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溶液与少量溶液混合: B、溶液和硫酸氢钠溶液反应至中性: C、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氨水: D、稀硫酸滴到片上:
-
2、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是一个原子团)A、上述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均是电解质 B、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 C、常温常压下,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分子数之比为 D、是还原剂,其中氮元素被氧化
-
3、可做高能燃料的氧化剂,元素在反应过程中均为-1价,它可由以下反应制得:(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被氧化的元素是 , 被还原的元素是 B、的氧化性弱于的氧化性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D、若反应生成分子,则该反应转移电子
-
4、在4℃时,向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 NH3(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C、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
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B
HCl
C
D
A、A B、B C、C D、D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B、反应物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 C、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电解质均要写成离子形式 D、HCl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
7、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成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为 B、个硫酸分子与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D、个氧气分子与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
-
8、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A、石硫黄:“能化……银、铜、铁,奇物” B、石灰:“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金:“虽被火亦未熟” D、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
9、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氨水 B、 C、熔融 D、
-
10、合成盐酸左西替利嗪的重要中间体G的过程如下:
(1)、化合物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2)、由C→D需要经历的过程,中间体X的分子式为。在X→D的过程中还释放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则X→D反应类型是。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3)、由E→F的反应中溴元素转化为(填化学式)。(4)、实际生产过程中,D→E所加试剂的目的可能是。(5)、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7组谱峰;
②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3种产物,其中一种为 , 另外2种产物的苯环上均只有2个取代基。
(6)、已知:
(R表示烃基)。写出以
、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及题干中出现的有机溶剂任用)
-
11、医药合成中可用下列流程合成一种治疗心脏病的特效药物(G)

已知:①
②
(1)、B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G分子结构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3)、E的同分异构体中,结构中有醚键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结构共有13种,写出其中甲基数目最多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4)、写出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题干中出现的有机溶剂任用) -
12、有机化合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制得,在医药和食品领域中有广泛应用。(1)、确定A的分子式
取9.0克样品A完全燃烧,仅得到和水的质量分别为13.2g和5.4g。经元素分析即可得到化合物A的实验式。再通过法(填仪器分析方法)可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A的分子式为。
(2)、确定A的分子结构使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A的分子结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测定结果如图:

已知:
, 则A分子的结构简式为。(3)、研究A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有机化合物B不能发生的反应有(填序号)。
a.还原反应 b.氧化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成反应 e.酯化反应 f.缩聚反应
②A通过反应Ⅱ可以得到六元环状物C,则C的结构简式为。
③已知A的酸性强于丙酸,从电负性(或电子效应)角度解释可能的原因。
④A通过反应Ⅲ得到的高聚物D可用作手术缝合线,能直接在人体内降解吸收。A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3、
Ⅰ.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
已知:。
将50mL0.50mol/L的盐酸与的NaOH溶液加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1)从实验装置图上看,量热器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倒入内筒中的正确操作是(填字母)。
a.缓慢倒入 b.分少量多次倒入 c.一次性迅速倒入
(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应该(填“相等”或“不相等”)。
(4)若实验中多次测得中和热数值总是偏小,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
Ⅱ.反应热的计算。
乙烷、二甲醚燃烧热较大,可用作燃料,其燃烧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5)图中a、b、c分别表示化学计量数,其中mol。
(6)写出表示二甲醚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7)反应的。
-
14、化合物Y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中的一步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
互为顺反异构体
B、X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
C、1molY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3mol
D、X与
反应生成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Z,其结构中手性碳原子个数与Y相同
-
15、我国科学家在苯炔不对称芳基化反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转化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箭头a所示C—H不如箭头b所示C—H活泼 B、苯炔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有机物X最多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D、1mol有机物Y中含有4mol碳氧键 -
16、使用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示踪法探究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他元素原子均无放射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步过程中形成了配位键 B、以上反应生成的分子内一定不含有 C、物质a中所有碳原子均为杂化 D、若改用与乙醇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中一定不含有 -
17、冠醚是一种有机环状分子,含不同大小空穴的冠醚可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一种冠醚Z的合成及其识别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溶液鉴别X、Z B、X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Z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峰 D、冠醚Z可以分离NaCl和KCl -
1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和操作
实验目的
在的溶液滴入滴的溶液,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并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验证乙醛已经完全变质
向试管中加入卤代烃和的溶液,加热,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没有出现淡黄色沉淀
验证卤代烃X不是溴代烃
向固体中滴加乙酸溶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验证酸性:苯酚
加热蔗糖和稀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溶液碱化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出现光亮如镜的银
验证蔗糖的水解产物中一定有还原性糖
A、A B、B C、C D、D -
19、有机物甲(
)可以通过如图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条件 B、步骤Ⅰ的反应方程式是:
C、步骤Ⅲ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D、在合成甲过程中步骤Ⅰ和Ⅳ的目的是保护氨基
-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异嗪皮啶分子(
)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B、
不存在顺反异构
C、聚合物
可由异戊二烯加聚制得
D、1mol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