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二氧化饰(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可以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氟碳饰矿(主要成分为CeCO3F,含Fe2O3、FeO等杂质)制CeOz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滤渣Ⅰ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的Ce(BF4)3

    ②Ce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Ce4+

    回答下列问题:

    (1)、CeCO3F中Ce元素的化合价为
    (2)、焙烧氟碳铈矿时,提高焙烧效率的措施有(写出两种),实验室进行焙烧操作时一般在中进行。
    (3)、CeCO3F在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流程中所加的盐酸要适当过量,其目的是 , 操作中可用硫酸和H2O2替换盐酸,其优点是
    (5)、写出从滤液Ⅱ中沉淀铈的离子方程式:
  • 2、水合肼(N2H4·H2O)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AC、D1PA,TSH等发泡剂。工业上常用尿素[CO(NH2)2]、NaOH、NaClO溶液反应制备水合肼。

    已知:①Cl2与NaOH反应为放热反应,Cl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NaClO3

    ②N2H4·H2O沸点为118℃,具有强还原性。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25℃以下,其主要目的是
    (3)、Ⅱ.制备水合肼:

    将制得的NaClO与NaOH的混合溶液滴入尿素水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控温装置已略),充分反应后,仪器X中的溶液经蒸馏获得水合肼粗品,剩余溶液再进一步处理还可获得副产品NaCl和Na2CO3·10H2O。

    仪器X的名称是 , X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滴加NaClO溶液的速度较快时,水合肼的产率会下降,原因是
    (5)、水合肼是二元弱碱,在溶液中可发生类似NH3·H2O的电离。写出水合肼和HCl控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实验室可用碘测定水合肼的浓度,称取5.0g水合肼样品,加入适量水、稀硫酸、碳酸氢钠,配成500mL溶液,从中取出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200mol·L-1I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4.00mL,则样品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已知:N2H4·H2O+2I2+H2SO4+6NaHCO3=N2↑+4NaI+6CO2↑+Na2SO4+7H2O)。
  • 3、25℃时,某酸H2R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含R元素微粒在总浓度中所占分数δ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Ksp(MR)=1.0×10-18 , M2+不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H2R的二级电离常数K的数量级为10-11 B、NaHR溶液中,c(H2R)<c(R2-) C、反应H2R(aq)+M2+(aq)MR(s)+2H+(aq)的平衡常数K=101.8 D、向MR的饱和溶液中加酸调节至中性,则一定存在:2c(M2+)=2c(R2-)+c(HR-)
  • 4、金属锌具有储量丰富、电池理论容量高﹑氧化还原电位低,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锌的化合物在防腐、电镀、医学、纺织等领域有诸多应用。一种水性电解液Zn-V2O5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放电结束后左侧电极片上生成VOSO4.已知VOSO4可溶于水,强碱性环境下Zn2+最终转化为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42- , 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中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D、当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V2O5电极质量减少9lg
  • 5、一定条件下,在容积相等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ΔH=41kJ/mol , 达平衡后获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CO

    H2O

    CO2

    H2

    1

    4

    0

    0

    放出32.8kJ热量

    2

    8

    0

    0

    放出QkJ热量

    A、Q等于65.6 B、反应①比反应②达到平衡时间短 C、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 D、该温度下,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1
  • 6、下列各组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

    火焰出现黄色

    溶液中含Na元素

    B

    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引燃,盖上另一块干冰

    镁粉在干冰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O2不能扑灭金属镁引起的火灾

    C

    向K2S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 然后将产生的气体导入CuSO4溶液中

    CuSO4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Ka1(H2S)>Ka1(H2CO3)

    D

    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搅拌

    产生黑色“面包”

    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吸水性

    A、A B、B C、C D、D
  • 7、上海科研团队发现化合物甲是感知各种代谢活动的关键枢纽。化合物甲的结构如图所示。短周期主族元素W、Y、Z、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W为金属元素,X和W位于同主族,Y与W不同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负性:Y>Z>X B、化合物甲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e-的稳定结构 C、工业上电解熔融的W2Z制备W的单质 D、Z的一种单质在大气中的含量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 8、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H2SO3:Ka1=1.4×10-2 , Ka2=6.0×10-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d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c作抗氧剂的原因是c不与O2反应 C、d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D、e的浓溶液和a反应可能生成b和c
  • 9、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I2易溶于CCl4 , 可从I2CCl4都是非极性分子的角度解释 B、熔融NaCl能导电,是由于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Cl C、AgCl溶于氨水,是由于AgClNH3反应生成了可溶性配合物[Ag(NH3)2]Cl D、对羟基苯甲酸存在分子内氢键,是其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高的主要原因
  • 10、从紫草植物中提取出的萘醌类物质具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B、分子中至少有12个碳原子共平面 C、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Na发生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 11、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KClO与Fe(OH)3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备K2FeO4: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B、向含1molFeI2溶液中通入1molCl2:2I-+Cl2=2Cl-+I2 C、电解MgCl2水溶液:2Cl-+2H2O__2OH-+Cl2↑+H2 D、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SO42-+H++OH-+Ba2+=BaSO4↓+H2O
  • 12、利用下列药品及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NaCl中的I2

