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江苏省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A、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B、促使亚洲发展均衡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建立公平区域组织
-
2、 中世纪时,欧洲城市颁发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意处置。特许状的颁布( )A、宣扬了自由平等的观念 B、摧毁了封建领主的特权 C、实现了城市独立的目标 D、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
3、 一种常见观点认为,英国议会产生的背景是王权衰落,而且议会的产生进一步削弱了王权。但实际上中世纪的议会并非一个独立的机构.它由国王召集,并决定召开时间、地点及议程安排,它的本质是“国王的议会”。材料旨在说明当时( )A、政治结构趋于合理 B、国王居于统治核心 C、决策具有民主色彩 D、王权不受教权控制
-
4、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明太祖这一统治举措( )A、突出了对华夏正统的尊崇 B、强调尊卑有序的传统礼仪 C、深受儒学社会伦理的影响 D、违背了民族交融历史趋势
-
5、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民法典》,其中“亲属篇”将婚约视为契约,且不再认定收授聘财是婚约成立的核心条件。此外,还废除了诸多繁琐的礼仪。这些变化本质上反映出( )A、近代中国法制建设臻于完善 B、社会生活渐趋近代化 C、西式风俗礼仪深受国人喜爱 D、儒学伦理受到了质疑
-
6、明嘉靖年间《祁门县洪氏祖产规约》分别对“盗砍坟林小柴”的违约者和“捕获之人”作出“罚银五分”“责十五板”的处罚和给予后者砍伐者工具的奖励规定。清嘉庆年间祁门环砂村订立了“养山合墨文约”,在获得批允后,将所立文约以官府“告示”的形式连同官府的批示“永禁文约”一并刊刻于碑石之上。材料说明明清时期( )A、基层教化以儒家思想为主 B、乡约能有效维护君主专制 C、礼法结合逐渐被社会认同 D、乡约与法律逐渐走向合流
-
7、 1855年5月,英国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1855-1869年,从应试的文官候选人中共淘汰下来8169人,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太低或能力过差。这一做法( )A、标志着文官制度正式确立 B、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C、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地位 D、克服了两党轮流执政弊端
-
8、 曹魏以后,各级官学全面衰落,只有士族家学呈现繁盛状态。因此,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总体上远不如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又反过来强化了人才出自士族家庭的社会心理。据此可知,曹魏时实行九品中正制( )A、重视家世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B、造成了社会阶层的严重固化 C、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 D、致使门阀士族垄断官僚阶层
-
9、 儒学的“天人感应说”“天人合一论”,把“天”人格化,说成是具有意志和感情的神,皇帝是代表天意而君临百姓,他的意志与天一样不可违抗,臣民对他只有敬畏和服从。这种思想被历代王朝作为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内涵丰富 B、封建国家神权居于主导的地位 C、历代君主借助神权维护自身统治 D、儒家学者和统治阶级互相结合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宪法是由信奉基督新教的白人锻造出来的。因此,其文化底色具有着浓厚的盎格鲁—撒克逊保守主义精神;但是,美国的立国根基又决定了其自由平等的精神。作为典型的移民国家,自建国以来,美国长期存在统一性与多样性、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之争。下表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和文化变化的一些现象和史实。
时间
现象/史实
备注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爵士乐的迅速流行
黑人民歌和欧洲白人音乐传统融合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
奇卡诺学生运动
继黑人民权运动后,美国墨西哥人争取民族自由、平等权利的社会运动
1965—1990年代
联邦政府“肯定性行动计划”
消除对黑人等少数族群的种族和性别歧视
1968—1994年
联邦政府颁布《双语教育法》及系列修正案
让学生“尽快习得英语”的同时,也尊重并保持文化和语言多样性
——摘编自余志森《“熔炉”、“拼盘”还是“葵花”?——对美国多元文化的再思考》
围绕“美国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世界现代史,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英美国家在社区治理中的行为
19世纪末到1930年
大萧条时期到二战前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社区治理主题
社区睦邻运动
社区救助
社区发展
社区复兴
国家行为
基本没有
有限介入
积极干预
后撤
主要行动主体
社区组织
美国:国家救济
英国:社会自助
国家+社区发展公司
非政府组织+国家
国家行为哲学
古典自由主义
美国:向凯恩斯主义求助
英国:仍以自由主义为主
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
社会哲学传统
自由主义
