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Pb-2e-=Pb2+ B、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则0.5L1mol/L的氨水与足量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大于28.7 kJ D、以硫酸为电解质,通过催化电解可将N2转化为N2H4的阴极反应:N2+4H++4e-=N2H4
-
2、利用甲烷可以除去SO3 , 反应为8SO3(g)+6CH4(g)S8(g)+6CO2(g)+12H2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S<0 B、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C、及时分离出H2O(g),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上述反应中生成1molS8 , 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48×6.02×1023
-
3、全世界每年钢铁因锈蚀造成大量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所示方法保护埋在弱碱性土壤中的钢质管道,使其免受腐蚀。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质管道易被腐蚀是因为在潮湿的土壤中形成了原电池 B、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钢管上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D、也可用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钢管,直流电源负极连接金属棒X
-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充入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B、对CO(g)+NO2(g)CO2(g)+NO(g),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溴水中有化学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少量AgNO3溶液后,溶液的颜色变浅
-
5、“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与经催化重整可制得CO和 , 相关反应为:
主反应:
副反应:Ⅰ.
Ⅱ.
Ⅲ.
Ⅳ.
其中,副反应Ⅱ、Ⅲ、Ⅳ形成的积碳易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
(1)、主反应的。(2)、的还原能力(R)可衡量转化效率,(同一时段内与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常压下,将和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反应相同时间,和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①的转化率在800℃时远大于400℃时的原因是。
②400~600℃时,R值的变化情况为。
③1000℃时R值为(写出计算过程)。
(3)、在Pt-Ni合金或Sn-Ni合金催化下脱氢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分析,脱氢反应选择的催化剂为(填“Pt-Ni合金”或“Sn-Ni合金”),理由是。
(4)、催化与重整反应的路径甲和乙如图所示。研究表明,在催化剂中掺入可产生更多的氧空位,生成更多的可流动 , 能有效减少催化剂的积碳生成。①路径甲、乙中生成的不同中间产物为(填化学式)。
②反应路径中,减少催化剂积碳的反应为。
-
6、亚硝酰硫酸(NOSO4H)是有机合成中的常见试剂,常用于制造医药和染料。(1)、NOHSO4晶体是由NO+和硫酸氢根两种离子构成,NOHSO4易溶解在浓硫酸中,溶于水时会生成H2SO4、HNO3和NO。
①写出NOHSO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每1molNOHSO4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亚硝酰硫酸溶液。装置Ⅰ制取SO2 , 装置Ⅲ用于制取亚硝酰硫酸。①质量分数为70%,其密度为1.6g/cm-3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②装置Ⅲ中使用20℃的冷水浴可以防止HNO3分解。若不使用冷水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碱石灰的作用。
(3)、可通过如下实验测定所得亚硝酰硫酸固体样品的质量分数。步骤Ⅰ:称取0.400g亚硝酰硫酸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22mL0.1000mol/LKMnO4溶液和少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为紫红色;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溶液中滴加0.1000mol/LNa2C2O4标准溶液与过量的KMnO4溶液反应,恰好完全应时消耗Na2C2O4标准溶液25mL。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2+5+16H+=2Mn2++10CO2↑+8H2O。
①步骤Ⅰ反应后有Mn2+和等生成。写出NO+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计算亚硝酰硫酸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
7、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 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碱溶”时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Na[Al(OH)4]的离子方程式为。(2)、向“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3溶液,生成Na2CO3和Al(OH)3 , 加入NaHCO3后溶液的pH(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已知:pH=-1gc(H+)。(3)、“电解”是电解熔融Al2O3 , 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4)、“电解”是电解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5)、铝粉在1000℃时可与N2反应制备Al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AlN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 -
8、以软锰矿浆(主要成分MnO2 , 杂质为Fe、Al等元素的氧化物)和烟气(含有SO2、O2等)为原料可制备Mn2O3。(1)、向一定量软锰矿浆中匀速通入烟气,软锰矿浆能吸收烟气中SO2生成MnSO4 , 测得溶液中c(H2SO4)、c(MnSO4)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随着吸收时间增加,溶液中c(H2SO4)的增加呈现由慢到快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2)、常温下,向吸收后的混合溶液中增加c(H+)为1×10-10mol/L的氨水进行除杂。已知Kb(NH3·H2O)=1.8×10-5 , 该氨水的浓度为Y。(3)、向除杂后的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反应生成MnCO3沉淀。①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将过滤得到的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的晶体为(填化学式)。
③在氧气气氛中加热分解MnCO3 , 测得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加热分解MnCO3制备Mn2O3 , 需要控制的温度为。
-
9、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相应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用电导率传感器分别测定等体积的CH3COOH溶液和盐酸的电导率,比较溶液的导电性强弱
探究CH3COOH是否为弱电解质
B
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0gNaOH、15mL无水乙醇、碎瓷片和5mL1-溴丁烷,微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现象
探究1-溴丁烷的消去产物
C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探究H2O2与Fe3+的氧化性强弱
D
以Zn、Fe为电极,以酸化的3%Na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连接成原电池装置,过一段时间,从Fe电极区域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检验是否存在Fe2+
探究金属的电化学保护法
A、A B、B C、C D、D -