    B.制备碳酸氢钠

    C.电解精炼铝

    D.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A、A B、B C、C D、D
  •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K+NH4+、Cl-、I- B、加入铝粉生成H2:的溶液中:Na+HCO3-NO3-NH4+ C、K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D、c(ClO-)=0.1mol/L的溶液中:K+、Na+CO32-、S2-
  •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g3H37Cl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10NA B、3.6g金刚石晶体中的共价键数为1.2NA C、1molHCOOH与足量CH3OH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酯基数目为NA D、向1L0.1mol·L-1CH3COOH溶液通氨气至中性,NH4+数小于0.1NA
  • 15、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碱可用作抗酸的胃药 B、碳酸钡可用于肠胃X射线造影检查 C、O3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氧化钠可加入运输鱼苗的水中供氧
  • 16、化学从古至今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宣纸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抱朴子内篇·黄白》《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主要发生了化合反应 C、运载火箭使用了煤油液氧推进剂,煤油是由C、H、O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D、TCL公司的“CMiniLED智屏”由3840颗微米级芯片组成,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O2
  • 17、胰岛素增敏剂Rosiglitazone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反应①的产物只有一种,请写出化合物X的名称
    (2)、反应③中,除产物Ⅳ,还有HCl生成,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生成的有机新物质

    有机反应类型

    HCN,催化剂,加热

    加成反应

    (4)、关于该合成路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化合物Ⅰ为非极性分子,化合物Ⅱ属于酰胺 B、中所有原子不能共平面 C、化合物Ⅴ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D、化合物Ⅶ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E、④、⑤、⑥均为取代反应
    (5)、化合物β为Ⅳ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①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③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6:2:2:1:1

    β的结构简式为(写一种)。

    (6)、以为原料,参考路线①③,合成化合物(其他无机试剂任选)。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关步骤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为

    ②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写结构简式)。

  • 18、工业排放烟气中含NOx , 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1)、NH3-SCR脱硝。该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NOx还原为无污染的N2H2O。该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1

    ⅱ.4NH3(g)+3O2(g)2N2(g)+6H2O(g)  ΔH2=1267kJmol1

    ⅲ.4NH3(g)+5O2(g)4NO(g)+6H2O(g)  ΔH3=907kJmol1

    ΔH1=kJmol1

    ②保持温度为T,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投料比n(NH3):n(O2)=4:3 , 投料量相同,测得不同催化剂对N2生成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使用催化剂A,前4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H2O)=3.0molL1min1

    B.反应活化能:Ea(A)>Ea(B)>Ea(C)

    C.平衡后,使用催化剂A的容器内压强最大

    D.反应物的转化率:α(O2)=α(NH3)

    (2)、络合脱硝法。利用过渡金属与配体螯合形成的络合液将NO由气相络合转为液相。研究表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简写为H4Y)鳌合亚铁生成的络合液[FeY]2对NO具有较高脱除效率。

    ①已知[MY]2结构如图(M=Fe2+Ca2+……),则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1个该配离子中存在ssp3σ键。

    ②Fe(Ⅱ)-EDTA([FeY]2)络合脱硝反应过程如下:

    (a)NO(g)NO(aq)

    (b)[FeY]2+NO(aq)[FeY(NO)]2

    (c)6[FeY(NO)]2+C2H5OH6[FeY]2+3N2+2CO2+3H2O(Fe(Ⅱ)-EDTA再生)

    (d)4[FeY]2+O2+2H2O4[FeY]+4OH(副反应)

    步骤(c)所用试剂除C2H5OH外,还可选择(选“葡萄糖”或“乙酸”);为了抑制步骤(d)副反应的发生,可选择的试剂为(选“Na2SO3”或“NaClO”)。

    Fe3+会与溶液中的Cl形成多种配合物。当c(Cl)<0.1molL1时,溶液中主要存在下列两个平衡:

