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在610K时,将0.10molCO2与0.40molH2S充入1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1)、计算H2S的平衡转化率a= (写出计算过程)。
    (2)、计算浓度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
  • 2、二氧化碳、甲烷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它们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变暖,因此,对二氧化碳、甲烷的高效利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反应

    ①CH4(g)+H2O(g)CO(g)+3H2(g) △H1

    ②CO(g)+H2O(g)CO2(g)+H2(g) △H2

    则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CH4(g)+CO2(g)2CO(g)+2H2(g)△H3=

    (2)、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H4(g)+CO2(g)2CO(g)+2H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
    A、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B、c(CH4):c(CO2):c(CO):c(H2)=1:1:2:2 C、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E、单位时间内断裂C-H键和形成H-H键的数目之比为2:1
    (3)、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4)、T℃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CH4和CO2各1mol,发生反应CH4(g)+CO2(g) 2CO(g)+2H2(g),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气态物质分压=总压×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时间/min

    0

    10

    20

    30

    50

    60

    总压/kPa

    100

    118

    132

    141

    148

    148

    ①在0~2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O)=kPa/min。

    ②若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CH4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 3、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常数(25℃)

    Ka = 1.8×105

    Ka=4.3×1010

    Ka1=5.0×107 Ka2=5.6×1011

    ①常温下,pH相同的三种溶液:A.CH3COONa B.NaCN C.Na2CO3 , 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编号)。

    ②将少量CO2通入Na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室温下,-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 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

    (2)、室温下,用0.100 mol/L盐酸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 的某氨水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盐酸的体积)。

    ① d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② b点所示的溶液中c(NH3·H2O)-c(NH4+)=(用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浓度表示)。

  • 4、CoC2O4是制备氧化钴和金属钴的原料。一种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2O3 , 含少量Fe2O3、Al2O3、MnO、CaO、MgO碳及有机物等)制取CoC2O4的工艺流程如下:

    (1)、为了加快“碱浸”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有(写一种即可)。“浸出液”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钴浸出”过程中Co3+转化为Co2+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除杂1”过程中,在40~50℃加入H2O2 , 写出加入H2O2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4)、“除杂2”可将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若所得滤液中c(Ca2+)=1.0×10-5mol/L,则滤液中c(Mg2+)为[已知Ksp(MgF2)=7.35×10-11、Ksp(CaF2) =1.05×10-10]。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经过萃取可除去Mn2+ , 需控制溶液的pH范围是____(填字母)。

    A、1.0~2.0 B、2.0~3.0 C、3.0~3.5
  • 5、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黑木耳中的含铁量较高,为检验和测定干黑木耳样品中的铁元素,设计实验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Ⅰ.铁元素的检验

    (1)、Ⅰ.铁元素的检验

    “操作”是指。上述流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酒精灯、漏斗,还有下图中的(填写仪器名称)。

    (2)、取待测液少许,滴加K3[Fe(CN)6]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另取待测液少许,滴加(填化学式)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可得出结论(填字母序号)。

    a.黑木耳中一定含Fe2+和Fe3+

    b.待测液中一定含Fe2+和Fe3+ 

    (3)、Ⅱ.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利用KMnO4标准溶液测定干黑木耳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

    步骤Ⅰ:取10.00mL待测液,加入过量铜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稀H2SO4溶液,用0.002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20mL。

    ①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的标志是

    ②黑木耳中铁的含量为mg/100g(即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

  • 6、25℃下,向20 mL 0.1 mol·L-1H2A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有关粒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A属于强酸 B、c(HA-)/c(H2A)随着V[NaOH(aq)]的增大而减小 C、V[NaOH(aq)]=20mL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HA-)+c(A2-)+c(H2A)=0.1mol/L D、V[NaOH(aq)]=20mL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Na+)>c(HA-)>c(H+)>c(A2-)>c(OH-)
  • 7、俄罗斯用“质子—M”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光线”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用的运载火箭使用的是以液氢为燃烧剂,液氧为氧化剂的高能低温推进剂,反应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H2(g)与1mol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mol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B、一定条件下,反应2H2(g)+O2(g)=2H2O(g)能自发进行 C、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O2(l)=2H2O(g)△H=-483.6kJ/mol D、H2O(g)变成H2O(l)的过程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 8、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研究目的

