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③使用前需要检漏 B、③④应在室温下使用 C、②③④均可用作反应容器 D、②③④可用于配制的NaCl溶液
-
2、下列关于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 B、该溶液中 C、该溶液就是溶于1L水中所得的溶液 D、取100mL该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浓度为
-
3、准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稀盐酸中: B、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 C、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
4、“遥遥领先”的华为芯片制造过程用了蚀刻技术。利用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分子中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B、丙的摩尔质量为104g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价态不变 D、上述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
5、2024年2月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在内蒙古举行,滑雪是冬运会的重点比赛项目。其中滑雪杖是由质轻高硬度的镁铝合金制成。下列有关镁铝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合金熔点比纯铝熔点高 B、该合金硬度比纯铝大 C、该合金适宜在酸碱中浸泡 D、该合金的密度比纯铝的高
-
6、2023年10月,中国地质科学家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发现了一种新的铌硅酸盐矿物,被命名为现包头矿。铌(Nb)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在核能、超导、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都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C、和含有不同的核外电子数 D、和属于主族元素
-
7、符号表征能帮助我们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及变化,下列表示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 B、烧碱的化学式: C、水的电子式:
D、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8、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或变化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属类别
A
NaCl、、
离子化合物
B
金刚石、石墨、
同素异形体
C
云、雾、有色玻璃
胶体
D
钢铁腐蚀、食物腐败、钟乳石形成
氧化还原反应
A、A B、B C、C D、D -
9、小明在观看电影时注意到头顶上有不断变幻的光柱。这些光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对流 B、分子扩散 C、丁达尔效应 D、幕布反光
-
10、Ⅰ.工业上,以煤炭为原料,通入一定比例的空气和水蒸气,经过系列反应可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原料气。请回答:(1)、在C和O2的反应体系中:
反应1:C(s)+O2(g)=CO2(g) △H1=-394kJ/mol
反应2:2CO(g)+O2(g)=2CO2(g) △H2=-566kJ/mol
反应3:2C(s)+O2(g)=2CO(g) △H3
①设y=△H-T△S,反应1、2和3的y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对应于反应3的线条是。
②一定压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中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填标号)。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2)、水煤气反应:C(s)+H2O(g)=CO(g)+H2(g) △H=+131kJ/mol。工业生产水煤气时,通常交替通入合适量的空气和水蒸气与煤炭反应,其理由是。(3)、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 △H=-41 kJ/mol。①一定温度下,反应后测得各组分的平衡压强(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总压):p(CO)=0.25MPa、p(H2O)=0.25MPa、p(CO2)=0.75MPa和p(H2)=0.75MPa,则用分压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
②维持与题①相同的温度和总压,提高水蒸气的比例,使CO的平衡转化率提高到90%,则原料气中水蒸气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Ⅱ.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以下两个竞争反应:反应1:CO2(g)+3H2(g)CH3OH(g)+H2O(g) △H1<0
反应2:CO2(g)+H2(g)CO(g)+H2O(g) △H2>0
将1molCO2和3molH2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测得温度与转化率产物选择性的关系如图2所示,CO2平衡转化率随压强变化如图3所示。
CH3OH选择性=
①240℃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生的CH3OH的物质的量为。
②如图3所示,温度为T1℃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分析其原因:。
-
11、Ni、Co均是重要的战略性金属。从处理后的矿石硝酸浸取液(含Ni2+、Co2+、Al3+、Mg2+)中,利用氨浸工艺可提取Ni、Co,并获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氨性溶液由NH3·H2O、(NH4)2SO3和(NH4)2CO3配制。常温下,Ni2+、Co2+、Co3+与NH3形成可溶于水的离子;Co(OH)2易被空气氧化为Co(OH)3;部分氢氧化物的Ksp如表。
氢氧化物
Co(OH)2
Co(OH)3
Ni(OH)2
Al(OH)3
Mg(OH)2
Ksp
5.9×10-15
1.6×10-44
5.5×10-16
1.3×10-33
5.6×10-12
