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元素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4个未成对电子 B、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被电子占据 C、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810O B、碳的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 C、SO2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D、HCl的形成过程: 
  • 3、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为N2(g)+3H2 (g)⇌2NH3(g) ΔH<0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2(g)难溶于水 B、H2(g)在氧气中燃烧的能量变化形式与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形式相符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D、第VA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NH3的沸点不是最高的
  • 4、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高低比较中,错误的是( )
    A、2s<2p B、3px<3py C、3s<3d D、4s<4p
  • 5、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 C、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 D、共价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 6、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转化关系,根据框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苯乙烯生成高聚物D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产物C的结构不止一种,其中分子中含有“-CH3”的结构简式为 , 该有机物在铜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以下是合成苯乙烯的一种路线: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 , 该反应为烯烃的臭氧化反应,R'R可以为任意烃基或者H原子。由此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发生臭氧化反应最多有种产物。
  • 7、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都是重要的漂白剂。
    (1)、某小组以KMnO4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为

    (2)、制备氯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选择上述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F装置所盛溶液是(填溶液名称)。
    (4)、(II)工业上NaClO2可由ClO2、H2O2和NaOH溶液混合制得,实验流程如下:

    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H2O2(沸点150℃)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将少量30% H2O2溶液浓缩至40%,B处应增加一个设备。该设备的作用是

    (6)、NaClO2可用于消除烟气中的NO。其他条件相同时,以NaClO2溶液为吸收剂,测得相同时间内NO的氧化率随NaClO2溶液的起始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NO的氧化率随起始NaClO2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 8、氢能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氨分解制备氢气是一种技术先进和经济可行的工艺。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氨的分解反应2NH3(g)N2(g)+3H2(g),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积下NH3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20~40min,v(NH3)=
    (2)、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填标号)。
    A、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 B、恒温恒压充入He(g) C、缩小容器的体积 D、恒温恒容充入He(g)使压强增大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实验①,H2的反应速率:0~20min大于20~40min B、实验②,x数值可能为0 C、相同条件下,增加氨气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D、相同条件下,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增大
    (4)、已知断裂1mol H-H、1mol N-H、1mol N≡N分别要吸收436kJ、391kJ、946kJ的能量。请在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5)、有人设想以N2(g)和H2(g)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A化学式为

    ②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9、工业上用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已知FeS2的阴离子达到稳定结构,则FeS2的电子式为
    (2)、已知: , 请写出焦硫酸的结构式
    (3)、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4)、室温下,SO3为液体,SO2为气体。SO3熔点高于SO2的原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步骤①,产生的气体进入接触室之前无需净化处理 B、步骤②,使用催化剂能使SO2的转化率达到100% C、步骤③,吸收设备中填充瓷环可提高SO3吸收率 D、可以预测:Na2S2O7的水溶液呈酸性,H2S2能将Fe2+氧化成Fe3+ E、17.8g H2S2O7与2.2g水充分混合后,可获得98%浓硫酸
    (6)、若硫铁矿煅烧不充分,则炉渣中混有+2价的铁元素,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操作和有关的实验现象。(供选择的试剂:KSCN溶液、稀硫酸、稀盐酸、KMnO4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
  • 10、回答下列问题。
    (1)、第117号元素T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下图表示铷(Rb)及其化合物的产业链,回答相应问题。

    ①从卤水中分离铷离子常用离子交换法,而离子大小是影响交换效果的因素,铷的离子半径(填“小于”或“大于”)钾的离子半径。

    ②写出由氧化铷制备氢氧化铷的化学方程式

    ③离子推进火箭是通过电离原子气体,转化为阳离子,然后离子被电场力作用加速,通过排气口射出推进器,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单质铷适合用于离子推进火箭的原因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人类很早就利用硅酸盐烧陶制瓷、获得玻璃制品。

    1824年,人类成功提炼出硅单质。由石英砂制高纯硅的过程如下:

    如今,半导体“硅”已经成为信息时代高科技的代名词。由于硅元素储量丰富,且单晶硅具有优异的耐高温与抗腐蚀性能,所以单晶硅成为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俗称“芯片”)的基底材料。

    整个芯片制造过程需要许多高精密度的专业设备,其中不乏我国目前还未完全掌握而被“卡脖子”的技术。我国科学家正开发“碳基”芯片来替代硅基芯片,习近平主席评价此项研究“另辟蹊径,柳暗花明”。

    ①请依据以上短文,下列说法正确是

    A.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单质)形式存在,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B.单晶硅做芯片的基底材料与硅元素储量丰富,单晶硅导电性好、耐腐蚀性能优异有关

    C.制备单质硅的过程中焦炭过多容易生成副产物金刚砂

    D.碳和硅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性质相似,因此“碳基”芯片有望替代硅基芯片

    ②制备高纯硅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因为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硅烷的组成、结构与相应的烷烃相似,化学性质活泼,可在空气中自燃,写出乙硅烷在空气中自燃的化学方程式

  • 11、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检验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NH4+

    将固体样品加水溶解,滴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样品中含有NH4+

    B

    探究铝与浓硫酸的钝化现象

    室温下,将铝片直接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并用水洗净,放入CuSO4溶液

    铝片表面未见紫红色固体生成

    室温下浓硫酸能将铝片钝化

    C

    探究Si、Cl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盐酸至红色褪去

    混合液逐渐变成白色凝胶

    非金属性:Si<Cl

    D

    探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两支试管各盛4mL 0.01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2mL 0.1mol/L草酸溶液和2mL 0.2mol/L草酸溶液

    加入0.2mol/L草酸溶液的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更快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A、A B、B C、C D、D
  • 12、实验室中利用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物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04g固体”一定是铁铜混合物 B、“溶液2”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D、反应②能生成0.04gH2
  • 13、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发生反应:Ca3SiO5+4NH4Cl=CaSiO3+2CaCl2+4NH3+2H2O 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能与SO2 , 反应生成新盐 D、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SiO2
  • 14、根据不同聚集态的碘单质与氢气反应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i) I2(?)+H2(g)2HI(g) (该反应完全发生,放热9.48kJ)

    (ii) I2(?)+H2(g)2HI(g) (该反应完全发生,吸收26.48kJ)

    A、反应(i)中的I2为固态,反应(ii)中的I2为气态 B、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17.00 kJ热量 C、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254 g I2(g)中与2gH2(g)充分反应放热9.48 kJ
  • 15、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以厌氧微生物催化氧化有机物(如葡萄糖),同时处理含Cu2+废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电池工作效率越高 C、原电池中电子的移动方向是:M→导线→N→电解质溶液→M,阴离子移向M极 D、N极的电极反应式:Cu2++2e-=Cu
  • 16、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NH3制备及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制备NH3利用了NH3H2O的分解反应,丁也可以用于制备氨气 B、乙中的集气瓶内a导管短、b导管长 C、不能将丙中的CCl4换成食用油 D、向收集好的NH3中通入少量Cl2 , 可能观察到白烟
  • 17、反应N2(g)+3H2(g)2NH3(g)为放热反应,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数目和生成N-H键数目相等 C、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
  • 18、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5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酸 B、WZ4、MX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熔点都很高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 D、只有一种X的氢化物与Y的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强酸
  •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系物 B、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可能是烃或烃的衍生物 C、医学上研究发现具有抗癌作用,而没有抗癌作用,说明二者互为同分异构,都是以Pt原子为中心的平面结构 D、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 20、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3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B、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了氧化反应 D、聚丙烯的链节为-CH2-CH2-CH2-
上一页 594 595 596 597 5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