    密闭容器中,压强对反应:2SO2(g)+O2(g)2SO3(g)的影响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温度对反应:N2(g)+3H2(g)2NH3(g) ΔH<0的影响

    等质量Na、K分别与足量水反应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增大CO2浓度,对已达平衡的反应:CO(g)+H2O(g)CO2(g)+H2(g)的影响

    示意图

    A、A B、B C、C D、D
  • 9、Al-Ag2O电池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由Al电极通过外电路流向Ag2O/Ag电极 B、电池负极附近溶液pH下降 C、溶液中OH向Al电极移动 D、Al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
  •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C、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D、过量铁粉与稀硝酸:Fe+4H++NO3-=Fe3++NO↑+2H2O
  • 11、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关于100mL1mol/L的Fe2(SO4)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粒数目为0.2NA B、溶液中阳离子数目为0.2NA C、加Na2C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3CO32-+2Fe3+=Fe2(CO3)3 D、Fe2(SO4)3溶液可用于止血
  • 1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氯离子浓度降低 B、常温时,AgCl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 D、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 13、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此过程中电子从 Fe 移向 Cu,铁铆钉发生还原反应 C、此过程中铜会被腐蚀,发生氧化反应 D、此过程中铁做负极,被氧化
  • 1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 B、pH=12的溶液中:K+、Na+CO32-NO3- C、c(Fe2+)=1mol/L的溶液中:K+NH4+MnO4-SO42-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4+SO42-HCO3-
  • 15、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2HPO4等。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 ,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3PO2属于三元酸 B、NaH2PO2属于正盐 C、H3PO2与NaOH反应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电解质 D、溶液中NaH2PO2的电离方程式:NaH2PO2=Na++H2PO2
  • 16、我国古代就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的冶炼、加工技术,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青铜器;Pb、PbO2是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不同铅化合物一般具有不同颜色,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 B、单晶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C、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 D、含铅化合物颜色丰富,可用作电极材料
  • 17、一种以钛铁矿(FeTiO3 , 含Fe2O3CaO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钛白粉(Ti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酸浸”后钛元素主要以TiO2+形式存在;

    Fe3+pH=1.8时生成沉淀,pH=4.1时沉淀完全。

    (1)、“酸浸”时,常将钛铁矿粉碎,并进行搅拌,其目的是
    (2)、“酸浸”时,FeTi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流程中加入铁粉的目的是还原体系中的Fe3+。为探究最佳反应条件,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保持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如下。保持其它反应条件不变,还原体系中Fe(Ⅲ)(+3价的铁元素)含量随pH变化如图所示。

    ①试分析M点以后体系中Fe(Ⅲ)含量随着pH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②保持其它反应条件不变,还原体系中Fe(Ⅲ)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还原体系中Fe(Ⅲ)的最佳反应温度为C

    (5)、如图为EFC剑桥法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生产海绵钛的装置示意图,其原理是在较低的阴极电位下,TiO2(阴极)中的氧解离进入熔盐,阴极最后只剩下纯钛。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产生的气体中X的化学式为

  • 18、电解法可用于提纯金属。已知粗铜中含有少量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杂质与酸不反应),某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以CuSO4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实现粗铜精炼,并将电解液和阳极泥进行回收。
    (1)、步骤一:电解精炼铜,用下图装置电解时。

    ①粗铜应该为极(填“A”或“B”);

    ②CH3OH参加的电极方程式为

    ③当A极质量变化ag,当B极质量变化bg时,左池消耗O2的质量为g;

    ④电解结束后,右池溶液中CuSO4的浓度会(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2)、步骤二:电解完成后,该小组同学按以下流程对电解液进行处理:

