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 , 向溶液中加入氨水后,溶液由绿色变为深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4molσ键 B、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C、氨气的电子式为
D、键角
-
2、某兴趣小组对氯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进行了如下探究。(1)、氯气的制取:实验室可用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纯净干燥的 , 实验装置如题下图所示。

①写出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仪器X的名称是 , B、C试剂瓶中盛装的溶液分别为(填字母)。
A.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
C.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③E烧杯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氯气的性质: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氯气的漂白性。
①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②补充一个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从而得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结论。
(3)、氯气的用途:氯气不仅用于消毒,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①工业可利用题图所示装置将在中燃烧生成 , 溶于水得盐酸。甲气体是 , 理由是。

②利用工业盐酸与过量的废铁屑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与铁屑组成循环吸收液,可吸收工业生产尾气中的。吸收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上述过程中氯化铁作氧化剂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1)、粗盐中常含、、等杂质离子,可依次加入溶液、、、稀盐酸来进行提纯。(2)、下列方法可用于海水淡化的是(填字母)。a.蒸馏法 b.萃取法 c.过滤法
(3)、用母液(含、、、、)提取溴,其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具有强腐蚀性。
①吸收塔中有生成,则吸收塔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母液中通入已获含溴的溶液,还需经过吹出、吸收、酸化来重新获得含的溶液的原因是。
③向蒸馏塔中通入水蒸气加热,控制在90℃左右进行蒸馏的原因是。
(4)、实验室中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①步骤Ⅱ是溶液的获取,实验操作步骤是。
②步骤Ⅲ是氧化:向含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和稀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步骤Ⅳ是萃取和分液:可选用作为萃取剂的原因是。
④步骤Ⅴ是蒸馏:蒸馏操作前蒸馏烧瓶内需要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
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对其溶液研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1)、实验室溶液试剂瓶上的标签如题图所示,以该浓度的溶液训练学生配制溶液。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量筒、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①计算和量取:需要用量筒量取mL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
②补全稀释操作:将量取好的浓溶液 , 冷却至室温。
③如图是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④定容过程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a.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定容时,不小心把水滴到容量瓶外
b.在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胶头滴管加水后,发现凹液面超过了刻度线,随即用滴管将多余的溶液吸出
(2)、实验室可用如题图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通电后,(填“铁棒”或“石墨棒”)电极上产生氯气,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酚酞,(填“a”或“b”)侧先变红。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化学方法测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把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待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完全充满容器。从中取出该溶液恰好与的溶液完全反应。试计算该容器的体积。(写出计算过程) -
5、基于对原子结构的认知,人们能更好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1)、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得到质子,进而猜想原子核内存在不带电的中子,这一猜想10年后被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证实,并得到公认。
①α粒子是一种没有核外电子的粒子,它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数为4,则α粒子中含有个质子和个中子。
②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氨气(NH3)。氮有和两种稳定核素,氢元素有、、三种核素。
ⅰ.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ⅱ.、、、最多可形成种氨分子。
ⅲ.相对分子质量为19的氨分子有种。
(2)、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能。可由氧化铝(Al2O3)、氮气(N2)和石墨(C)在一定条件下制得AlN,同时生成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氧化物。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氧化铝的熔点比金属铝的高
c.氮气和石墨在合成AlN的反应中均作还原剂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顺铂[化学式为PtCl2(NH3)2 , 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一片顺铂药片中顺铂的质量为3×10-4g。①一片顺铂药片中顺铂的物质的量为。
②一片顺铂药片中顺铂里所含氮原子的数目约为。
-
6、碘在加碘盐中以的形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已知能使淀粉溶液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的碘元素被氧化 B、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C、每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 D、实验室可选用淀粉试纸、白醋、蒸馏水检验加碘盐中碘的存在
-
7、已知X、Y、Z、W四种元素,其中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Y元素的原子其M层电子比L层少1个;Z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W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O2 B、化合物WY属于强电解质 C、W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化合物W2Z和W2Z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不同
-
8、草木灰是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含有K2CO3 , 可用作肥料。实验室中检验草木灰中含有K2CO3的步骤如下:
①将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溶于适量水中,静置后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
②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浓缩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③取适量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
④取滤渣,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在烧杯口盖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玻璃片上有白色浑浊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酒精灯 B、若步骤②中火焰呈紫色,说明溶液含有K+ C、步骤③④可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D、该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
9、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错误的是A、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B、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C、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 D、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者放出的CO2多
-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正确的是A、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用过滤的方法将淀粉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钠溶液除去 C、用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 D、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向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等量MnO2 , 探究浓度对H2O2分解快慢的影响
-
11、阅读以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上99%的溴都蕴藏于大海中。海水提溴的原理:将氯气通入提取食盐后的母液(用硫酸酸化),将溶液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鼓入热空气,使溴单质从溶液中挥发出来,冷凝后得到粗溴;将粗溴用正十二烷萃取、分液,蒸馏可得到高纯度的溴单质。可用作医疗X射线胶片上的感光剂。已知:
正十二烷
密度/
3.199
1.595
0.753
沸点/℃
58.76
76.8
215~217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呈黄绿色,可用于制漂白粉 B、溶液有咸味,可用作配制生理盐水 C、溶于水能电离出 , 可用于溶液的酸化 D、难溶于水,可用作医疗X射线胶片上的感光剂(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 B、将氧化为: C、溶于水得到氯水: D、向溶液中加入制备:(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用正十二烷萃取溴而不用 , 是因其密度小。 B、甲装置烧杯中得到的是溴的正十二烷溶液 C、用乙装置进行蒸馏,先收集到正十二烷馏分 D、鼓入热空气使溴单质从溶液中挥发出来说明溴的沸点比水的沸点小 -
12、可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反应之一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摩尔质量为 B、标准状况下,水的体积约为 C、中约含个和个 D、常温下与足量反应,生成
-
13、在“测定Na2CO3溶液酸碱性”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
B.溶解


