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共识,化学学科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1)、CO2加氢可制备甲酸(HCOOH)。

    ①工业上利用甲酸的能量关系转换图如图所示:

    反应CO2g+H2gHCOOHg的焓变ΔH=kJmol1

    ②温度为T1℃时,将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CO2H2充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   K=2 , 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已知:v=kcCO2cH2v=kcHCOOHkk为速率常数。T2℃达到平衡时k=1.9k , 则T1T2(填“>”、“<”或“=”)。

    (2)、二甲醚(DM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通过CO2制备得到。方法如下:

    Ⅰ.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1=122.4kJmol1

    伴随副反应:

     Ⅱ.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1

    恒压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制备二甲醚。按照nCO2:nH2=1:3投料,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O、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CO=COCO2×100%

    CH3OCH3=2×CH3OCH3CO2×100%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CO2:nH2=1:3

    B.曲线①表示二甲醚的选择性

    C.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工业生产二甲醚

    D.工业上引入催化剂是为了降低反应Ⅰ的ΔH1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②在200~350℃的范围内,CO2的平衡转化率出现如图所示变化的原因:

  • 2、硼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新型材料等方面应用广泛,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乙硼烷(B2H6)的结构与乙烷相似,氨硼烷(NH3BH3)极易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立方氮化硼的晶体类型为
    (2)、BCl3形成的化合物中配位键的强度:BCl3NCH32ClBCl3NCH3Cl2(填“>”、“<”或“=”),理由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NH3BH3所形成的配位键中,B提供空轨道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氨硼烷(NH3BH3)>乙烷 C、BCl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D、氨硼烷分子中氮原子、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2sp3
    (4)、NaBH4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

    ①该晶体中BH4的配位数为

    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NaBH4晶体的密度为gcm3(用含a、NA的最简式表示)。

  • 3、镍和钛是构建化合物的重要元素。请回答:
    (1)、写出基态Ti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2)、关于TiNH35ClCl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3价 B、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6 C、含1mol TiNH35ClCl2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3mol白色沉淀 D、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1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Ni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区,其M层上共有个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4)、NiNH342+HNH键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H3分子中HNH键角。
    (5)、镍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排布式分别为①Ar3d84s2、②Ar3d84p1、③Ar3d8、④Ar3d94s1 , 有关这些微粒的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电子排布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①③ B、由光谱仪一定可以捕捉到发射光谱的是:③④ C、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①>③ D、微粒半径:②>③
  • 4、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ClOCH3COO结合H+的能力强弱

    配制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与NaClO溶液,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

    NaClO的pH大于CH3COONa , 说明ClO结合H+的能力比CH3COO的强

    B

    比较AgCl和AgI的Ksp大小

    向1mL 0.02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1mL 0.1molL1的NaCl溶液,再加入1mL 0.1molL1的NaI溶液

    一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变为黄色沉淀,说明AgCl的Ksp比AgI大

    C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铵盐

    取一定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并加热,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说明溶液中含有铵盐

    D

    验证CH2=CHCHO分子中的碳碳双键

    取样品与过量溴水混合,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溴水褪色,说明样品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A、A B、B C、C D、D
  • 5、室温下,向10mL浓度均为0.1molL1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BaCl2溶液。已知:H2CO3Ka1=4.2×107Ka1=5.6×1011KspBaCO3=5×109KspMgCO3=68×106KspMgOH2=49×101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molL1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
    cCO32+cOH=2cH++cHCO3+3cH2CO3
    B、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加几滴稀盐酸,pH几乎不变 C、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加入0.1molL1MgCl2溶液,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镁 D、加入10mL 0.1molL1BaCl2溶液后,在上层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 6、温度为55℃时,溴代烷在水中可按如下过程进行水解反应:

