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1928年,苏联春播作物99%由人力和畜力完成。该年作物亩平均粮食产量为52.9普特,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0.6普特,均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五年的平均数。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缺乏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基础 B、新经济政策取得的成效有限 C、农业集体化进展速度十分缓慢 D、小农经济仍是主要经济形式
-
2、19世纪末,英国已婚妇女获得一定财产权,男子仍保留相当大的支配权。1926;年,英国议会制定《新财产法》,规定妇女取得与男子同样的财产权。1935年《司法改革法》规定,已婚妇女与未婚妇女都可以立遗嘱处置自己的财产。英国女性经济地位的变化表明( )A、战争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 B、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共生 C、女性逐渐成为家庭的主导 D、社会成员平权地位已形成
-
3、宗教改革后,英国国王通过议会法令,将主教的职能限制在宗教领域,免除其司法豁免权,规定国王拥有国王法庭和宗教法庭的最高裁决权。同时,主教对世俗事务的参与度也降低,开始专职宗教事务。英国通过这一改革( )A、促成了民族国家的建立 B、建构了有限君主的体制 C、削弱了宗教的社会地位 D、提升了国王的政治地位
-
4、据统计,到14世纪末欧洲已有65所大学,课程设置除哲学、神学外,还有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医学等。几乎与此同时,西欧各国的图书馆事业也应运而生。这一发展( )A、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 B、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C、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D、推动了世俗文化的普及
-
5、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合作化 B、完成土地改革 C、稳定市场物价 D、发展农业生产
-
6、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希望在西方找到一种能化解中国苦难的灵丹。但巴黎和会浇了他们一盆凉水。材料中“灵丹”的内涵是指( )A、君主立宪制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
7、唐朝与周边民族交往表(部分),由如表可知唐朝( )
时期
民族/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唐玄宗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粟末靺鞨
册封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B、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 C、发展民族关系具有灵活性 D、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
8、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这反映了( )
A、统治基础的扩大 B、崇尚教育的思想 C、儒家思想是主流 D、重文抑武之风气 -
9、723年,唐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这实际上就是将尚书省管辖的六部迁移到了政事堂。这一调整( )A、推动了相权再次集中 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 C、造成了官员冗余现象 D、导致了六部职能丧失
-
10、相比前代,周代宗教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神”或“上帝”角色的转变方面,即由原来氏族部落专属神祇变为天下所有部落的神祇;在继承“君权神授,天命所归”的前提下提出了两个新的命题:其一是“天命靡常”、其二是获得天命的依据在于“德”。周代的这些做法( )A、使神权与王权分离 B、旨在维护天下共主合法性 C、体现家国一体理念 D、发扬了儒家为政以德思想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上的信息革命
时代
近似时期
信息运动的方式
农耕时代
自大约公元前3000年
自大约公元前2000年(夏朝)
农耕文明时代(战国以后)
自公元8世纪以来(唐朝)
书写,固定信息的方式
字母书写
政府资助的或者军事的通讯系统
木版印刷
现代
大约公元16世纪
大约18世纪和19世纪
自19世纪30年代
自19世纪80年代后期
20世纪
20世纪晚期
全球世界体系;世界交通和运输体系
印刷用于大众交流:报纸、邮政服务
电报
电话
电子化大众媒体:无线电、电影、电视
因特网、即时全球信息交流
——改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设立机构来维持各国货币间的平价值,同时允许各国独立追求国内经济目标并在必要时对平价准则进行调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旨在纠正战时金币汇兑标准中的常见问题,如竞争性贬值、贸易保护主义、通货紧缩、高失业率等,并为各国提供一种介于更大汇率灵活性和回归金本位之间的妥协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持续面对宏观调控、汇率可信度和充足流动性所导致的问题。在这一不完善的体系中,美元迅速成为主要国际储备和支付手段。
——迈克尔·波尔多《美联储货币政策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纵观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互动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从建国初期的国际金融体系游离者和挑战者,逐渐转变为国际金融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中国通过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合作,获得了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国际金融体系由于有了中国的积极参与而变得更具代表性。
——陆演炜《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动力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重建国际金融体系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气象
