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碳酸锶((SrCO3)难溶于水,主要用于电磁材料和金属冶炼。一种由工业碳酸锶(含少量Ba2+Ca2+Mg2+Pb2+等)制备高纯碳酸锶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Cr(OH)3为两性氢氧化物;

    II.常温下,各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表所示。

    化合物

    Cr(OH)3

    Ca(OH)2

    Mg(OH)2

    Ksp近似值

    1×10-31

    5.5×10-6

    1.8×10-11

    (1)、气体A的电子式为
    (2)、“沉钡、铅”时,pH过低会导致(NH4)2CrO4的利用率降低,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4)、用氨水和NaOH分步调节pH,而不是直接调节溶液的pH13的原因为
    (5)、“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6)、“碳化”时,反应Sr2+(aq)+2HCO3(aq)=SrCO3(s)+H2CO3(aq)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关系式为(用相关平衡常数表示,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a1Ka2SrCO3的溶度积常数为Ksp(SrCO3)
    (7)、“系列操作”中包含‘200℃烘干”等操作,烘干过程中除蒸发水分外,还能够除去SrCO3中的微量可溶性杂质,该杂质除NH4HCO3(NH4)2CO3外还可能为(填化学式)。
  • 2、一定温度下,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P(Mn+)表示lgc(Mn+)横坐标p(S2)表示lgc(S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Ag2S的Ksp=1.0×10-50 B、该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NiS>SnS C、SnS和NiS的饱和溶液中c(Sn2+)c(Ni2+)=104 D、向浓度均为0.01mol·L-1的Ag+、Ni2+、S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Na2S溶液,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g2S、SnS、NiS
  • 3、利用电化学原理控制反应条件能将CO2电催化还原为HCOOH,电解过程中还伴随着析氢反应,反应过程原理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碳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铂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之一为CO2+2e-+2H+=HCOOH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玻碳电极经电解质溶液到铂电极 D、当电路中转移1mole⁻时,阳极室溶液的质量减少8g
  • 4、一种工业洗涤剂中间体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的半径依次增大,X和W同主族但不相邻,Y和Q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原子L层电子数的二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Z、Q、W均可与Y形成二元化合物 B、简单离子半径:W>Z>Y C、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都高于Q的氢化物 D、X、Y、Z三种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3NA B、136gKHSO4固体中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 C、室温下向1LpH=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所得溶液的H+数目大于0.1NA D、1molCH41molCl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目为NA
  • 6、菠菜是一道平民小菜,价格便宜却营养丰富,菠菜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研磨→溶解→过滤→检验”等步骤。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磨

    B.溶解

    C.过滤

    D.检验

    A、A B、B C、C D、D
  • 7、脱落酸是抑制植物生长的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的C15H17O4 B、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可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D、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 8、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常用Na2S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制肥皂 C、用碘酒检验奶粉中是否添加淀粉 D、燃煤脱硫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9、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 , 还含有少量重金属化合物等杂质。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 , 还含有Si、Al的氧化物等杂质。工业上采用同槽酸浸工艺制备MnCO3并回收(NH4)2SO4 , 其主要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在“浸取”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
    (2)、浸取完成后,取浸取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浸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氧化”过程中,反应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比为 , 还可使用代替MnO2
    (4)、滤渣2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5)、“50℃”碳化得到碳酸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6)、生成的碳酸锰产品需要充分洗涤,检验碳酸锰产品已完全洗净的方法是
  • 10、物质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向10mL H3PO2溶液中加入2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只有H2PO2OH两种阴离子。

    ①写出H3PO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形成正盐的化学式:

    ②常温下,Ka(H3PO2)=5.9×102 , 0.1mol/L的H3PO2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填序号)。

    A.c(H+)    B.c(H3PO2)c(H+)    C.c(H2PO2)c(H+)c(H3PO2)

    (2)、25℃时,HF的电离常数为Ka=3.6×104H3PO4的电离常数为Ka1=7.5×103Ka2=6.2×108Ka3=4.4×1013。在H3PO4溶液加入过量NaF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盐碱地(含较多Na2CO3、NaCl)不利于植物生长,盐碱地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已知25℃时,Na2CO3Kh1=2×104 , 则当Na2CO3溶液中c(HCO3)c(CO32)=21时,溶液的pH=
    (4)、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该温度下,将pH=1的HCl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温,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欲使混合溶液pH=3 , 则盐酸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5)、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五种溶液:①(NH4)2SO4、②氨水、③NH4HSO4、④NH4Cl、⑤(NH4)2Fe(SO4)2c(NH4+)由大到小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 11、滴定法是化学分析常用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
    (1)、I.某实验小组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
    实验室先用NaOH固体配制0.1000mol/L的NaOH溶液240mL。