    Ⅰ   RBrR++Br   慢                    Ⅱ   R++H2OROH2+   快

    Ⅲ   ROH2+ROH+H+   快

    已知,当R基团不同时,水解相对速率如下

    R

    CH33C

    CH32CH

    CH3CH2

    CH3

    相对速率

    100

    0.023

    x

    0.003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较高 B、加入AgNO3 , 能促进溴代烷的水解 C、可以预测x的值介于0.0034到0.023之间 D、溶液碱性增强时,RBrROH反应速率加快且RBr转化率升高
  • 7、物质有自发地从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扩散的趋势,利用该趋势可设计浓差电池。如图所示装置可测定氧气的含量,参比侧通入纯氧,测量侧气压调节到与参比侧相同,接通电路,通过电势差大小可测出测量侧气体的含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侧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B、相同压强下,电势差越大,测量侧气体中含氧量越高 C、测量侧处于封闭环境时,初期的读数比较准确 D、参比侧每消耗224mL气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
  • 8、X、Y、Z、W、Q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半径最小,Y的同位素可用于考古断代,Z的最高能级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一半,W与Z、Q相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点:YW2>YZ2 B、氢化物的稳定性:YX4>X2Z C、X2Z2为非极性分子 D、电负性:Z>W>Q
  • 9、丙烯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光照条件下卤素单质较易取代饱和碳原子上的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剂a为NaOH水溶液 B、化合物Q中最多有6个原子共平面 C、聚合物Z的链节为 D、化合物W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2∶2
  • 10、下列方程式与描述相符的是
    A、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硝酸:S2O32+2H+=S+SO2+H2O B、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3NH3H2O=AgNH32OH+2H2O+NH4+ C、将少量NaAlO2溶液滴入CaHCO32溶液中:AlO2+HCO3+H2O=AlOH3+CO32 D、制备烈性炸药TNT: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金属盐等都可使蛋白质变性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纤维素能发生酯化反应而淀粉不能 D、煤的气化是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 12、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B

    验证溴乙烷消去产物具有还原性

    验证CuSO4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C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23.40mL

    A、A B、B C、C D、D
  •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69Ga71Ga互为同位素 B、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C、C3H6C4H8互为同系物 D、CH2BrCH2BrCH3CHBr2互为同分异构体
  • 14、某废催化剂含SiO2、ZnS、CuS及少量的Fe3O4。某实验小组以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锌和铜,设计实验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验滤液1中是否含有Fe2+ , 可以选用铁氰化钾溶液 B、步骤②操作中,先加1.0molL1 H2SO4 , 然后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6%H2O2 C、滤渣1成分是CuS,滤渣2成分有S、SiO2 D、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可用NaOH溶液或CuSO4溶液吸收
  • 15、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OHSO32 B、Na+S2Fe3+SO42 C、H+NH4+HCO3Br D、Al3+NH4+FSO42
  • 16、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2是还原产物 B、NH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1molCl2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 D、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17、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KCl的形成过程: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818O C、SO3分子的VSEPR模型: D、CH3CHCH2CH32的名称:3-甲基戊烷
  • 18、下列有关Na2C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NaHCO3稳定 B、Na2CO3焰色试验显黄色 C、Na2CO3的俗名为纯碱 D、Na2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19、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A、CO2 B、CH3CH3 C、CaCO3 D、H2O
  • 20、已知:CO2氧化C2H6制C2H4的主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6(g)+CO2(g)=C2H4(g)+CO(g)+H2O(g)    ΔH=+177kJ/mol

    该反应的历程分为如下两步:

    反应①:C2H6(g)=C2H4(g)+H2(g) (快反应)ΔH1

    反应②:CO2(g)+H2(g)=CO(g)+H2O(g) (慢反应)   ΔH2=+42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活化能Ea1>反应②的活化能Ea2 B、相比于提高cCO2 , 提高cC2H6对主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H2O(g)液化分离,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若反应①的ΔS=+0.12kJmol1K1 , 则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T=1125K
上一页 466 467 468 469 4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