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装置①验证Na和水反应为放热反应 B、利用装置②检验H2O与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 C、利用装置③观察纯碱的焰色试验的现象 D、利用装置④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 2、Na2O2是呼吸面具中常用的供氧剂,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相同质量的O2时,消耗H2O和CO2的分子数目相等 C、在Na2O2与反应过程中CO2Na2O2只作氧化剂 D、Na2O2H2O反应过程中每生成1个O2 , 转移4个电子
  • 3、对下列图像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混合液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8Al+3Fe3O4__9Fe+4Al2O3;该反应类型属于图中阴影部分 C、用图中方式制备Fe(OH)3胶体 D、收集CO2
  • 4、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Na++H++CO32- B、Fe(NO3)3=Fe2++3NO3- C、FeCl3=Fe3++3Cl- D、H2CO3=2H++CO32-
  • 5、下列物质分别按照单质、氧化物、盐、混合物排序的是
    A、Fe、FeO、KHSO4、NaHSO4(溶液) B、S、SO3、Na2CO3、NaHCO3(固体) C、氧气、臭氧、食盐、葡萄糖 D、银、干冰、石灰水、碱石灰
  • 6、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化学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也有科学道理,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胶体的聚沉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灿烂绽放的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的原理,是化学变化
  • 7、废弃电池中锰可通过浸取回收。某温度下,MnSO4在不同浓度的KOH水溶液中,若Mn(Ⅱ)的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n(OH)2难溶于水,具有两性;δ(MnOH+)=cMnOH+cMn2++cMnOH++cHMnO2+cMnOH42-+cMnO22

    A、曲线z为δ(MnOH+) B、O点,cH+=23×1010.2 C、P点,c(Mn2+)<c(K+) D、Q点,c(SO42)=2c(MnOH+)+2c(MnO22)
  • 8、化学和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开发可燃冰作为新能源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B、“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华为新上市的mate60pro手机引发关注,其CPU基础材料是SiO2 D、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 9、

    I.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价。CrO2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填序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填序号)。

    A.                 B.          C.

    (4)现有10mL明胶的水溶液与5mLK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SO42-能够透过半透膜:

    Ⅱ.磷元素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亚磷酸)、(次磷酸)等多种。其中已知:H3PO2+NaOH()=NaH2PO2+H2O。回答下列问题:

    (5)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上述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3PO2属于(选填“一”“二”或“三”)元酸。

  • 10、HCl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根据以下有关HCl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填序号,下同),HCl作氧化剂的是

    MnO2+4HCl()Δ__MnCl2+Cl2+2H2O             ②Cl2+H2O=HCl+HClO

    2NaCl+H2SO4()Δ__Na2SO4+2HCl                  ④Fe+2HCl=FeCl2+H2

    (2)、用双线桥法表示出反应①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将反应①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4)、下列变化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①钢铁的锈蚀       ②食物的腐烂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4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11、

    Ⅰ.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溶解在醋酸中:
    (2)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3)AlCl3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Ⅱ.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Cl-中的若干种。然后又作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存在。

    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

    ②取2mL该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4)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5)按上述实验操作,(填“能”或“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 , 若不能请说明原因:
  • 12、通过如图装置完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①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两烧杯中的液体,观察现象。

    (1)、图中盛有饱和FeCl3溶液的仪器名称为
    (2)、Fe(OH)3胶体(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请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4)、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5)、若将实验改为向饱和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为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3、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用次氯酸钙除去氨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复分解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CaCO3、CaCl2、HCl三种物质可循环使用 C、每生成14gN2 , 需要34gNH3 D、除去氨氮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3+3Ca(ClO)2=2N2+3CaCl2+6H2O
  • 14、“价-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图中的A、B、C、D、E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B得到F至少要经过三步化学反应 B、A可能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C、D和水反应生成E D、B可与D反应生成C
  • 15、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氨水中:Ag+Cu2+NO3-SO32- B、在氯化钠溶液中:OH-I-Ba2+HCO3- C、在醋酸溶液中:SO42-NH4+Br-H+ D、在硝酸银溶液中:K+Cl-Na+CO32-
  •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C、硝酸银与氯化氢反应:AgNO3+Cl=AgCl+NO3 D、铁粉溶于稀硫酸:Fe+6H+=Fe3++3H2
  • 1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CO32 B、Na+Mg2+CO32OH C、K+Na+ClOH D、Cu2+Ba2+ClSO42
  • 18、歌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铜绿”即是铜锈[Cu2(OH)2CO3],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中铜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 D、该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反应中氧气得电子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转化为O3 , 属于物理变化 B、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 C、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D、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 20、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电解质

    胶体

    碱性氧化物

    纯净物

    A

    食盐水

    稀豆浆

    Na2O2

    氯水

    B

    熔融NaCl

    有色玻璃

    Na2O

    冰水混合物

    C

    氨气

    CaO

    纯碱

    D

    H2SO4

    油水混合物

    FeO

    漂白粉

    A、A B、B C、C D、D
上一页 144 145 146 147 1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