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翰林学校2017年秋季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1、1966年,苏联在704家国有企业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试点。这些试点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额,比全行业平均高出3个百分点,利润率则高出一倍。苏联的第八个五年计划完成得好于二战结束以来的数个五年计划。这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A、以工业为主要抓手 B、符合苏联国情 C、未彻底打破旧体制 D、取得一定成效
-
2、1919年1月,苏维埃政府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法令规定,向农民征集除口粮以外的全部剩余粮食,并禁止粮食私人买卖。该法令的颁布旨在( )A、筹集工业化建设资金 B、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C、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D、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
3、下面是某同学为探究性学习而搜集的一组有关非洲政治发展的历史地图。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历史学习主题是非洲( )A、殖民体系的兴衰史 B、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史 C、殖民主义的扩张史 D、国家民族独立和复兴史
-
4、主题探究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某校一学习小组的探究方案中出现了“新和谐公社”“共产主义者同盟”“剩余价值论”“巴黎公社社员墙”等关键词汇。据此可知,该学习小组探究的主题是( )A、科学社会主义兴起的背景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C、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与实践
-
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德国运输、石油开采、化工等行业的高速发展。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推动工业结构的变化 C、加剧了世界的贫富分化 D、开启了生产的机械化
-
6、读到一首14世纪的小诗,“我像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在我耳边缭绕,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这首诗表达的思想诉求是( )A、肯定人生,热爱生活 B、抨击专制,向往民主 C、鞭挞教皇,追逐自由 D、反对愚昧,崇尚理性
-
7、如表为1600年欧亚部分商品交易统计表。该表体现了( )
商路
商品
重量(万镑)
亚洲一好望角一欧洲
胡椒
100一200
丁香等
共约35—65
亚洲一—地中海—一欧洲
胡椒
300—400
丁香等
70一100
生丝
50
A、新航路开辟影响巨大 B、传统商路依然重要 C、东西方商品交流频繁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
8、14世纪,一幅精美绝伦的地图(如图)在地中海世界诞生,描绘了当时的一位统治者,他皮肤黢黑,身着长袍,头戴金冠,一只手执杖,另一只手托举全球。该图所绘的国家( )A、因石头城之称而闻名 B、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C、创造发明“浮动园地” D、被称为“美洲的罗马”
-
9、《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其中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西河流域等地,这说明阿拉伯( )A、长于借鉴缺少创新 B、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C、地跨亚、非、欧三洲 D、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际上,董仲舒所完成的工作比起他的先辈来说要容易得多,因为他处于一个了不起的历史关头。这时,宗法一体化结构与独尊儒术在皇权干预下终于成为现实。董仲舒的学说内容庞杂,但总的来说是集前人学说中有利于宗法一体化结构的内容于一体。他提炼、强化了《韩非子》《吕氏春秋》《公羊传》中君权至上的大一统的政治论,并把它和邹衍等阴阳家们的天人感应、五德终始的学说相结合。他继承了孔、孟的有为的行为、伦理学说,并以荀子的性恶说和“一天下”就要“务息十二子之说”为理论根据,强行推行儒家说教,使得思想文化专制主义也成为事实。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 《新青年》的作者们说,个人主义是他们的新道德、新思想、新信仰的核心。这虽然表现了他们还只能从资产阶级的思想库藏中寻找武器,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个思想武器是发挥了战斗作用的。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他们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作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并分析该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的新现象。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决定儒学地位发生转折的主要因素。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所对应的代表性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封建官僚绅士,一方面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另一方面将这种思想付诸实施。自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摘编自徐晓军《浅谈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材料二:洋务派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并派遣幼童到欧美留学,开近代教育之先河。其勇于实践与创新,在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为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王贵兰《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对洋务运动影响的看法。 -
13、在《觉醒年代》里,陈独秀说道:“中国现实政治和人民生活、政治理想都无关系…好像狗争骨头一般罢了。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我们只应该拿人的运动来轰散那狗的运动,不应该抛弃我们人的运动去加入他们狗的运动。”这表明陈独秀A、主张个体思想独立与自由 B、鼓动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C、引导中国走上了俄式道路 D、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
14、20世纪初,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等皆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后,陈独秀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的秘书长。朱德称他自己“就是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于1909年在云南讲武堂参加同盟会的”。这表明辛亥革命(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干部条件 B、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
15、下图所示形势的出现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该条约产生影响的是( )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16、康有为在其回忆录中记述了“公车上书”之事,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但据当代史学家考证,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根本没有去送。这说明( )A、回忆录的使用需与其他史料互证 B、一手史料不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时代环境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评判 D、当代史学家的史学研究更为客观
-
17、下图所示为义和团揭帖,其中写道:“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和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这体现了义和团( )A、旨在推翻清政府 B、具有爱国与迷信的双重性 C、有广泛群众基础 D、开启了中国救亡图存进程
-
18、“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其意在( )A、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B、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C、重塑儒学正统地位 D、增强国人民族意识
-
19、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表明洋务新政致力于A、发展资本主义 B、改变封建制度 C、推动社会转型 D、挽救国家颓势
-
20、1864年,两江、直隶、陕甘、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及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巡抚等都出自湘淮系。这反映了( )A、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B、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 C、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 D、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