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研究人员在熔融盐电解槽中合成氨。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两个电解过程,和反应生成LiH和为电氢化过程,LiH和反应生成和为电氮化过程,两个过程没有同时发生,而是交替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氮化过程中可在阴极附近通 B、“Anode”连接电源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电氢化过程中,消耗时,理论上转移1mol电子 D、上述电解过程也可在氨水中进行 -
2、在容积恒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气体A,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B,假设温度不变,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0
20
40
60
80
0.100
0.062
0.048
0.040
0.040
0
0.076
0.104
0.120
0.120
A、0~40s,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80s时,再充入A,B各0.12mol,平衡正向移动 C、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压缩容器,达新平衡后,混合气颜色比原平衡时深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分子的中心原子为杂化,则其空间结构一定是平面三角形 B、基态原子的4s能级中只有1个电子且位于d区的元素只有1种 C、形成氢键一定会使物质沸点升高 D、形成键的两个原子可以绕轴自由旋转
-
4、X、Y、Z、M和Q五种前四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基态Y原子的核外电子有3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Z原子在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M的单质是一种无色气体,Q的原子序数是Y、Z和M之和,Q存在于漂白粉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和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5、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 B、将少量通入NaClO溶液: C、向AgCl沉淀滴加氨水: D、铅酸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
-
6、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往往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物理、化学性质
组成和结构
A
一些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
合金内原子层间的相互滑动变得困难
B
硅酸盐材料大多硬度高,难溶于水
硅酸盐中形成了特殊的硅氧四面体结构
C
臭氧在中的溶解度高于在水中溶解度
臭氧是非极性分子
D
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
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
A、A B、B C、C D、D -
7、蓝铜矿与焦炭一起加热时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铜矿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生成时,转移电子 D、反应体系中可能出现 , CO等副产物
-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极易水解,可用来制备 B、具有还原性,可除去废水中的 C、水解显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C非金属性大于Si,焦炭高温还原石英砂得到粗硅
-
9、下列实验装置使用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用于制取并收集 B、图②装置用于测量NaClO溶液的pH C、图③装置用于研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D、图④装置用于标准NaOH溶液测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
10、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的VSEPR模型:
B、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C、HClO的电子式:
D、基态Br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11、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C、接触法制硫酸时,煅烧黄铁矿以得到三氧化硫 D、浓硝酸与铁在常温下不能反应,所以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
12、下列物质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 B、 C、 D、FeO
-
13、一定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3. 00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检测到反应后溶液中有NaCl、NaClO和NaClO3。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的物质的量0.250 mol,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300 mol。(1)、所得溶液中NaClO3的物质的量为。(2)、所得混合物中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 : n(H2) =。
-
14、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一列问题:

供选试剂:溶液、溶液、溶液、盐酸
(1)、试剂a是 , 操作②的名称是。(2)、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3)、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5、以海水为原料,能够以低廉的成本获得氯气。除此之外,在实验室也可以多种方法制备氯气。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必要的加持仪器已省略),利用如下装置制备氯气并验证氯气的某些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2)、装置B中溶液出现浑浊,能否说明与溶液发生反应?请说明理由:。(3)、装置C可制取氯酸钾,化学方程式为:(浓) , 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过程:。(4)、装置D中导管接错,若导致溶液进入装置E,则E中出现的现象为。此过程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氯气有剧毒,一旦泄露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工业生产中常用氨气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若有泄漏,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为固体),同时会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NaCl含量在30g/L左右,是制碱工业理想的原料,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最终得到和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其实验流程如下:
(1)、该实验需要用到1.00mol/L的稀盐酸100mL,但实验室只有12.0mol/L的浓盐酸,则配制该稀盐酸需要浓盐酸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在该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3)、配制稀盐酸时,下列操作会造成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B、容量瓶洗涤干净后,瓶内壁有少量水滴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4)、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5)、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5.92g,固体质量为5.85g,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7、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浩瀚的大海美丽而富饶,其中水资源和其他化学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如①NaCl、②等。目前通过海水晒盐可制得食盐晶体和苦卤,食盐精制后可制成饱和③食盐水用以生产。④烧碱、⑤纯碱、⑥Na、⑦、⑧盐酸等。苦卤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例如,将苦卤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例如,将苦卤通入沉淀池,经⑨石灰乳沉淀、过滤、酸溶、浓缩、脱水、电解等工序可制得金属镁。或将苦卤用氯气氧化、热空气吹出、⑩吸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获得溴单质。海水淡化与化工生产、能源开发等相结合已经成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1)、上述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物质是。(2)、写出⑤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适量的④溶于装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后,通入少量⑩,写出该过程对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3)、离子交换法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之一。离子交换法获取淡水模拟图如图:

①海水中存在少量 , 检验存在的方法是。
②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数目(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
18、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干燥氯气通入装有鲜花的集气瓶,鲜花褪色
氯气有漂白性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
C
用洁净铁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钾元素
D
红热的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再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
该固体中不含三价铁
A、A B、B C、C D、D -
19、1943年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A、流程①中应先通 , 再通 B、反应②产生的可循环使用 C、若纯碱中混有 , 可用澄清石灰水除去 D、母液的主要成分是 , 可用于化肥工业 -
20、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等团队强强联手研制了一种纳米级氧化亚铜()其催化性能显著。实验过程中发现,纳米级氧化亚铜()进入溶液后,会在的用下,被溶液中溶解的进一步氧化,从而导致失活,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氧化亚铜是一种胶体 B、若有被还原,则必有被氧化 C、为避免氧化亚铜被氧化,可以预先将溶液煮沸 D、为检验配制溶液的水中是否有 , 可以取样,加入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