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异硫氰酸荧光素酯()能和各种抗体蛋白结合,广泛应用于医学、农学和畜牧等方面,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连有四个不同的基团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A、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
2、通过测定混合气中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含)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Q气囊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 B、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 , 打开 C、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 , 缓缓打开 , 可观察到Q气囊慢慢缩小 D、量筒I用于测二氧化碳的量,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量筒Ⅱ用于测氧气的量
-
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
4、化学上,将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量素。某核聚变方程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NaOH溶液中X的金属性比Y的强 B、和互为同量素 C、与互为同位素 D、X、Y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硬度大
可制作砂轮磨料
B
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水处理中脱氧
C
受热易分解
可用作氮肥
D
不溶于水和酸,不易被X射线透过
可用作钡餐造影剂
A、A B、B C、C D、D -
6、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聚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B、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 C、羟基的电子式:
D、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
-
7、文物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进步的标志。下列文物的材质为合金的是( )
A.清光绪千金猴王砚
B.西周兽面纹青铜盉
C.木雕罗汉坐像
D.雪梅双鹤图
A、A B、B C、C D、D -
8、工业上纳米的制备过程是以为载体,用和水蒸气反应生成 , 再控制温度生成纳米 , 测定产物组成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取样品3.120 g用稀硫酸充分溶解得到溶液,再用足量铝将还原为 , 过滤并洗涤,将所得滤液和洗涤液混合并注入250 mL容量瓶,定容得到待测液。
步骤二: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用0.100 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将氧化为 , 三次滴定测得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标准液的体积读数/mL
滴定后标准液的体积读数/mL
1
25.00
0.20
30.22
2
25.00
1.21
32.21
3
25.00
1.50
31.48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步骤一所得的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会产生少量偏钛酸()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已知溶液显酸性,滴定时,将标准溶液注入(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选出其正确操作并按顺序写出字母: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准备完成。a.从滴定管上口加入高于“0”刻度2-3 mL所要盛装的溶液
b.将洗涤液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c.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 mL所要盛装的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
d.将洗涤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入预置的烧杯中
e.调整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记录数据
f.轻轻转动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无气泡
g.轻轻挤压玻璃球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无气泡
(3)、上述滴定实验中,可选择为指示剂,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方法是。(4)、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A、用量筒量取25.00 mL待测液转移至锥形瓶 B、滴定时要适当控制滴定速率 C、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D、平行滴定时,须重新装液并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E、在接近终点时,滴加药品应慢慢控制滴定管,使滴定管尖嘴悬挂半滴液体,用锥形瓶内壁将其靠下,并用蒸馏水将其冲入锥形瓶内(5)、通过分析、计算,该样品的组成为;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则测得比实际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9、硫酸铈铵是分析化学常用的滴定剂。以氟碳铈矿(含、、等)为原料制备硫酸铈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部分信息如下:
①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
②“沉铈”时发生的反应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中铈元素的化合价价,“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焙烧”中常采用高压空气、逆流操作(空气从焙烧炉下部通入,矿粉从中上部加入),这样操作的目的是。(3)、“酸浸”中,铈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铈浸出率与硫酸浓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工业生产应选择的适宜条件是。(4)、“灼烧”时需要的主要实验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5)、“沉铈”时,硫脲作(填“还原剂”或“氧化剂”)。(6)、“溶解”时,为防止Ce³⁺被氧化,可以加入(填标号)。a. b.NaClO c.
(7)、写出生成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10、已知在、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1)、℃时,0.1 mol/L HA溶液中 , 则0.1 mol/L HA溶液 , HA的电离常数为。(2)、℃时,将1体积的稀硫酸与100体积 K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与b之间满足的关系是。(3)、℃时,体积为10 mL、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 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4)、已知℃,的 , 的。亚硫酸电离常数为、 , 改变0.1 mol/L亚硫酸溶液的pH,其平衡体系中含硫元素微粒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
将通入氨水中,当降至mol/L时,溶液中的 , 将通入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1、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1)、Ⅰ.已知: kJ·mol
kJ·mol
kJ·mol
写出CO还原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用含a、b、c表达式表示),并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用)、、表示)。(2)、Ⅱ.用还原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3)、℃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和6 mol 合成 , 测得5分钟后反应达平衡,平衡后压强是初始压强的 , 求。(4)、用还原合成反应中在起始物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在℃时,随压强(p)的变化及在Pa时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①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填“a”或“b”),判断的理由是。
②恒温时(℃),时,的平衡转化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此条件下该反应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12、常温下,将等浓度NaOH溶液分别滴加到pH相同、等体积的HBrO溶液、溶液中,溶液的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 B、向HBrO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 , C、N表示溶液的pH与的变化关系 D、b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约为mol/L
-
13、用活性炭还原可防止空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为。在密闭容器中1 mol 和足量C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生成速率与的生成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维持温度不变,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B、C三个点中只有C点到达化学平衡 B、图2中G点的小于F点的 C、图2中E点、G点:平衡常数K(E)(G),的平衡浓度c(E)(G) D、在恒温恒容下,向图2中G点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 , 与原平衡相比,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
14、下列两组实验,将和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结合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则反应达到平衡 B、实验1中,反应达到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60% C、实验2的反应平衡常数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实验1和实验2中CO的转化率 -
15、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已知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弱酸
HCN
电离常数
A、0.2 mol/L稀醋酸溶液中, mol/L B、将少量通入NaCN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向稀醋酸中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的值减小 D、等浓度的、、、中,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 -
16、“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被《科学》杂志评为10大科技突破之一。某温度下,重水()的离子积 , 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将金属Na加入重水中,重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B、该温度下,重水的 C、该温度下,2 L含0.01 mol 的重水溶液,其 D、该温度下,在100 mL 0.4 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100 mL 0.2 mol/L NaOD的重水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17、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点。HNO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稳定性:产物P1<产物P2 C、相同条件下,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反应速率:v(产物P1)<v(产物P2) D、该历程中最小正反应的活化能 kJ·mol
-
18、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向其中通入氦气,那么反应速率不变、平衡逆向移动 B、相同温度下,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并向甲中加入少量胆矾固体,那么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甲>乙 C、向KI溶液中加入溶液,振荡,用苯萃取2~3次后,取下层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那么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D、相同温度下,将等质量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中,那么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
-
1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通常采用铁触媒、400~500℃和10MPa~30Mpa的条件下合成氨
②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反应,醋酸消耗的NaOH体积大
③化学平衡常数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④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⑤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每组实验至少三次使用温度计
⑥反应 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A、①②③⑥ B、①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
20、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NaOH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 B、b点时, mol/L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 D、a-c点时,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