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的、、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溶液B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血红色 B、将固体A投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生成,则溶液B中可能含有大量和 C、若溶液B呈蓝绿色,则固体A中一定不含铁元素 D、若溶液B无色透明,则固体A中一定含有Zn粉
-
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0.1的氨水中:、、、 B、在0.1的氯化钠溶液中:、、、 C、在0.1的醋酸溶液中:、、、 D、25℃时,pH=1的溶液中;、、、
-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O与稀硝酸反应: B、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将少量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 D、向溶液中通入足量:
-
4、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m)恢复了磁性。“钻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 B、“钴酞菁”分子具有丁达尔效应 C、“钴酞菁”分子不属于胶体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
5、某同学欲配制480mL 0.1的溶液。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应选择480mL规格的容量瓶 B、称量时,可以使用托盘天平称取12.50g胆矾 C、实验开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残留,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6、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的溶液中,含硫粒子数之和为0.1 B、与NO反应生成1mol 时,转移电子数为3 C、通常状况下,0.2mol由与HF组成的混合物中电子数为2 D、11.2L(标准状况)完全溶于水后溶液中分子数为0.5
-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氧化钙作吸氧剂和干燥剂 B、碳酸镁和氢氧化铝均可作抗酸药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
8、已知正丁烷和异丁烷可以相互转化:(g,正丁烷)( , 异丁烷)。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正丁烷发生异构化反应,正丁烷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为温度)。已知:速率方程式为(为速率常数,与温度、催化剂等有关,与浓度无关),点反应速率相等,即。
回答下列问题:
(1)、bf段平均反应速率。(2)、(填“>”“<”或“=”),判断依据是 .(3)、活化分子总数:(填“>”“<”或“=”),判断依据是 .(4)、 .(5)、速率常数:(填“>”“<”或“=”)。 -
9、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中存在: .
①实验室配制溶液的操作是取一定量固体溶于浓硝酸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至指定体积。其中,浓硝酸的作用是 .
②对溶液进行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由此判断,0(填“>”或“<”),判断理由是 .
(2)、在稀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丙、丁四份并进行如下实验(甲为参照组):序号
操作
现象
Ⅰ
向乙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
溶液颜色比甲浅
Ⅱ
向丙中加入少量粉末,振荡
溶液颜色与甲无明显变化
Ⅲ
向丁中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振荡
溶液颜色变为黄色
①参照组甲溶液颜色为 .
②解释产生实验Ⅰ中现象的原因: .
③实验Ⅲ中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为了验证该猜想,请设计简单实验: .
-
10、亚硝酰氯()是一种常用的氯化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中。在体积相同的甲、乙密闭容器中均充入和 , 分别在“恒温恒容”“绝热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 . 两个反应体系的压强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0(填“>”或“<”)。(2)、气体总物质的量:(填“>”“<”或“=”,下同),判断依据是 .(3)、转化率:。(4)、反应速率:。(5)、乙容器中,内的分压变化率为。(6)、a点时,。甲容器中平衡常数a点时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提示:用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为 ,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点时也用分压计算。 -
11、氢气是清洁能源,工业上用天然气为原料制备氢气的有关反应如下: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 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平衡后,增大压强,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减小 B、平衡后,升高温度,两个反应都向左移动 C、平衡后,充入惰性气体,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浓度,两个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均增大(2)、写出和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用的关系式表示)。(3)、和水蒸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ⅰ.。
ⅱ.的燃烧热分别为。
①启动该反应需要加热,其主要作用是(填字母)。
A.降低活化能 B.改变反应历程
C.增大反应物能量 D.增大产物能量
②图中代表加入催化剂的曲线是(填“a”或“b”)。
③。
-
12、化学上,由稳定单质生成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生成热,稳定单质的生成热定为0。生成热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相对能量。硫及其化合物的生成热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种硫单质中,最稳定的是(填化学式,下同),最活泼的是 .(2)、已知:ⅰ.;ⅱ.;
ⅲ.。
①。
②0(填“>”“<”或“=”),判断依据是 .
(3)、根据图像,计算反应的 . -
13、某温度下,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 发生反应: , 测得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使曲线Ⅰ变为曲线Ⅱ B、点的净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之差)等于0 C、的平衡转化率为 D、曲线Ⅰ中,内
-
14、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烧碱样品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烧碱已完全变质
B
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通入 , 溶液红色褪去
具有漂白性
C
将装有的试管插入盛有醋酸的烧杯中,向试管中加入盐酸,观察到烧杯中醋酸结冰
和盐酸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
D
将装有等量气体的两只烧瓶分别浸入盛有水的甲、乙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甲中烧瓶内气体颜色比乙深
甲烧杯中为冷水,乙烧杯中为热水
A、A B、B C、C D、D -
15、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工业上常通过水煤气法制备氢气,发生反应:①、②。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炭粉和 , 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大于 B、当混合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达到平衡状态 C、平衡后,增大炭粉质量,的产率增大 D、平衡后,及时分离出 , 能提高的产率
-
16、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若选择下列物质进行测定,所得中和热()结果偏小的是( )A、浓硫酸和溶液 B、盐酸和固体 C、醋酸和溶液 D、盐酸和氨水
-
1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改变下列条件一定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浓度 D、加入催化剂
-
18、已知:气态分子中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叫键能。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有关数据如下:
化学键
键能
436
391
94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 C、合成氨反应必须是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D、平衡后,增大浓度,增大 -
19、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溶液颜色不再变化 B、不再变化 C、不再变化 D、不再变化
-
20、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量 , 发生反应: , 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
0
20
40
60
80
100
0
0.50
0.72
0.75
0.75
0.75
0
0.48
0.68
0.76
0.80
0.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D、增大的浓度和使用催化剂均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