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研究物质的结构对理解其性质有重要的作用。(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①四种元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②工业上常通过的水解来制备和一种磷的含氧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该反应可知,电负性PI(填“>”、“<”或“=”)。
③与发生水解时的主要反应分别是:和。
结合电负性解释水解生成而非的原因:。
(2)、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丁二酮肟(
)可选择性地与配位,因而常用于溶液中的检验及分离。在丁二酮肟与形成的配合物中,配位原子只有N,通过配位键与氢键可以形成2个五元环和2个六元环。
①请在图中补全该配合物结构中的配位键和氢键。
②推测上述氢键的形成(填“增大”或“减小”)了该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
(3)、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以下有机物的结构,回答相应的问题:
a. b. c.

d.
e.
f.
①其中属于酯类的是(填字母);属于苯酚的同系物的是(填字母)。
②c的系统命名是;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③写出d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遇溶液可呈紫色
ⅱ.苯环上有2种化学环境的氢
-
2、
一碳化学是资源化利用中的重要部分。
I.合成甲醇是一种有效利用的方式。研究发现,用钴氧化物负载的锰氧化物纳米粒子可在低压下较好地催化该反应。
(1)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周期、第族、(填“s”、“p”、“d”或“ds”)区。
(2)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其所含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II.甲醇空气氧化法是生产工业甲醛的常用方法。发生的反应为:

(3)的空间结构为 , 它是一个(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4)甲醇氯化生成时,会产生等副产物。相间条件下,的沸点比的高,主要原因为。
-
3、某同学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
反应i:
反应ii:(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c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 B、观察到现象b比现象c中红色浅,即可说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V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III中溶液一开始无 , 12小时后检出 , 可能的原因是还原的速率较慢,反应ⅱ速率较快 -
4、利用电解法在催化剂表面结合和制备尿素 , 反应机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形成极性共价键 B、步骤②中有生成 C、步骤⑤制得尿素应在阳极区域完成相应收集 D、由制尿素时,C的杂化方式发生了改变 -
5、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乙烯的制备
试剂X
试剂Y
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KMnO4酸性溶液
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溴水
C
CH3CH2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
KMnO4酸性溶液
D
CH3CH2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
溴水
A、A B、B C、C D、D -
6、二茂铁分子是由与环戊二烯负离子()形成的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其结构如图,中所有C原子均采用杂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茂铁具有还原性 B、中存在大键 C、二茂铁中与之间形成离子键 D、环戊二烯(
)是制备二茂铁的原料,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比为
-
7、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解释的是A、苯酚能与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B、乙炔能使的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C、甲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D、苯酚能直接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苯不能
-
8、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B、溴乙烷与溶液反应生成乙醇 C、乙烯使酸性溶液褪色 D、乙醇在浓硫酸中加热生成乙烯
-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甲烷:
C、乙炔与制备二氯乙烯:
D、苯与液溴反应:
-
10、川菜以其“清鲜醇浓、麻辣辛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食物中的“麻”与“辣”一般来自于山椒素、辣椒素及它们的衍生物。羟基山椒素和辣椒素的结构如下图:

以下关于羟基山椒素和辣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有顺反异构体 B、两者都含有3种官能团 C、两者都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 D、从辣椒素的结构推断,它在水中的溶解性一定比它在植物油中的溶解性好 -
11、相同条件下,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沸点:乙二醇>乙醇 B、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溴乙烷 C、沸点:
D、与浓硝酸反应的活性:苯>甲苯
-
12、下列事实能用共价键的键能解释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氯化钠的熔点较高 C、金属汞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D、常压下的沸点高于
-
13、氰离子和氰的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氰离子: 氰:
A、可以作配合物中的配体 B、分子中的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C、分子中的N原子和C原子上各有1对孤电子 D、中N原子和C原子之间形成1个键和2个键 -
14、下列粒子的空间结构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粒子
空间结构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A
三角锥
B
平面三角形
C
三角锥
D
平面三角形
A、A B、B C、C D、D -
1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离子半径: C、元素Y、Z、M的第一电离能: D、基态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中最多的 -
16、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丙烯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式CH2 B、结构简式CH2=CHCH3 C、球棍模型:
D、聚合后的结构简式:
-
1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水的电子式:
B、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C、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D、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18、同位素分析是考古发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骨头在形成时会有少量代替沉积于其中,通过测定骨制品中的比值可推断当时生物生存的地质环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同位素分析能实现的原因 B、与的化学性质相似,是骨头中含的一个重要原因 C、与原子的次外层均有18个电子 D、碱性:
-
19、利用光谱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无损检测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对出土象牙的某种光谱图的比对分析,可通过象牙中化学键的变化推测其保存状态。该图使用了以下哪种技术
A、原子发射光谱 B、红外光谱 C、核磁共振氢谱 D、质谱 -
20、以下四件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其组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金属键的是




A.青铜纵目面具
B.陶蚕
C.祭山图玉璋
D.石璧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