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江苏省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1、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没有人触动奴隶制,人们知道如果废除奴隶制,很多州就不会承认联邦政府。所以,美国是一个自由和奴隶并存的联邦,美国不仅保护了自由,也保护了奴隶制。据此可知,美国制宪会议( )A、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 B、背弃了启蒙思想内核 C、肯定了奴隶制的价值 D、带有明显的妥协色彩
-
2、2022年10月20日,英国首相特拉斯宣布辞去保守党党首及首相职务。在45天的任期内,特拉斯政府出台的激进减税政策,引起了议会和工党的强烈不满,这使得她成为了英国有史以来任期最短的首相。这表明英国( )A、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 B、民主政治缺乏法治精神 C、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 D、政党竞争造成政局动荡
-
3、法国启蒙运动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杰出思想家为代表。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宣扬自由和平等原则;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而卢梭在强调“天赋人权”的同时,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启蒙运动( )A、发生的时间早于文艺复兴运动 B、其精神内核是限制君权 C、勾勒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蓝图 D、倡导建立近代民族国家
-
4、1423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维多里诺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通过团体游戏激发责任感;在音乐、舞蹈和唱赞美诗等活动中,发展学生主动积极活泼的天性。据此可知,维多里诺的教育( )A、旨在助推社会阶层的流动 B、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 C、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 D、成为培养贵族的阵地
-
5、1571年,伦敦皇家交易所正式开张。皇家交易所以商品交易为主,交易商们定期会晤。起初,交易商只进行国内的金属贸易,交易品种还包括瓷器、茶叶、谷物等商品,以及票据、债券、汇率等金融工具。这主要反映了( )A、经济发展与商业理论革新 B、商业发展与经营方式变化 C、价格革命与封建制度解体 D、工业革命与生产组织变革
-
6、虽然中世纪的基督教扩张或多或少掺杂着对土地与财富的争夺,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或多或少都建立在基督徒对传播基督教的狂热之上。15世纪末期,这种狂热又激励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们扬帆远航。这说明(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政治方面为主 B、西、葡两国的势力在欧洲影响巨大 C、教会势力干扰了西、葡的政治走向 D、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带有宗教动因
-
7、玉米最初只是一种杂草,其穗还没有一个人的拇指甲大。印第安人将它培育成一种长棒子上长满一排排种子的作物。他们彻底培植了玉米,使它变得只有依靠人类才能生存;如果人们不种它,它就会灭绝,因为培植后的玉米已不能散播自己的种子——玉米粒。印第安人种植的其他重要植物有:南瓜、马铃薯、西红柿、花生、可可豆、烟草,以及含有大量蛋白质的豆类植物。在发现新大陆以前,美洲种植的植物没有一种是在东半球培植的。由此可知,美洲文明( )A、农业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 B、农业发展具有独立性特征 C、美洲农耕的自然条件优越 D、美洲文明受地理环境影响
-
8、历史文献记载,西非古国加纳王国(约公元400-1200年)的首都有两个城区,一为国王贵族居住的王城,周边围有城墙,禁止外人擅入;一为穆斯林商人聚居的城区,拥有颇有规模的市场。这反映出( )A、加纳王城兼具政治经济职能 B、非洲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伊斯兰文化对非洲影响深远 D、帝国扩张推动区域文明交流
-
9、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存在一个奇特的政治现象——历代幕府将军都想架空皇室与朝廷,却无不标榜自身血统的一脉相承,且始终以“朝臣”自称。幕府将军这些做法意在( )A、捍卫贵族世袭秩序 B、提高武士阶层地位 C、维系统治的合法性 D、震慑封建割据势力
-
10、古代的阿拉伯人把商人看作最受尊敬的人,“商人”一词有“聪明人”之意。在阿拉伯民间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中,其描述的人物——从商人到金匠,从理发师到渔夫,从平民到国王,几乎人人都是物质派,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切只是为了金钱。这些现象反映了古代阿拉伯人( )A、具有重商倾向 B、精通商业经营 C、商人社会地位高 D、推动东西贸易
-
11、中世纪西欧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这些城市又与王权结成联盟,成为埋葬中古封建主的墓场。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 )A、致使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 B、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 C、确立了专制王权至高无上统治 D、为大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12、查理·马特(715—741年任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宫相)实行有条件的分封,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则收回采邑分封关系终止:继承人如愿继续以前的关系,必须重新进行分封。据此可知,查理·马特( )A、废除封君封臣制度 B、意图强化中央权力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动摇封建统治根基
-
