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属于共价化合物 B、O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过程②吸收能量,过程③释放能量 D、标准状况下,NO分解生成11.2 L N2转移电子数为NA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与液溴在Fe催化条件下可生成 B、乙苯和氯气光照生成的有机产物有12种 C、邻二甲苯和液溴在光照下的取代产物可能为 D、甲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一氯代物有4种
  • 3、环与环之间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桥环烷烃,其中二环[1.1.0]丁烷()是其中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C3H4是同系物 B、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与环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 4、按如图装置实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A、    B、    C、    D、   
  • 5、下列实验事实的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原理解释

    A

    浓硫酸能使蔗糖变黑

    浓硫酸将蔗糖氧化为碳单质

    B

    FeSO4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Fe2+MnO4还原为Mn2+

    C

    浓硝酸能将NO氧化为NO2 , 而稀硝酸不能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D

    维生素C能使加碘食盐的淀粉水溶液变蓝

    维生素C将食盐中的KIO3还原成I2I2遇淀粉溶液变蓝

    A、A B、B C、C D、D
  •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NH3O2NOH2OHNO3NO2 B、FeS2O2SO3H2OH2SO4BaOH2BaSO4 C、CaOH2OCa(OH)2HClCaCl2CO2CaCO3 D、NaH2ONaOHCl2NaClOSO2Na2SO4
  • 7、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材料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
    A、蚕丝——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光导纤维——无机非金属材料 C、玻璃钢——金属材料 D、保鲜膜——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 8、下列实验能达成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

    目的

    A.制备银氨溶液

    B.滴定未知浓度的HCl溶液

    实验

    目的

    C.铁制镀件电镀铜

    D.制备乙酸乙酯

    A、A B、B C、C D、D
  • 9、CaH2是重要的供氢剂,遇水或酸能引起燃烧。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氢化钙固体(提供的实验仪器不得重复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在加入试剂前无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c→b→f→g→d→e C、加热装置④之前必须检查气体的纯度 D、装置③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H2O(g)进入装置④中
  • 10、我国学者发明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甲醛﹣硝酸盐电池,可同时处理废水中的甲醛和硝酸根离子(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Ag电极反应为2HCHO+2H2O﹣4e═2HCOO+H2↑+2OH B、CuRu电极反应为NO3+6H2O+8e═NH3↑+9OH C、放电过程中,O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室传递到右室 D、处理废水过程中溶液pH不变,无需补加KOH
  • 11、I.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图为 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 ”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固体②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投入H2O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纯碱和小苏打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若广泛的应用,

    图I、Ⅱ中能更好说明二者的稳定性。Ⅱ中受热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关于Na2CO3NaHC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区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C.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

    D.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放出的气体多

    E.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均显碱性

    (5)、“检验”制备的试剂级碳酸钠纯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取m g产品,将其投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wg固体,则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w、m的式子表示)。
  • 12、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 (填序号)。
    (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 , 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
    A、NaCl B、NH4Cl C、HNO3 D、H2SO4
    (4)、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NaNO2+4HI=2NO↑+I2+2NaI+2H2O

    (5)、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______Cu+_______HNO3=_____Cu(NO3)2+______NO↑+______H2O

    若反应过程中消耗126g硝酸,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13、

    Ⅰ.经检测,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Na+Cu2+SO42ClNO3 ,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离子中,能大量存在于该废水中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Ag+B. Mg2+C. OHD. CO32

    某化学社团小组成员欲除去废水样品中的Cu2+SO42 , 最终得到中性溶液,设计的方案流程如图所示。

    (2)试剂a、b分别为_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3”所含的溶质阴离子主要有Cl、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4)向“溶液1”中加入过量试剂c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Ⅱ.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就越强。现用如图装置向两份相同的滴有酚酞溶液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导电能力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的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5)表示滴加H2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为曲线________。
    (6)曲线①s→a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7)曲线②s→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 14、现有以下物质:①NaOH;②液氨;③BaCO3固体;④熔融KHSO4;⑤FeOH3胶体;⑥铜;⑦SO2;⑧CH3COOH;⑨蔗糖;⑩矿泉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2)、写出③和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K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KHSO4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填字母)。

    A.钾盐    B.含氧酸    C.酸式盐    D.氧化物

    (4)、在H+Mg2+Fe2+S2I、S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15、苏打和小苏打是常用的化学药品,某实验小组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实验Ⅰ

    测定下述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Ⅱ

    测定下述实验过程的pH变化

    下列关于实验Ⅰ和实验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NaHCO3 B、实验Ⅱ中,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C、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参与反应的阴离子只有HCO3 D、OH-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滴加Na2CO3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pH变化曲线重合
  • 16、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装置①验证Na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B、利用装置②检验H2O与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 C、利用装置③观察纯碱的焰色试验的现象 D、利用装置④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 17、Na2O2是呼吸面具中常用的供氧剂,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相同质量的O2时,消耗H2O和CO2的分子数目相等 C、在Na2O2与反应过程中CO2Na2O2只作氧化剂 D、Na2O2H2O反应过程中每生成1个O2 , 转移4个电子
  • 18、对下列图像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混合液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8Al+3Fe3O4__9Fe+4Al2O3;该反应类型属于图中阴影部分 C、用图中方式制备Fe(OH)3胶体 D、收集CO2
  • 19、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Na++H++CO32- B、Fe(NO3)3=Fe2++3NO3- C、FeCl3=Fe3++3Cl- D、H2CO3=2H++CO32-
  • 20、下列物质分别按照单质、氧化物、盐、混合物排序的是
    A、Fe、FeO、KHSO4、NaHSO4(溶液) B、S、SO3、Na2CO3、NaHCO3(固体) C、氧气、臭氧、食盐、葡萄糖 D、银、干冰、石灰水、碱石灰
上一页 229 230 231 232 2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