国)使罗马之香火繁荣而威严地存续下去,允许罗马在其疆界内荷延残喘至1453年。”该帝国是(     )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 5、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采用过迁移居民的做法,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都曾修建大规模的道路系统,印加帝国采用了和亚欧大陆的帝国几乎相同的统治措施。这体现了历史发展的(     )
    A、多样性 B、统一性 C、曲折性 D、同步性
  • 6、罗马帝国初期军队人数约为20万,至3世纪下半叶则多达60万左右。举行凯旋式是罗马对军人的最高奖赏,罗马凯旋门之多、凯旋次数之频繁都是古代世界绝无仅有的。这反映出罗马文明的突出特征是(     )
    A、武力扩张 B、分权治理 C、法治 D、荣誉至上
  • 7、如图为古代世界主要文明示意图。据图可知(     )

    A、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形态 B、农业起源标志着文明的形成 C、农耕文明区域不断扩展 D、古代各文明逐步联系为整体
  • 8、起源于苏美尔神话的洪水传说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下来,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洪水传说的流传说明(     )
    A、早期文明间存在联系 B、西亚是古代文明的源头 C、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D、传说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9、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廷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廷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
  •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表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已经形成。《史记·货殖列传》对全国划分了四个区域: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其中山西为农牧交错区;山东是农耕区;江南是落后的种植兼渔猎区;龙门碣石以北是高牧区。(此处山指的是崤山;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龙门碣石均在渤海湾地区——引者注)。

    可见当时的农牧业分界:自今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向东北以陕北、陇东泾渭北洛水上游,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又东北沿着吕梁山、恒山,接燕秦长城至今辽宁境内。

    材料二   历史上,由于政治、军事和民族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南北漂移的现象。

    ——均引自《中国北部农牧分界线的历史变迁》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

    (1)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二世纪,这条农牧分界线呈现出向北抬升的趋势。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分界线北抬的具体原因和影响。

    (2)从公元四世纪至公元六世纪,农牧分界线又呈现出向南收缩的趋势,请分析收缩的具体原因和影响。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化认同”

    史料

    出处

    周王战胜商王后,为稳定政局,曾大封亲戚,在夷人地区(今山东)建立鲁、齐等国,以资镇守,并封建传说中的华夏古国夏人后裔于杞(邻近河南),其后杞移徙到山东境内。

    《礼记》

    春秋初期(公元前八世纪末)以来,长期与鲁国联姻的杞国,因行礼不敬,而常与鲁国发生磨擦。春秋中期,鲁国甚至因杞国行夷人之俗,不愿视杞为政治同盟。

    《春秋》

    春秋晚期(公元前六世纪下半),华夏盟主晋国(今山西)国君要求列国派人协助修葺母家杞国的城墙,但遭列国以杞是夏人后裔却行夷礼为由,反唇相讥。

    《左传》

    根据材料,指出杞国和各诸侯国关系的变化,并做出合理解释。

  •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编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二   《诸子百家关系图》。

    ——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

  • 1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摆脱了印度原来的固定程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样的具有东方风韵的姿态:“秀骨清相”型以中国线条表现神采,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大丈夫”型传承了秦汉雕刻阳刚有力的审美追求,表达大佛的宽广胸怀和开阔气度。这表明当时佛教(       )
    A、适应本土需求 B、成为主流统治思想 C、形成不同宗派 D、充分吸收儒道理论
  • 14、有学者指出,汉魏、魏晋政权的更迭,皆是以自上而下的禅让方式,而非自下而上的暴力手段完成新旧政权的更替,成为后世朝代更迭效仿的标准样式。这一历史现象说明当时(     )
    A、豪强世族力量的强大 B、少数民族力量进入中原 C、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D、自耕农经济的壮大趋势
  • 15、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叙传》中指责《史记》将汉史“编于百王之末,侧于秦、项之列”,所以他将《高帝纪》作为开篇,陈涉、项羽分别由世家、本纪降为传。这一史学编撰的变化反映出(     )
    A、贵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杀 B、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巨大 C、史学的政治功能日益扩大 D、官修史书体裁进行了变革
  • 16、某官署坐落于靠近以前匈奴单于所在地的位置,是汉朝政府在西域的军事和政治中枢。汉朝还在这里屯田,把哨楼、城墙组成的边防网络向前推移,延伸到中亚地区。据此可知(     )
    A、该官署位于河西走廊一带 B、汉武帝积极开拓西北疆域 C、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D、机构设置促进了商路开通
  • 17、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
    A、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 18、秦汉时期,皇帝的决策一般经过以下程序:皇帝将问题交给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经皇帝批准,交由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再经丞相副署后传送有关部门执行。这(     )
    A、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 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 19、商鞅变法时,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原来以“室”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由官府析分登记在各“户”之下,农民成为国家课役农。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     )
    A、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 B、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 D、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
  • 20、战国秦汉时期的村落继承聚族而居的传统,比邻而居,守望相助。但该时期一些农民开始摆脱传统村落的藩篱,另辟居处,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散村。农民外迁(     )
    A、说明乡里制度开始动摇 B、印证郡县制在全国的推广 C、表明血缘关系逐渐松弛 D、体现庄园式劳作方式普及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