10、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H<0 B、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图丙为C(金刚石,s)=C(石墨,s)△H=-1.9kJ·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曲线,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图丁是一定温度时某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压强增大而保持不变,说明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一定不变
-
11、活性Fe3O4-x催化反应H2(g)+(aq)=HCOO-(aq)+H2O(l)的部分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 B、该反应平衡常数K= C、反应前后碳原子被还原 D、步骤I中,吸附在Fe2+表面的H+与中的羟基结合生成水
-
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转化或方程式正确的是A、工业制漂白粉:MnO2Cl2Ca(ClO)2 B、工业制FeCl3:Cl2HCl FeCl3 C、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4OH-=2+3Cl-+5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H2↑+Cl2↑
-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催化反应广泛存在,如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氨、CH4和H2O重整制H2和CO、工业尾气中NH3的无害化处理、SO2的催化氧化[SO2(g)和O2(g)生成1molSO3(g)放出98.3kJ的热量]等。催化剂有选择性,如酸性条件下锑电催化还原CO,生成HCOOH的选择性大于CO。非均相催化通常指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不同聚集状态的催化反应,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主要包括吸附、反应、脱附等过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酶能增大该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 B、H2O2制O2反应中,Fe3+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酸性条件下锑电催化还原CO2生成两种产物的速率:v(CO)>v(HCOOH) D、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属于非均相催化(2)、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A、CH4和H2O催化重整制H2和CO:CH4+H2OCO+3H2 B、工业尾气中NH3的无害化处理:4NH3+5O24NO+6H2O C、锑电催化还原CO2生成HCOOH的阴极反应:CO2+2e-+2H+=HCOOH D、SO2的催化氧化:2SO2(g)+O2(g)=2SO3(g);△H=-196.6kJ/mol(3)、下列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温度选择400~500℃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铁触媒在该温度范围内活性大 B、浓硫酸催化下,CH3CH218OH与CH3COOH的酯化反应产物中可检测到 C、乙醛催化加氢反应中,H2在催化剂Ni表面吸附过程的△S>0 D、SO2转化为SO3时,加入催化剂能减小该反应的焓变 -
14、在世界首创的人工合成淀粉反应中使用了多种生物酶。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酶通常是一种羧酸 B、酶的催化条件通常较温和 C、酶催化反应具有效率高的特点 D、酶在重金属盐作用下会失去活性
-
15、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 , 下列装置与原理均正确的是
A.制取
B.制取
C.制取
D.制取
A、A B、B C、C D、D -
16、淮安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美丽淮安”。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大力发展化石能源经济 B、积极鼓励植树造林 C、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D、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
17、近期发现,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常温时,某些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
电离常数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中的二级电离常数表达式。(2)、室温下,将浓度为0.1的溶液不断加水稀释(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___________。A、 B、 C、 D、(3)、常温下,向0.1mol/L 溶液中通入HCl或加入NaOH固体,测得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的挥发)。①当溶液中时,溶液中 , 由水电离产生的。
②当pH=13时,溶液中的。
(4)、下列有关溶液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B、 C、 D、 -
18、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在(填“低温”、“高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2)、若上述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条件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3)、若在10 L的密闭容器内2 mol H2(g)与a mol C2H4 (g)进行上述反应,测得H2(g)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X、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投料比:
①反应从开始分别进行到A、B、C点时,放出的热量QA、QB、Q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T1(填“>”、“<”或“=”)T2.
③若A点对应的体系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是2 min,则0~2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T2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④B点对应的体系中a=。
(4)、 , , 其中k正和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其他条件不变,则温度从T1变化到T2的过程中,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逆 B、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 C、k正减小的倍数大于k逆 D、k正减小的倍数小于k逆 -
19、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 KI-溶液、0.2%淀粉溶液、0.20 mol/L K2S2O8溶液、0.10 mol/L Na2S2O3溶液等试剂,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体积/mL
0.20 mol/L K2S2O8溶液
水
0.50 mol/L KI-溶液
0.10 mol/L Na2S2O3溶液
0.2%淀粉溶液
a
8.0
0
3.0
3.0
2.0
b
7.0
1.0
3.0
3.0
2.0
c
6.0
Vx
3.0
3.0
2.0
已知:反应Ⅰ.(慢);
反应Ⅱ.(快)。
(1)、该实验中,0.2%淀粉溶液的作用为作(填“指示剂”或“催化剂”)。(2)、该实验中,决定反应速率的反应为(填“反应Ⅰ”或“反应Ⅱ”)。(3)、对于(慢):①该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I2的用途有(填1种即可)。
③除了浓度外,改变该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填1种即可)。
(4)、该实验中,当I2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色变为色。(5)、由表中数据可知,Vx=。 -
20、某种矿物的助浸剂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X的某种核素不含中子,Y形成的常见单质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X与Z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Z、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 B、X能分别与Y、Z形成10电子微粒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Z>R D、室温下,0.01 mol/L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