    ①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

    ②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NaOH的质量为g。

    (2)、取25.00mL待测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剂,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重复3次。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定过程中加入的指示剂为

    ②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③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滴定前碱式滴定管读数/mL

    滴定后碱式滴定管读数/mL

    1

    1.00

    30.95

    2

    2.03

    29.23

    3

    0.56

    30.61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醋酸待测液的浓度为

    ④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低的有(填序号)。

    a.量取标准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b.取醋酸的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仍残留一定量水

    d.当滴定结束时,俯视碱式滴定管读数

    (3)、II.氧化还原滴定与酸碱中和滴定类似,可用于KIO₃粗产品的纯度测定。

    称取mg产品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的KI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I2+2S2O32-=2I-+S4O62-),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

    加入KI和稀H₂SO₄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则产品中KIO3的质量分数为%。
  • 12、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绿色液体燃料甲醇(CH3OH)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途径。
    (1)、I.我国科学家在含铂高效催化剂作用下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清洁液态燃料――甲醇。
    该法利用CO₂制取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①CO2(g)+3H2(g)CH3OH(g)+H2O(g) ΔH1=-178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2=-566kJ/mol 

    ③2H2(g)+O2(g)2H2O(g) ΔH3=-483.6kJ/mol 

    CO(g)+2H2(g)=CH3OH(g) ΔH=kJmol-1

    (2)、Ⅱ.甲醇的制备原理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1=-178kJ/mol
    对于该反应,可以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H3OH产率的措施有____(填字母序号)。
    A、升高反应温度 B、使用高效催化剂 C、增大体系压强 D、移走CH3OH
    (3)、为探究CO2(g)+3H2(g)CH3OH(g)+H2O(g)的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一恒温,体积为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4molH2 , 初始压强为8MPa,进行该反应(不考虑其它副反应)。10min时测得体系的压强为6.4MPa且不再随时间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开始到10min时,υ(CO2)

    ②10min时,体系中CH₃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③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Kp=(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某科研小组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的影响,按:n(CO2):n(H2)=1:3投料,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tmin时,CH3OH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是(填“催化剂I”、“催化剂Ⅱ”),理由是

    ②d点υ(逆)a点υ(逆)(填“>”、“<”或“=”)。

  • 13、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0.1molL1氨水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滴定分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小于1.0×107molL1 B、温度升高,c点溶液的pH减小 C、滴定过程,溶液中c(NH4+)c(NH3H2O)c(H+)不变 D、25℃时,Kb(NH3H2O)的数量级为108
  • 14、工业上可通过甲醇(CH3OH)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HCOOCH3):CH3OH(g)+CO(g)HCOOCH3(g)     △H<0。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CH3OH和CO及催化剂,测得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c点一定没有达到平衡,不能确定d、e点是否达到平衡 B、反应速率从快到慢依次为:e、d、c、b、a C、e点的转化率低于d点,可能原因是催化剂中毒 D、生产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 15、25℃时,pH=a的两种碱溶液各10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11 , 则NOH为强碱 B、两种碱的物质的量浓度肯定不等 C、均稀释100倍以后,M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OH溶液 D、若两者均为弱碱,则a<11 , 且NOH碱性强于MOH
  • 16、对化学反应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图a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由图b可知,该反应m+n<p C、若图c是绝热条件下速率和时间的图像,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图d中的a曲线一定是加入了催化剂
  • 17、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A)>c(A²-)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COONa)<c(NaCO) C、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溶于水:c(CHCOO-)+c(OH-)=c(H-)+c(CHCOOH) D、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A-)
  • 18、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各物质浓度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加入少量NaHCO3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c(HCO3)c(CO32)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增大
  • 19、25℃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0mol/L、0.010mol/L的醋酸的电离常数Ka相同 B、中和pH和体积均相等的醋酸、HCl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前者多 C、1L pH=8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总的H+的物质的量为1.0×108mol D、同pH的盐酸、醋酸溶液,对水的抑制程度相等
  • 2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Na+Al3+MnO4SO32 B、通入足量CO2的溶液中:H+、Cl-NH4+、Ca2+ C、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的溶液中:OH⁻、K⁺、NH4+CO32 D、Kwc(OH)=0.1molL1的溶液中:NH4+S2INO3
上一页 879 880 881 882 88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