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双选)已知: 。恒温恒容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和 , 经过2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放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2min内, B、若再充入 , 达到平衡后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C、在1min时, D、若恒温恒压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和 , 平衡后反应放热小于
-
2、碱式硫酸铁是一种新型高效絮凝剂,常用于污水处理,在医疗上也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部分正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
沉淀物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将溶液的pH条件至范围,以除去 , 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中常同时通入O2 , 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与NaNO2在反应中均作。若参与反应的O2有11.2L(标准状况),则相当于节约了molNaNO2。(3)、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可部分水解生成 , 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及。为检验所得的产品中是否含有 , 应当先用稀硫酸溶解样品。请简述后续的检验方法:。 -
3、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 B、含有、、、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F溶液和NaF溶液等体积混合: D、0.1mol/L的溶液中:
-
4、常温下,有关醋酸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 B、将pH=3的醋酸稀释为pH=4的过程中,比值减小 C、浓度均为0.1mol/L的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D、amL pH=3的醋酸溶液与bmL pH=1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时,a=b
-
5、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pH=7的溶液中:、、、 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C、pH=1的溶液中:、、、 D、无色溶液中:、、、
-
6、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原理无关的是( )A、明矾用于净水 B、实验中常将FeCl3晶体溶于较浓盐酸中配制FeCl3溶液 C、用小苏打中和过多的胃酸 D、用氯化铵和氯化锌溶液除铁锈
-
7、《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浣。”古人洗涤衣裳冠带,所用的就是草木灰浸泡的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 B、洗涤利用了草木灰溶液的碱性 C、洗涤时加热可增强去油污能力 D、草木灰做肥料时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
8、如图表示的是某离子X的水解过程示意图,则离子X可能是( )A、 B、 C、Na+ D、
-
9、(1)、常温下,NaF溶液呈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呈该性的原因。将0.1mol/LNaF溶液与0.1mol/LHF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则其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④四种稀溶液中,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10、(1)、常温下,0.05mol/L硫酸溶液中,mol/L,水电离的mol/L。将1mL该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2)、T1℃时,纯水中 , 则纯水中mol/L,此时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若温度不变,滴入盐酸后 , 则溶液中mol/L,由水电离的mol/L。(3)、T2℃时,测得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该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4)、常温下,设pH=5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为c1;pH=5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为 , 则。(5)、常温下,pH=13的溶液aL与pH=3的溶液bL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6)、已知t℃时, , 在该温度时将pH=9的NaOH溶液aL与pH=2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3,则a∶b=。
-
11、(双选)常温下设a代表 , b代表NaOH溶液,c代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的pH:a>b>c B、同pH时,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a=b<c C、同pH、同体积的三种溶液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a=b=c D、同pH时,稀释不同倍数、pH仍相同,三种溶液稀释的倍数:a>b>c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B、常温下,pH=5的溶液和pH=3的溶液相比,前者不一定是后者的100倍 C、室温下,每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 D、在的氨水中,改变外界条件使增大,则溶液的pH一定减小
-
1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D三点处间的关系:B>A>D B、100℃,向pH=10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体积pH=2的稀硫酸,溶液中增大,充分反应后,溶液到达B点 C、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固体,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加热浓缩A点所示溶液,可从A点变化到B点
-
14、pH=2.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4.1,则A、B都是弱酸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若a=4.1,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A、B两种酸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
15、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Cl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Cl2是非电解质 B、0.01mol/L的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 C、常温下使pH为1的两份相同盐酸的pH均升高为2,需pH为13的NaOH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1(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D、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
16、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向水中加入固体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
17、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4 B、KI C、NaOH D、Cl2
-
18、过氧化钙常温常压下为固体,微溶于水,过氧化钙不通过金属钙来制备。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方法是在10℃左右向一定量的氧化钙滴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生成固体。将固体过滤后干燥,得到无水过氧化钙,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钙属于(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写出题干中描述
由氧化钙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2)、用题干中描述的方法制备的过氧化钙通常不纯且氧化钙和过氧化氢难以完全反应,可能的原因是;为了检测所制备过氧化钙的纯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已知质量的待测样品与已知质量的在酸性溶液中完全反应,计算出待测样品所含过氧化钙的质量,在过氧化钙与的反应中,过氧化钙是(填“氧化剂”或“还原剂”);(3)、取少量过氧化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口,发现 , 说明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在火力发电厂的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约占碳排放总量的40%,因此提高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十分必要,若在加热条件下以过氧化钙为二氧化碳吸附剂,则吸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1)、材料一:
中国氯碱化工行业涌现出一批油化一体化、盐化一体化、煤盐化一体化、盐气化一体化的氯碱企业。
……
盐化一体化,如山东滨化集团等多家企业集团投资盐田和盐化工项目,将建成31300公顷盐田(原盐年产量300万吨)和烧碱年产量60万吨,溴盐年产量3万吨、氧化镁年产量12万吨、氯乙烯年产量20万吨等盐化项目。
……
近几年来,中国氯碱企业在烧碱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求生存、求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纷纷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中石化江汉油田盐化厂大力开发钠法漂粉精,其生产规模位列世界第三;
……
主要能源煤的价格上涨,将会大大影响生产成本;物流量大,既需要大量燃料煤炭和原料盐(氯化钠)等的运入,又要有烧碱、液氧、盐酸等大量产品需要运出,运输价格的上涨必然提升氯碱产品的生产成本。
——节选自文章《中国烧碱行业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部分文字有改动
写出氯化镁的电离方程式: ,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氯化镁属于(填“酸”、“碱”或“盐”);(2)、写出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漂粉精的一个化学方程式:;(3)、为了降低运输成本,能否用铁罐运输盐酸?说明原因:。(4)、材料二:离子膜法制碱工艺中,在电解过程中无法透过离子膜进入烧碱系统,而在盐水系统中积累,当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其在阳极放电,消耗电能的同时产生游离态的氧并对阳极产生严重破坏,因此必须去除。我国传统的氯化钡法脱除虽投资少、操作方便,但易产生大量盐泥。
——节选自文章《我国烧碱行业发展现状及能效水平浅析》
写出用氯化钡法脱除盐水中的离子方程式:;(5)、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电解烧碱制得金属钠。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推测该电解反应中(填元素名称)元素化合价升高。而今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氯化钠来制备金属钠,请举出一条用氯化钠代替烧碱作电解原料的优势:。 -
20、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整套装置(虚线框分为A,B、C三部分)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1)、反应前在装置A的(填玻璃仪器名称)中放入几块大理石,塞好胶塞,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稀(填物质名称),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若将以上整套装置改造用于制取和收集氯气,则需要给装置A添加和(填仪器名称),在装置C后接导管并通入盛有(填化学式)溶液的烧杯中。用此法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在连接装置前将一朵红色的鲜花放入装置C瓶中,待氯气收集完成后,发现装置C瓶内(填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