——摘编自吴晓林《社区里的国家:国家行为的转变与社会传统的底色——以英美国家的百年实践为例》
根据材料,围绕“近现代英美国家社区治理”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但是智者学派所做的工作是人类历史上致力于社会分析的最初尝试,具有理性认识的新意。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由于他们成功地把人的视线从天上拉回人本身,希腊才完成了自黑暗以来的第一次启蒙。
——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实质及时代精神》
材料二:西塞罗是罗马伟大的法学家和政治家。他深受斯多亚哲学家观点的影响。像斯多亚哲学家一样,他倾向于确定自然和自然理性,并设想理性是宇宙的主宰力量。
——(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智者在强调人类理性方面的表现,概括智者运动的主要影响。(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的原因。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请概述罗马人对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民国)史学的面目,是颇为新颖的。它所以比前期进步,是由于好几个助力:第一是西洋的科学的治史方法的输入,尤其是考古学上的贡献,新的考据论文,史料的整理,也比从前要有系统得多。第二是西洋的新史观的输入。过去人认为历史是逃步的,愈古的愈好,愈到后世愈不行;到了新史观输入以后,人们才知道历史是进化的。后世的文明远过于古代。还有自从所谓“唯物史观”输入以后,更使过去政治中心的历史变成经济社会中心的历史。还有新史料的发现、欧美日本汉学研究的进步、新文学运动的兴起也都是重要助力。
——摘编自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1945年)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民国建立以来经济社会史研究得以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历史学习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
14、“下南洋”与“闯关东”“走西口”并称为近代中国的三次移民浪潮。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曾说:“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由此可知,“下南洋”( )A、保留和传播了中华文化 B、缓解了闽、粤两省的人口压力 C、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
15、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和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 )A、清政府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B、清政府注重天朝上国尊严的维护 C、清政府产生了近代维权意识 D、清政府鼓励华工出国
-
16、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其最理想的收割时间是麦穗成熟的前一天和当天。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河南、山东草帽辫(原料是麦秆,即小麦生产的手工副产品)产区的农民常常会宁愿少收小麦而提前四五天收割以获得编草帽辫用的优质麦秆。这种现象反映出( )A、农民生产观念的改变 B、农业现代化趋势明显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北方农业日趋衰落
-
17、1912—1926年间,民国政府交通部负责修建的公路总里程数是晚清40年间修建公路总里程数的12倍之多,并且转变了以往以水运为主的交通运输方式,使运输方式向铁路、海运过渡。同时,财政部也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政府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B、收回利权运动成效显著 C、列强侵略程度进一步加深 D、交通运输走在世界前列
-
18、近代开埠之前,上海周边农村最著名的农家手工业当推手工棉纺织。但20世纪以后,无以为生的农民逐渐放弃手工棉纺织,改行从事收益更高的以毛巾、织袜、花边、轧花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农家手工业。这一变化表明( )A、农村经济获得新生长点 B、个体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 C、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手工业被动卷入世界市场
-
19、光绪五年(1879年),直隶突降暴雨,义赈人士严作霖、经元善等人携款前来赈灾。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永定河水灾发生,直隶总督袁世凯也传谕天津商会劝募赈款,散放急赈,“以补官款之不及”。光绪末年,义赈甚至成为官赈的仿照对象,与官赈形成体制内的合作。这表明晚清( )A、社会救济机制走向完备 B、赈济注重依靠社会力量 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救荒方略沿袭古代社会
-
20、1906年3月,清廷明确将“国文”正式确定为讲授汉文汉语的课程名称,并强调“国文一科与伦理、历史、地理相为表里,与各科亦均有关系,汉文不通,则各科无从指授,仅通外国文,而不能通译国文亦属无用,且非爱戴本国之心,故国文教员尤宜注重”。这一举措( )A、旨在抵制列强的文化侵略 B、促进了国家转型的实现 C、利于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D、推动了自强运动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