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有机化合物X、Y可以发生如下转化。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错误的是( )A、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B、Y的分子式为 C、X、Y分子均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D、Y分子中采用杂化轨道类型的原子有C、O
-
2、海洋生物参与氨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分别为
、 B、上述微粒间的转化均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反应③中可能有氧气参与反应 D、氨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
3、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某有机化合物X的分子结构进行测定,相关结果如下:
由此推理得到有关X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醚类 B、结构简式为 C、相对分子质量为74 D、X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B、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C、能与溶液反应 D、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
5、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得大面积单晶石墨炔,石墨炔是继富勒烯、石墨烯之后又-种新的全碳纳米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质,是碳材料科学的一大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金刚石
石墨
石墨炔
A、三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加热熔融石墨晶体既破坏共价键,又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C、三种物质中的碳原子都是杂化 D、石墨、石墨炔均能导电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互为同系物 B、联苯(
)属于芳香烃,其一溴代物有4种 C、2-丁炔和乙烯基乙炔()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一条直线 D、1,1-联环戊烯(
)与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加成时,加成产物有2种
-
7、下列有关冰和干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干冰中只存在范德华力不存在氢键 B、干冰和冰都是由分子密堆积形成的晶体 C、干冰比冰的熔点低 D、冰中存在氢键,每个水分子周围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
-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烟花绚丽多彩,与电子跃迁有关 B、是一种绿色增氧剂,属于共价化合物 C、5G技术中使用的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非极性分子 D、全氟烷基物质稳定性强,是因为其中的C—F键的键能很大
-
9、价层电子对斥理论可以预测某些微粒的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非极性分子 B、号与的键角相等 C、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 D、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V形
-
10、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 B、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的电子式:
D、
官能团名称:酯基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O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8种 B、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产生吸收光谱 C、氢键(X-H……Y)中的三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D、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可分别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
12、化合物F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2)、A→B需经历
的过程,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为。X→B的反应类型为。
(3)、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
(4)、D→E通过双键复分解反应得到的另一种产物的分子式为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以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
其中M和N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和。
-
13、三甲基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前驱体。实验室以镓镁合金、碘甲烷为原料制备 , 实验步骤及装置如图: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镓镁合金、碘甲烷和乙醚 , 加热(55℃)并搅拌30min。蒸出低沸点有机物后减压蒸馏,收集。向中逐滴滴加(三正辛胺),室温下搅拌2~3h,并用真空泵不断抽出蒸气,制得。将置于真空中加热,蒸出。
已知:①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易水解,在空气中易自燃。
②相关物质的沸点信息如表:
物质
沸点/℃
55.8
40.3
34.5
365.8
③盐酸与反应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仪器b的名称是;制备时,需在真空中加热的原因是。(2)、基态G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三颈烧瓶中除生成外,还有和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真空泵不断抽出蒸气,有利于生成的理由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与直接分解制备相比,采用“配体交换”工艺制备的产品纯度更高的原因是。(5)、测产品的纯度。取m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V mL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加入2滴甲基橙,用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 则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V、、c、的代数式表示);若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14、一种硫酸镍粗品中含有、、、、等杂质离子,采用下列流程可以对硫酸镍进行提纯,并能获取蓝矾。
已知:常温下,①;
②部分金属离子(起始浓度为 , 沉淀完全的浓度为)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1.5
4.2
6.2
6.3
6.9
11.8
完全沉淀的pH
2.8
6.2
8.2
8.3
8.9
13.8
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X是一种气态氢化物,则X、、中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2)、“沉铁”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其中加入的作用是调节溶液(填字母)。A.1.5 B.4.0 C.6.3 D.6.9
(3)、若某次工艺生产中,“沉铁”后,1.0t(体积约为)滤液中 , “沉钙”后, , 则最少加入mol。(4)、萃取剂为磷酸酯(简写为HR),其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1mol中含mol手性碳原子;萃取时,萃取液pH对相关金属离子的影响如图2所示,则最适宜的pH为。芳香基磷酸酯的酸性(填“”、“”或“”)与萃取剂的酸性,原因是。(5)、某笼形络合物结构中,镍离子与连接形成平面层,两个平面层通过分子连接,所有N原子均参与形成配位键,中间的空隙填充大小合适的分子(如),其基本结构如图(H原子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①。
②晶胞的密度为(用代数式表示)。
-
15、已知某有机化合物A,其结构如右图所示
, 它可以发生如图转化: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B , F。(2)、写出相应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③;
④。
(3)、由C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 -
16、某实验小组探究过量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提出猜想:
已知:ⅰ.
ⅱ.
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及内容
实验现象
步骤1
反应结束后,A中生成红色固体,C无明显变化
步骤2
将A中混合物过滤,洗涤所得固体,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振荡
无明显现象
步骤3
取步骤2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向稀溶液中加入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 B、步骤3目的是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 C、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挥发的甲酸,防止干扰CO的检验 D、该实验中,过量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可能发生的反应为: -
17、科研工作者合成了低温超导化合物M,再利用低温去插层法,获得了一个新化合物N。二者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去插层实质是将M中Cs元素转化为CsI去除 B、N的化学式为 C、N中V原子填充了Se原子构成的正八面体空隙 D、M中与Cs原子最临近的Se原子有8个
-
18、羟醛缩合反应常用于增长碳链。脯氨酸(
)催化某羟醛缩合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Ⅰ中涉及键和键的断裂和形成 B、物质①、③、④、⑥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C、该过程的总方程式为D、若用含的溶剂和RCHO、
进行该反应,可能得到
-
19、某种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生物电极的制备原料CB的结构如图所示。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相邻,X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B分子中有2种不同环境的W B、CB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 C、氢化物的沸点: D、第一电离能:
-
20、实验室由环己醇(
)制备环己酮(
)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①主反应为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环己酮可被强氧化剂氧化;
③环己酮的沸点为155.6℃,能与水形成沸点为95℃的共沸混合物;
④NaCl水溶液的密度比水的大,无水易吸收水分。
A、分批加入溶液,可防止副产物增多 B、反应后加入少量草酸溶液的目的是调节pH C、操作1为蒸馏,收集150~156℃的馏分 D、实验过程中获取③的操作为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