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沸石分子筛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催化剂Cu+未参与电子得失 B、步骤一中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每生成1molN2理论上消耗0.25molO2 D、所有步骤均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 2、2018年5月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用氮气和水生产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 B、H+向a极区移动 C、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N2+6H++6e=2NH3 D、a极上每产生22.4 L O2流过电极的电子数为4NA
  • 3、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氮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可经催化氧化生成b B、b为红棕色,可转化为c C、b、c会造成光化学烟雾,酸雨,污染环境 D、d的溶液与Cu反应可生成b或c
  • 4、汽车受到猛烈碰撞时,安全气囊内的NaN3固体迅速分解,产生氮气和金属钠,该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N3属于离子化合物 B、NaN3的分解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E1表示2molNaN3固体的能量 D、NaN3作为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具有产气快、产气量大等优点
  • 5、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或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或目的

    A

    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验证液体为胶体

    B

    Al(OH)3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最终沉淀消失

    验证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并有刺激性气味

    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脱水性

    A、A B、B C、C D、D
  • 6、已知升温、增大浓度、加大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现把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试管外壁用手一摸感到发烫,而且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v)和反应进行的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使用催化剂,反应结束后会产生更多质量的气体 B、t2时刻的速率大于t1时刻的速率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量较多 C、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D、t2时恰好完全反应
  • 7、如图所示,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有规格大小完全相同的锥形瓶,向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应的试剂,然后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并通过导管连通两瓶,调节天平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左瓶试剂为食盐晶体,右瓶试剂为烧碱固体,一段时间后,天平指针会向左偏转 B、若左瓶试剂为浓氨水,右瓶试剂为酚酞溶液,一段时间后,右瓶中的溶液会变红 C、若左瓶试剂为浓氨水,右瓶试剂为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导管中部会产生大量白烟 D、若左瓶试剂为浓硫酸,右瓶试剂为石蕊溶液,一段时间后,右瓶中的溶液会变红
  •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A B、将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的焦炭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4NA C、含1mol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的Cu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D、1L0.1mol/L的氨水中,NH3分子、NH3·H2O分子共0.1NA
  • 9、“十五”时期,碲化镉(Cde)薄膜电池研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碲化镉太阳能电池较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有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和重量较轻等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14Cd112Cd2+的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 B、52128Te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24个 C、52128Te52130Te互为同素异形体 D、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区与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处,常用作半导体材料
  • 10、2023年是我国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时期,在包括5G基站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都取得瞩目成就,其中涉及各种化学材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的主要材料是Si B、高铁动车的车厢厢体由不锈钢和铝合金制成,不锈钢和铝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 C、国产飞机C919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歼-20战斗机在长春航展上完美亮相,其机身采用的碳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 11、下列选项涉及的过程中能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
    A、水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微生物燃料发电 D、电动汽车充电
  • 12、CH4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可得到各种氯代甲烷。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并置于光亮处(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反应过程中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变浅,试管壁上有油珠产生 B、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CH4Cl2也能反应 C、该实验发生了取代反应 D、CH4Cl2完全反应后试管内液面上升,液体充满试管
    (2)、生成CH3Cl的化学方程式为
    (3)、CH4氯代的机理为自由基(带有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CH3)反应,包括以下几步:

    Ⅰ.链引发

    Ⅱ.链传递

    Ⅲ.链终止

    Cl22Cl

    Cl+CH4CH3+HClCH3+Cl2CH3Cl+Cl

    2ClCl2

    Cl+CH3CH3Cl

    ①写出由CH3Cl生成CH2Cl2过程中链传递的方程式:CH3Cl+ClCH2Cl+HCl

    ②已知:25℃、101kPa时,CH4CH键和HClHCl键的键能分别是439kJmol1431kJmol1。则反应Cl+CH4CH3+HCl完全反应(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丙烷氯代反应中链传递的一步反应能量变化如图。

    分析上图可知,CH3CH键能比CH键能(填“大”或“小”)。

    (5)、能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而非正方形平面结构的是(填序号)。

    ①其一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②其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 13、工业上,常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制得水煤气(主要成分为CO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上述反应相同的是____。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B、氯化铵与Ba(OH)28H2O的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D、钠与冷水的反应
    (2)、一定条件下,焦炭和水蒸气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充入He使容器压强增大,提高反应速率 B、v(H2O)=v(H2) , 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容器中焦炭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容器中水蒸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1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在体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一定量炭粉和2.8mol水蒸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甲容器中,0~1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②甲容器中,A点正反应速率B点的逆反应速率(填“<”“>”或“=”)。

    ③反应过程中,两个容器温度:甲乙(填“<” “>”或“=”)。

    ④乙容器中C点时,CO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为

    (4)、在KOH溶液条件下,以CO为原料,可制成一种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 当燃料电池消耗22.4L CO(标况下)时,正极上有mol O2参与反应。
  • 14、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部分含氮物质和含氯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上述部分物质间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a和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B、工业上通过a→b→d→e来制备HNO3 C、浓的a'溶液和浓的c'溶液反应可以得到b' D、a和a'在空气中相遇产生白烟
    (2)、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一种新型人工固氮的原理如图:

    a.该转化过程①②③反应中为氧化还原反应(填编号)。

    b.参与该人工固氮转化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氢键

    c.假设每一步均完全转化,每生成1 mol NH3 , 同时生成molO2

    (3)、在常温下铁、铜与e的浓溶液组成原电池。

    ①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该原电池的装置图。要求: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正负极材料,并标出电子移动方向。

    ②写出该电池总反应式和负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式:;负极反应式:

    (4)、由氮和氯组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该液态化合物遇水可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SO2Na2O2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产物为Na2SO3O2

    猜想2:产物为Na2SO4

    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备SO2并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使用70%的硫酸而不用98%的硫酸的原因是
    (2)、①甲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出丁中收集的气体为氧气,该同学认为猜想1正确,乙同学分析装置后推翻了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可能是 , 乙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装置甲和装置乙之间添加了装置戊,装置戊可能是(填标号).

    A

    B

    C

    D

    ②改进实验装置后,丙同学在乙处硬质玻璃管内淡黄色固体全部变成白色后,取适量反应后的白色固体a于试管i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中,溶液b褪色,说明固体a中含有(填化学式),溶液b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另取适量固体a于试管ii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

    实验结论:SO2Na2O2在常温时就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填化学式)和O2

  • 16、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溶液中含有Ag或SO42

    B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溶液中含有Br-

    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微热,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溶液中含有NH4

    D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新制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原溶液中含有Fe2+

    A、A B、B C、C D、D
  • 17、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Cl2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烧瓶瓶口,试纸变红,说明NH3已经充满 C、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B点时喷泉最剧烈 D、若实验是在0℃、常压条件下完成,则在E点烧瓶中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mol/L
  • 18、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I所示装置工作时,电子由锌片经浸有稀硫酸的滤纸流向铜片 B、图II干电池为一次电池,工作时MnO2做还原剂 C、图III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Pb2e=Pb2+ D、图IV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
  • 19、锂(Li)—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锂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Li+通过有机电解质向水溶液处移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O2+4e-=2O2- D、电池总反应:4Li+O2+2H2O=4LiOH
  • 20、常温下把体积相同的甲烷和氯气充入一个无色的集气瓶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气体的黄绿色变浅,集气瓶上有淡黄绿色液滴,此时集气瓶中最多含有气体物质的种数是 ( )
    A、5种 B、6种 C、4种 D、3种
上一页 592 593 594 595 5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