C.过滤
D.测pH
A、A B、B C、C D、D -
14、实验室常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少量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O2属于非电解质 C、KMnO4属于碱性氧化物 D、制取O2后剩余的固体物质为纯净物
-
15、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方法,从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实现了对同位素的灵敏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41 B、的核电荷数为21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 D、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
16、胶体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下列事实与胶体无关的是A、用明矾净水 B、用丁达尔现象区分胶体和溶液 C、阳光穿过云彩产生光线 D、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17、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广泛应用于环境问题的优化处理。(1)、在太阳能作用下,Fe0.9O处理CO2和再生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Fe0.9O中Fe3+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Ⅱ中每产生1molFe0.9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Na2S2O3去除酸性废水中H3AsO3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Ⅲ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②步骤Ⅳ的化学方程式为。
(3)、O2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SO2、NO,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该过程可描述为。
(4)、在一定条件下,利用Fe去除酸性水体中的原理如图所示。
初始pH
pH=2.5
pH=4.5
24小时后去除率
接近100%
<50%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①去除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②溶液的初始pH值对铁的氧化产物和的去除率都有影响。取两份相同的含废液,调节起始pH分别为2.5和4.5,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当初始pH=4.5,去除率低的原因是。
-
18、以废旧钴酸锂电池(主要成分为、炭黑、铝箔、铁以及有机粘接剂)为原料制取。(1)、酸浸。将废旧电池放电、拆解、灼烧后,用溶液浸取,过滤。
①灼烧的主要目的是。
②配制溶液,需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密度为)体积为(保留一位小数)。
③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盐酸作浸取剂可使浸取率达到99%,但工业生产不直接用盐酸作浸取剂的原因是。
(2)、制备。将酸浸后的滤液除杂后加入 ,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①“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其他条件一定,“制备”过程中,钴的沉淀率与如图所示。“制备”时应该控制的原因是。

③其他条件一定,“制备”过程中,钴的沉淀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制备”时温度高于50℃,钴的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

-
19、利用碳酸盐类铜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可制备晶体和。(1)、向某碳酸盐类铜矿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该铜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用最简整数比表示)。(2)、孔雀石(含、等杂质)是一种碳酸盐类铜矿,孔雀石制晶体的流程如下:

①通空气的作用是。
②“除杂”时需加入固体A调节溶液的 , 固体A的化学式为。
(3)、实验室用溶液与溶液反应可制得(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已知:I.溶液和溶液反应的最佳体积比为;
Ⅱ.其他条件相同,不同温度下,沉淀生成的速率、颜色和质量如下表所示。
温度℃
25
65
75
85
沉淀生成速率
最慢
较慢
快
很快
产物沉淀量g
无
1.303
1.451
1.28
沉淀颜色
蓝色
绿色
绿色
绿色(偏暗)
①配制溶液和溶液各。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②制备。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取溶液, , 干燥。(必须使用的试剂有:溶液、溶液)
③测定纯度。称取样品溶于稀盐酸配成溶液,从中取出溶液,向其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标准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标准溶液。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已知:、。
-
20、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和分析物质间的转化。(1)、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写出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在一定条件下单质甲可发生转化:甲乙丙。
则甲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两种物质)
(3)、将一小粒金属加入到溶液中,实验结束时观察到有少量黑色固体产生,其原因是。(4)、通过某一化合反应可生成 , 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5)、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可拆分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请从、、、、中选择一种物质,使发生“还原半反应”:。
①该“氧化半反应”的反应式:。
②若上述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则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