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砖红色)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少许加入到试管甲,滴加过量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红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
实验2:另取少许加入到试管乙,滴加过量氨水并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 B、实验1中生成红色沉淀体现了的氧化性 C、实验2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被氧化 D、实验1、2不能说明为两性氧化物 -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已氧化变质
C
向装有、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并将其置于水浴中,最终发现只有未完全溶解
40℃时的溶解度:
D
向某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溶液中含有大量
A、A B、B C、C D、D -
3、用作供氧剂,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B、约含有个 C、溶液中含 D、反应中每转移电子约生成(标准状况下)
-
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A、 B、 C、 D、溶液
-
5、下列关于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晒盐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 B、向海水中通入热空气可提取到液溴 C、用过滤的方法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D、从海水获得碘单质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6、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高铁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在低温、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放出 , 并生成胶体,常用作水处理剂。有强氧化性,酸性条件下,其氧化性强于、等。工业制备的流程如下:
(1)、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钾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C、将与盐酸混合使用,可增强其杀菌消毒效果 D、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和两种紫红色溶液(2)、下列关于工业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时,将更换为效果更好 B、“过滤”所得滤渣中大量存在、等物质 C、“转化”时,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该条件下的溶解度比小 D、“过滤Ⅱ”所得滤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滤液为溶液 -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 D、氯气溶于水:
-
8、下列实验原理及装置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检验钾元素 B、用图2装置除去中少量的 C、用图3装置发生铝热反应 D、用图4装置制取氯气 -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 B、新制饱和氯水中:、、、 C、与反应产生的溶液中:、、、 D、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
-
10、下列盐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微溶于水,可用于制作漂白粉 B、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溶液有氧化性,可用于制作铜制印刷电路板 D、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
11、与反应生成、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摩尔质量为18 B、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2 D、的电离方程式为
-
12、硫酸工业涉及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俗名磁性氧化铁 B、和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是一种电解质
-
13、在日常生活中,金属腐蚀的现象普遍存在,金属腐蚀常常是自发进行的。回答下列问题:(1)、钢铁腐蚀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①在酸性环境中,主要发生的腐蚀称为(填“析氢”或“吸氧”)腐蚀,此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发生吸氧腐蚀时,每转移0.2mol电子,消耗气体的体积为mL(标准状况下)。
(2)、钢铁的保护法如图所示:
①图1为(填“牺牲阳极保护法”或“外加电流法”),此时锌板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②图2中,a为电源的(填“正”或“负”)极,判断的理由为。
-
14、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 B、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 C、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D、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15、Burns和Dainton研究了反应Cl2(g)+CO(g)COCl2(g)的动力学,获得其速率方程v=k[c(Cl2)]3/2[c(CO)]m , k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m为CO的反应级数。该反应可认为经过以下反应历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第一步:Cl22Cl 快速平衡
第二步:Cl+COCOCl 快速平衡
第三步:COCl+Cl2→COCl2+Cl 慢反应
A、COCl属于反应的中间产物 B、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活化能较低 C、决定总反应快慢的是第三步 D、第三步的有效碰撞频率较大 -
16、下列通过制取硫酸铝、氢氧化铝,获得氧化铝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制硫酸铝
制氢氧化铝
过滤氢氧化铝
灼烧制氧化铝
A、A B、B C、C D、D -
17、乙硫醇()的综合利用及治理是当前环境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1)、家用煤气中可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
已知: kJ·mol
kJ·mol
kJ·mol
的。
(2)、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绿色水处理剂,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已知水溶液中的物种分布分数如图所示。
①已知 , 比较和酸性强弱并从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
②写出工业废水时,氧化生成和的离子方程式:。
③一种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取的装置原理如图所示。阳极使用的是易被氧化的活性铁电极。电解池阳极室中KOH溶液的浓度为14 mol·L、电解60 min,调节不同的电压,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浓度与电流密度(其他条件一定,电压与电流密度大小成正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I 写出制取的电极反应式:。
II 电流密度大于4 mA·cm时,所得反应后溶液中的浓度上升幅度变小的原因是。
-
18、
草酸亚铁晶体( 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呈淡黄色,可用作照相显影剂。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I.采用如下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探究纯净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1)装置D的名称为 , 作用是。(2)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e→b→c→尾气处理装置(填仪器接口的小字母编号)。(3)能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II.将54.0g草酸亚铁晶体在氮气的氛围中加热分解,得到分解产物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4)B点时,固体只含有一种铁的氧化物,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Ⅲ.文献表明: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ⅰ.草酸(H2C2O4)为二元弱酸。
ⅱ.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 3−Fe3++ 3C2O K=6.3×10−21
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
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0.5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
得到翠绿色溶液和翠绿色晶体
(5)取实验中的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6)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请设计实验,确认实验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 -
19、一种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图:

(代表苯基)。
(1)、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2)、有机物F的分子式为 , 则其结构简式为。(3)、D和乙二醇以物质的量比为完全酯化的产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分子水解时消耗。
(4)、的过程中,第一步反应C与反应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5)、写出以苯乙烯、苯甲酸、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
20、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某待测溶液中先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的盐酸,仍有白色沉淀
该待测溶液含有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氧化性:Fe3+>I2
C
将体积大小相同的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好,同时插入盛有浓NaOH溶液的烧杯中。镁片表面有大量气泡,铝片逐渐溶解
金属性Al比Mg强
D
将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乙醇只发生了消去反应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