13、赫梯王国周期性举办节日庆典,国王、王后和王子等借节日活动之际“巡幸京畿”,把原本腹地外围区、附属国以及封侯国的节日和神灵也“请到”都城举办,呈现出“四方来贺”的繁荣景象。这一做法( )A、健全了地方治理体系 B、创造了民族特色文化 C、拓展了王国疆域版图 D、营造了宗教文化认同
-
14、在古代西亚,权杖象征王权和神权,权杖顶部多有用动物装饰的情况。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权杖),在外面的金皮之上,刻了动物作为花纹。据此可知( )A、三星堆文化主要来源于西亚 B、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相似性 C、中国和西亚文明已融合发展 D、三星堆文明程度高于西亚
-
15、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信仰自由,政治环境宽松,是欧洲宗教异端人士的重要避难所,也是启蒙运动书籍的出版中心。当地的经济环境优越,对艺术的需求空前高涨,吸引了伦勃朗等众多画家来到这里。在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等城镇,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集市。市镇居民选购艺术品的目光,也从过去比较流行的历史和宗教主题逐渐转向风景、风俗和静物题材。
——摘编自朱平《文化传播视角下荷兰艺术商业的影响力及其启示》
材料二: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贵族与富有市民、艺术家与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远离宫廷和教会的新的公共空间。19世纪后,随着沙龙主人政治文化影响力的日渐缩小,沙龙日趋衰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一种更开放、更大众的生活方式来到人们身边。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 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此外,各种音乐团体、俱乐部、文学阅读室层出不穷。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阿姆斯特丹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世纪中后期巴黎社交方式的转变。 -
16、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世纪城市形成之初,城市所在领地的领主往往在城市中享有一系列经济特权,但是,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也开始对封建领主进行斗争,他们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改变领主课税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在西欧的国家中,城市市民通常是王权反对封建剔据的天然同盟军,为王权战胜封建领主、建立统一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的自治力量一般来自于行会。在很多城市。当行会力量强大起来之后,就进入政府,由行会成员担任政府要职,参与城市决策和管理。最有名的当数佛罗伦萨,其行会政府使城市实现了自治。然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在行会中也出现了一些商业贵族和犬商人,大金融家,他们逐渐控制了行会政府,并且使自治政府变为其个人或小集团的工具,成为新的领主对城市进行控制。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访设法地加大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力度,如茱菌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 世纪为/19 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 座,15世纪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 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
17、某中学高一(2)班正在开展“中古时期的欧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制度建立】
材料一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11 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乡村形式】
材料二
【城市兴起】
材料三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一些比较富裕的L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市的自治L。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 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欧洲出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有何特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乙。 -
18、在孟德斯鸠看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对权力的使用,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会停止。”行政权从属于立法权,行政权就不专制了;如果议会至上,那么议会也会形成专制。基于此孟德斯鸣( )A、提倡分权制衡理论 B、坚持社会契约至上 C、强调天赋人权原则 D、认同人民主权观念
-
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写道:(中世纪)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意大利最先打破这层纱幕主要是因为( )A、独特的地理位置 B、保留了古典文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宗教神权的束缚
-
20、1493—1496年,哥伦布率西班牙船队第二次航渡美洲时,船队随行人员除了水手和军士,还有农夫、工匠等,他们携带了各种农具、生产装备,并带上了欧洲的各种农作物种子和藤条、秧苗、葡萄藤、甘蔗苗等。
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推动了新大陆的经济开发 C、丰富了欧洲的经济生活 D、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