    ①电解液中的溶质除了硫酸铜还有

    ②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③残渣含有少量的黄金,为了回收金,查阅了相关资料(见下表)

     

    反应原理

    化学平衡常数

    反应1

    Au+6HNO3Au(NO3)3+3NO2↑+3H2O

    K1=2×10-8

    反应2

    Au(NO3)3+4HClH[AuCl4]+3HNO3

    K2=4×1011

    反应3

    Au+3HNO3+4HClH[AuCl4]+3NO2↑+3H2O

    K3

    请通过计算化学平衡常数来解释为什么金很难与浓硝酸反应,但却可溶于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

  • 19、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因此二氧化碳的合理利用成为研究热点,有效方式之一就是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合成高附加值产品。
    (1)、一定条件下,可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H2O(g)ΔH=50kJ/mol , 该反应经过以下步骤实现:

    Ⅰ.CO2(g)+H2(g)CO(g)+H2O(g)ΔH1=+40.9kJ/mol

    Ⅱ.CO(g)+2H2(g)CH3OH(g)ΔH2

    ①求ΔH2=  kJmol1

    ②已知反应Ⅰ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填标号)。

    A. 

    B. 

    C. 

    D.

    (2)、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烷:4H2(g)+CO2(g)CH4(g)+2H2O(g)

    ①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v(H2)=v(CH4) 

    B.相同时间内断裂HH的数目与断裂OH数目相等

    C.容器温度保持不变 

    D.当H2(g)CO2(g)物质的量之比保持41不变

    一定温度下在2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加入2.0molCO2和一定量H2 , 发生上述反应数据如下:

    t(min)

    0

    1

    2

    3

    4

    5

    6

    n(CO2)(mol)

    2.0

    1.5

    1.1

    0.8

    0.6

    0.5

    0.5

    n(H2)(mol)

       

    3.2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mol2L2

    (3)、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酸

    ①温度为T1C时,等物质的量的CO2H2充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ΔH=30.9kJmol1K=2mol1L。实验测得:v=kc(CO2)c(H2)v=kc(HCOOH)kk为速率常数。T1C时,k=k

    ②温度从T1T2C时,k=1.9k , 则T2C时平衡压强(填“>"“<”或“=")T1C时平衡压强,理由是

    (4)、一定条件下可用二氧化碳提供电能,“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和氢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左室有机电解液是有机溶剂加特定的盐加热制成,该装置的有机电解液(填“能”或“不能”)用乙醇做溶剂。

    ②写出二氧化碳生成氢气的电极反应式:

  • 20、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原理知识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某实验小组用0.55mol/LNaOH溶液和0.25mol/LH2SO4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0mLNaOH溶液,则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
    (2)、各取50mLNaOH溶液和50mLH2SO4溶液进行实验,若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 , 反应后溶液比热容c=4.18J/(gC) , 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的温度差平均值为3.4C写出表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ΔH的值取小数点后一位)
    (3)、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两烧杯夹层间碎纸条没有填满 

    b.配制0.25mol/L硫酸溶液,定容时俯视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记录混合液的最高温度作为终止温度

    (4)、Ⅱ.碘钟反应是一种化学振荡反应,其体现了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某“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该“碘钟实验”反应分AB两步进行:反应AS2O82+2I=2SO42+I2(慢)  反应BI2+2S2O32=2I+S4O62(快)

    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是

    (5)、已知A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m(S2O82)cn(I) , 式中k为常数。为确定mn值进行实验Ⅱ(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实验中借助淀粉实现颜色变化。

    实验序号

     试剂体积V/mL 

     显色时间t/s 

     K2S2O8溶液

    KI溶液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10

    10

    0

    4

    1

    27.0

    5

    10

    5

    4

    1

    54.0

    2.5

    10

    V1

    4

    1

    108.0

    10

    5

    5

    4

    1

    54.0

    ①表中V1=

    ②通过数据计算得知:m=n=

上一页 706 707 708 709 7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