    Fe3++ClFeCl2+  K1=101.8

    FeCl2++ClFeCl2+  K2=100.6

    改变Cl起始浓度,测得平衡时Fe3+FeCl2+FeCl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lgc(Cl)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δ(x)=c(x)c(Fe3+)+c(FeCl2+)+c(FeCl2+) , 若Q点Fe3+对应的起始浓度c0(Fe3+)=amolL1

    (Ⅰ)求Q点溶液中c(Cl)=molL1

    (Ⅱ)计算Q点溶液中Fe3+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已知100.64

  • 19、一种从镍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H)3Ni(OH)3Fe(OH)3以及少量钙、镁等的化合物)中提取Ni、C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黄钠铁矾化学式为Na2Fe6(SO4)4(OH)12 , 其沉淀的pH范围为1.5~2.0。

    ②草酸的Ka1=6.0×102Ka2=5.0×105

    (1)、“酸浸”时镍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除铁”中加入NaClO3的作用;该步骤中不能用Na2SO4代替Na2CO3的原因为
    (3)、“镍钴萃取分离”中,不同萃取剂的分离性能对比如下表所示,则萃取剂的最佳选择为(填萃取剂名称),原因是

    萃取剂

    萃取余液中金属质量浓度/(g/L)

    Co的萃取率%

    分相时间

    Co

    Ni

    7401

    3.10

    13.5

    48.0

    2min

    7402

    2.85

    13.7

    52.5

    5min

    P507

    0.03

    13.8

    99.5

    1min

    (4)、“热解还原”中产生的n(CO):n(CO2)=3:1 , 则该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常温下Ksp(NiC2O4)=1.70×1017 , 当溶液中pH=2时,Ni2+沉淀完全[c(Ni2+)1×103molL1时认为完全沉淀],则此时溶液中草酸的浓度c(H2C2O4)=。(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纳米氧化镍(NiO)在工业上用作催化剂、半导体等原料。已知NiO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若A坐标参数为(0,0,0) , B为(1,1,0) , 则C坐标参数为。其中Ni原子位于O原子围成的空隙中。(填“四面体”、“立方体”、“八面体”)

  • 20、某小组通过测定吸光度的方法确定配位化合物的配体数x

    已知:

    a.Fe2+能与邻菲罗啉(phen)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配离子:Fe2++xphen[Fe(phen)x]2+ , 生成的配离子能吸收波长为510nm的光。

    b.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其它条件相同时,溶液吸光度A与其物质的量浓度c成正比:A=kc , 可在吸光度最高点得到配合物配比。

     

    (1)、Ⅰ.配制溶液
    Fe(NH4)2(SO4)26H2OM=392gmol1)晶体配制500mL含c(Fe2+)=5.0×104molL1的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填字母)

    用分析天平称取该晶体的质量是g(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1g)。另准确配制5.0×104molL1的邻菲罗啉溶液备用。

    (2)、Ⅱ.测定吸光度

    取若干试管编号,按照下表用量混合反应溶液,并依次测定波长为510nm时溶液的吸光度:

    编号

    V(Fe2+)/mL

    V(phen)/mL

    V(缓冲溶液)/mL

    V(蒸馏水)/mL

    1

    0.00

    1.20

    1.20

    0.60

    2

    0.06

    1.14

    1.20

    0.60

    3

    a

    1.08

    1.20

    0.60

    ……

    n

    1.20

    0.00

    1.20

    0.60

    表格中a的数值为 , 混合时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使溶液的pH保持在酸性环境,其原因是

    (3)、所测定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求得配体数x=

    (4)、Ⅲ.结果分析

    该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实测的吸光度与文献数值有一定偏差,继续探究原因。

    查阅资料  Fe3+也能与phen配位,形成淡蓝色配合物

    提出猜想  在配制Fe(NH4)2(SO4)2溶液时,可能有部分溶质被空气氧化

    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性,其操作和现象是

    (5)、甲同学提出,为排除上述干扰,可在配制Fe(NH4)2(SO4)2溶液时,加入少量Fe粉,但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经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最终选用了盐酸羟胺(HONH3Cl)代替铁粉完成了实验,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HONH3+=+N2++2H2O

    (6)、铁盐与亚铁盐在生活中使用广泛,请任写出一种用途
上一页 482 483 484 485 4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