《新青年》(月刊)
新潮社
全国教育联合会要求政府正式提倡白话文
《每周评论》(周刊)
国民社
教育部训令国文教学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新潮》(月刊)
平民演讲团
教育部下令废除所有文言文教科书
《国民》(月刊)
少年中国学会
1918—1919年制定了汉语“注音符号”
《少年中国》(月刊)
工读互助团
1920--1921年白话文被公认为“国语”
——改编自(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材料二共产党的成功依靠党的积极分子的一致性,他们一定要在理智上深深相信党的路线的智瑟。路线的正确性一定要用理论原则和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件事的完成是逐渐创造了一套在西方通常称为“毛主义”的概念,在中国则比较谦虚称为“毛泽东思想”。它代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把它的普遍原则用之于中国的特定情况。
——摘编自[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阅读材料二,归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呈现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些“新气象”所产生的重要影响。(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体表现。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先后对楼兰、大宛进行了征讨,皆以胜利告终。在征伐大宛之后,“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宣帝时期,西域都护设立。西域都护是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人员均由中央任免。西域的一切事务均由都护去处理,包括屯田、西域诸国国内的事务,而且西域都护府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在西域的权限已经超过了国内的一般地方行政,似乎拥有与诸侯相等的权力,其权力最大的表现就是行使中央对于西域诸国的任命、册封与奖惩。
——摘编自张《“天下”与“统一”:汉与西域关系的再认识》
材料二 高昌与西突厥结成军事联盟,在贞观九年、十年,大举攻掠丝路上的商队和贡使。唐朝于贞观十四年灭高昌后,首先在高昌故地设立西昌州,旋改为西州,西昌州属于羁縻州,而西州作为地方正州,与中原其他正州一样推行州县制。不久,唐朝又在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派兵镇守;并将乡里制、均田制、赋役制等措施迅速推行至西州。
——摘编自董永强《平高昌前后的争论与唐初西域政策的转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和唐朝在经营西域政策措施上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两代经营西域的相同意义。 -
15、经考古发现,古代埃及在属于涅伽达文化I期(约公元前4000一前3500年)与涅伽达文化II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时期之交的一个墓中发现了一个画着象征王衔符号的荷鲁斯神鹰的形象,还发现了城墙模型。据此可推知,当时( )A、国家官僚机构的成熟 B、神庙经济居主导地位 C、社会存在不安定因素 D、君主专制政体已形成
-
16、1980年首都钢铁厂向国家提出“一头包死,一头放开,上缴后全部归企业”的请求、1982年国家批准首钢的“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制度,当年规定年递增率为6%,1983年首钢自愿将上缴利润递增率提高到7.2%。首钢在向国家承包的同时.获得了计划内产品15%自销和超产产品全部自销的自主权力。这表明,承包制( )A、实质是处理国家与企业关系问题 B、实现了企业发展的长期良性循环 C、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迅速瓦解 D、是企业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
17、1951年6月,马寅初出任北大校长后发现,教师们虽有热情,愿意改造旧北大。但是在讨论院系调整时,教师们都强调“以我为主”,各不相让;讨论改革旧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时,或崇尚欧式教育,或崇尚美式教育。这可用于说明新中国( )A、开展思想改造运动势在必行 B、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落实 D、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深刻
-
18、1944年春,日本实施了“一号作战”计划,集中侵华日军50余万人于国民党战场,中共审时度势,抓紧开展和收复新地区的工作,仅不到1年收复和新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由此可知,当时( )A、正面战场抗战减轻敌后战场压力 B、正面战场是抗击日本的主战场 C、抗日战争将开始进行战略大反攻 D、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
19、1926年,江西流行一首民谣:“江西穷又穷,先用广东铜(元),后用复兴隆(纸币);银毫子用不得,大角子(铜元)打八折。”贵溪县还流行“驼子张(恶霸‘张天师’),黑心肠,总有一天要算账”等民谣。这些民谣可以用来说明( )A、国民革命运动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B、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的盛况 C、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背景 D、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的弊端
-
20、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努力寻找救国之路,出国留学逐渐形成热潮。20世纪初,有志青年大多选择学习社会政治学说和军事专业,而民国初年大多选择工程、农林、医学、物理、化学等专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西方文化认识加深 B、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C、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 D、建设新型国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