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异丁烷分子中键的数目为 B、0.9g水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 C、2L溶液中,的数目为 D、标准状况下,2.24L中的原子总数为
-
2、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苯和乙酸均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B、某芳香烃的分子式为 , 它可使酸性溶液褪色,且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侧链,符合条件的芳香烃有4种 C、2-丁烯有顺反异构,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D、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X射线衍射实验可获得晶体结构的相关信息 B、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碱、自润滑等性能,可用于制作滴定管活塞 C、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可推断其分子式为 D、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有机废液,可以用溶剂萃取,分液后回收,或直接蒸馏,回收特定馏分
-
4、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溶于 , 可从是极性分子而是非极性分子的角度解释 B、熔融NaCl能导电,是由于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和 C、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是因为晶体的自范性 D、对羟基苯甲酸存在分子内氢键,是其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的主要原因
-
5、下列实验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乙酸乙酯
B.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C.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气体
D.比较碳、硅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A、A B、B C、C D、D -
6、火箭推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中C、N元素的化合价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氧化剂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之比为2∶3 C、被氧化 D、1mol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基态S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B、分子的球棍模型:
C、的形成过程:
D、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明矾 B、聚乙烯 C、胶体 D、汽油
-
9、硫代硫酸钠在纺织业、造纸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
【查阅资料】
i.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生成S和。
ii.向和混合溶液中通入可制得 , 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和。
iii.易被氧化;难溶于水,可溶于稀。
【制备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i.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
ii.先向C中烧瓶中加入和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中滴加70%浓 , 装置A产生的经过单向阀通入装置C中的混合溶液,加热、搅拌,至溶液约为7时,停止通入气体,得产品混合溶液,结束反应。
iii.过滤C中混合溶液,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写化学式)。该浑浊物是由和(写化学式)反应得到,该物质和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实验过程中有大量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B中单向阀的作用是;为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装置C混合溶液中的不能过量,原因是。(4)、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ii)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探究的性质:
步骤i:取晶体,溶解,配成溶液。
步骤ii:取溶液,向其中加入饱和氯水 , 溶液立即出现浑浊,经检验浑浊物为S。
步骤iii:继续滴加饱和氯水,浑浊度增大,最后消失,溶液变澄清。
(5)、探究S产生的原因(中S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和):提出假设:
假设1:等含氯的氧化性微粒氧化了价硫元素。
假设2:空气中的氧化了价硫元素。
假设3:酸性条件下分解产生S。
设计实验方案:
①向实验b的试管中滴入的试剂是。
②对比实验a、b,可得出的结论是。
(6)、步骤iii中,溶液最终变澄清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 -
10、铝和铁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制印刷电路板的原理为用 , 溶液做腐蚀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时,生成的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色,一段时间后还会有(填化学式)生成。(3)、甲、乙两烧杯中分别有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同温同压下),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g。(4)、如图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 还含有少量杂质)中提取并生产的工艺流程:
①流程图中的“滤渣”的成分为(填化学式,下同);流程图中的“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②向流程图中的“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后,检验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试剂为(填字母)。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③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④“还原”时,炭黑在高温下被氧化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反应的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Ⅰ中硝酸既体现酸性又体现氧化性 B、过程Ⅲ的反应速率比过程Ⅰ快的原因是溶于水,使浓度增大 C、由实验推测,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或Ⅰ至Ⅲ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 D、反应Ⅰ后的无色气体为 , 若通入 , 再和铜充分反应之后会剩余 -
12、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收集氨气时,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形成喷泉后的溶液中有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 C、封闭c前,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三颈烧瓶c口,有白烟产生 D、关闭a,封闭c,打开b,引发喷泉实验,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如图2,则D点时喷泉最剧烈
-
13、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 下列情况不能表示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B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B、体系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
14、化学与社会、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使用或者描述错误的是A、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B、可作为发酵粉 C、凡是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均对人体健康有害 D、维生素C是常用的抗氧化剂
-
1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铁在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B、将足量的与的浓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与足量的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
-
16、有4种碳骨架的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B、c的二氯代物有2种 C、只有a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b和c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
17、实验室常用溶液吸收有毒气体 , 生成和。P元素可形成多种含氧酸,其中次磷酸为一元弱酸,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 B、足量与氨水反应: C、用溶液吸收 D、次磷酸与足量溶液反应:
-
18、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 B、铝制品表面覆盖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C、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
19、已知:有机物分子中与“
”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活性较大,可以与甲醛或卤代烃等发生反应。例如:
①2HCHO+
②
有机物J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结构简式为。(2)、G俗称缩苹果酸,能与B以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则G+B→H的化学方程式是。(3)、已知E中只有一种官能团,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E与B互为同系物 b.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
c.F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E d.F中也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J的同分异构体X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已知与足量Na或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和 , 且苯环上只有一种一氯代物。则符合上述条件的X可能的结构简式为。(5)、J的结构简式是。 -
20、以2-丁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E(1,3-环己二烯)和化合物P(1,2-环己烷二甲醇的同系物)的路线如下。
已知:i.
ii.Diels-Alder反应:
iii.B为共轭二烯烃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反-2-丁烯用于合成C4、C5衍生物及制取交联剂、汽油等,其结构为下图中的(填“I”或“II”)。②生成X时,反应中有机物断裂的化学键是(填“键”或“键”)
(2)、已知甲为B的同系物,分子式为 ,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物质甲:。(3)、Y的结构简式是。(4)、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类型是。(5)、已知E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D→E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