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使用时为增强其消毒能力,可加入
    A、食醋 B、食盐 C、纯碱 D、白糖
  • 2、已知:CuOH2在80℃以上即分解为黑色的CuO和H2O。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块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B、钠始终在液面下四处游动 C、产生蓝色沉淀 D、有黑色物质析出
  •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 B、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C、Ag2CO3溶于稀盐酸:Ag2CO3+2H+=2Ag++H2O+CO2 D、向NaOH溶液中滴入过量NaHCO3溶液:HCO3+OH=H2O+CO32
  • 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控制反应制取少量O2

    B.制取Fe(OH)3胶体

    C.观察K2CO3的焰色

    D.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A、A B、B C、C D、D
  • 5、常温下,在给定环境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碱性溶液中:CO32Na+ClCu2+ B、碳酸钠溶液中:OHBa2+NO3Cl C、透明溶液中:Na+Fe3+SO42NO3 D、pH=2的溶液中:Mg2+Na+HCO3SO42
  • 6、下表是按不同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的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酸性氧化物

    电解质

    A

    CO

    熟石灰

    Na2CO3

    Na2SO4

    B

    SO3

    NH3H2O

    KClO3

    BaSO4

    C

    CO2

    C2H5OH

    小苏打

    稀氨水

    D

    SO2

    烧碱

    生石灰

    蔗糖

    A、A B、B C、C D、D
  •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C、Fe、Cu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FeCl2CuCl2 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A、NaOH:苛性钠 B、NaHCO3:小苏打 C、Na2CO3:纯碱 D、CuSO4:胆矾
  • 9、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B、氯水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 C、漂白粉不易被氧化,可敞口保存 D、液氯储存在钢瓶中
  • 10、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光合作用 B、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 C、活性炭净水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 1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墨块的制法:“焚木烧烟,凝质而为之”。“烟”指颗粒直径在510nm之间的炭黑,将墨块在砚台中加水研磨即可得到墨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墨汁具有丁达尔效应 B、墨汁属于固溶胶 C、墨块的制作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炭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 12、下列溶液与20mL2mol/L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0mL2mol/LMg(NO3)2溶液 B、50mL0.8mol/LAl(NO3)3溶液 C、40mL0.5mol/LCu(NO3)2溶液 D、10mL2mol/LAgNO3溶液
  • 13、

    下图是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未画)

    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甲用于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1)NaHCO3应盛装在试管(填A或B)中。

    (2)在加热过程中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烧杯是(选填“Ⅰ”或“Ⅱ”)烧杯,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填序号)。

    ①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②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

    (4)通过实验甲可比较出(填“Na2CO3”或“NaHCO3”)更稳定。 

    Ⅱ:实验乙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

    (5)Na2O2的摩尔质量为

    (6)把CO2倒入烧杯中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着火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将一定量的Na2O2固体投入到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ClHCO3CO32Na+ , 完全反应后,上述溶液中离子数目几乎不变的是(填离子符号)。 

  • 14、实验室制取Cl2及性质的验证实验组合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若产生的氯气(标准状况下)为5.6 L,理论上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g。实验时往往需要加入适当过量的MnO2 , 请解释原因:
    (2)、装置D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的原因是
    (3)、能证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的现象是
    (4)、G的作用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根据下图中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2)、某学生实验中需要90 mL 0.6 mol·L-1的稀盐酸,欲使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

    ①需要量取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时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③定容的具体操作: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时,改用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凹液面:

    ②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 16、图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且它们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 E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3)、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
    (4)、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⑦中加热0.10mol固体E,使E完全分解后,生成的固体D质量变为g。
    (6)、请写出一种固体D的用途:
  • 17、某学习小组成员欲用胆矾(CuSO4·5H2O)配500mL 0.1mol·L-1Cu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该溶液需选用500 mL容量瓶,还需称取12.5g胆矾 B、上图为配制溶液所需的部分仪器,只需要增加玻璃棒即可完成实验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需要补加少水以重新达到刻度线
  • 1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O2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8gH2O的体积是22.4 L C、1mol/LNa2SO4含有Na+的数目是2NA D、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与CO2的碳原子个数比为1:1
  • 19、为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a可选用无水CaCl2 B、Cl2可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并不能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C、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D、U形管中的现象为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干燥的有色布条颜色不变
  • 20、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0.7 mol·L-1AlCl3溶液 B、0.8 mol·L-1MgCl2溶液 C、1 mol·L-1NaCl溶液 D、2 mol·L-1盐酸
上一页 293 294 295 296 2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