(1)、活性MgO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滤泥中主要含有的沉淀是 (填化学式)。(2)、①常温下,lgKb(NH3·H2O)=-4.7;pH=9.9的氨性溶液中,c(NH3·H2O)(填“>”“<”或“=”)c()。②已知:Ka1(H2SO3)>Kb(NH3·H2O)>Ka2(H2SO3),则(NH4)2SO3溶液显(填“酸”“中”或“碱”)性。
(3)、“氨浸”时,由Co(OH)3转化为【Co(NH3)6】2+的离子方程式为。(4)、(NH4)2CO3会使滤泥中的一种胶状物质转化为疏松分布的棒状颗粒物。(NH4)2CO3提高了Ni、Co的浸取速率,其原因是。(5)、“析晶”过程中通入的酸性气体A为。(6)、“热解”对于从矿石提取Ni、Co工艺的意义,在于可重复利用HNO3和(填化学式)。 -
12、电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Ⅰ.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图中X是 (填化学式),图中a%(填“>”“<”或“=”)c%。(2)、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为。(3)、通入空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 电解池中产生2molCl2 , 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mol。(5)、Ⅱ.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精炼银,装置如图2所示。甲池工作时,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N2O5),可循环使用,则石墨Ⅱ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6)、若电解一段时间,电路转移0.3mol电子,乙中阴极得到21.6gAg,则该电解池的电解效率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通过一定电量时阴极上实际沉积的金属质量与通过相同电量时理论上应沉积的金属质量之比叫电解效率) -
13、请按要求填空:(1)、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基态氮原子的是____(填标号)。A、
B、
C、
D、
(2)、HCHO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其中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种。(3)、已知邻羟基苯甲酸与对羟基苯甲酸
的沸点相差较大,
根据结构分析,前者的沸点(填高于”或“低于”)后者,并解释原因:。
(4)、普鲁士蓝{KFe【Fe(CN)6】}中不同价态铁元素的简单微粒较稳定的离子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该离子更稳定的原因是。 -
14、25℃时,某二元酸(H2A)的Ka1=10-3.0、Ka2=10-4.37。1.0mol·L-1NaHA溶液稀释过程中δ(H2A)、δ(HA-)、δ(A2-)与pc(Na+)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c(Na+)=-lgc(Na+),HA-的分布系数δ(H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n为δ(HA-)的变化曲线 B、a点:pH=4.37 C、b点:2c(H2A)+c(HA-)=c(Na+) D、c点:c(Na+)+c(H+)=3c(HA-)+c(OH-) -
15、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导电能力比b点强 B、b点的Kw值大于c点 C、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体积:Va>Vc D、a、c两点的c(H+)相等
-
16、我国科学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解池,实现了海水直接制备氢气技术的绿色化学。该装置工作时阳极无Cl2生成且KOH溶液的浓度不变,电解生成氢气的速率为xmol·h-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 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电解时海水中动能高的水分子可穿过PTFE膜 D、海水为电解池补水的速率为2xmol·h-1
-
17、火星大气中含有大量CO2 , 一种有CO2参加反应的新型全固态电池有望为火星探测器供电。该电池以金属钠和碳纳米管作两极(如图),放电的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介质可以选择Na2CO3溶液 B、金属Na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正极反应为3CO2+4e-=2+C D、工作时电子从Na电极经导线流向碳纳米管电极
-
18、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得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Fe2+<Ni2+<Cu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Cu和Pt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量与阴极质量的增加量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为Ni2++2e-=Ni
-
19、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H<0,相关数据见下表。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NO(g)
CO(g)
CO2(g)
Ⅰ
T1
0.2
0.2
0.1
Ⅱ
T2
0.2
0.2
0.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T2 B、Ⅰ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 C、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Ⅱ>Ⅰ D、对于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0.2molCO和0.2molCO2 , 平衡正向移动 -
20、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与Z位于同一周期且只有X、Y元素相邻。X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W原子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Y>Z>X B、电负性:Z>Y>X>W C、Z、W原子形成稀有气体电子构型的简单离子的半径:W<Z D、XZ4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