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2N2(g)+3H2O(g) Δ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会缩短反应时间且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加入足量的NH3 , 再次平衡后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氮气的体积分数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会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且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会使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后氨气的浓度变小
-
2、已知:H2S在与不足量的O2反应时,生成S和H2O。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1
2H2S(g)+O2(g)=2S(s)+2H2O(l) ΔH2
2H2S(g)+O2(g)=2S(s)+2H2O(g) ΔH3
判断ΔH1、ΔH2、ΔH3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2>ΔH1 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3 D、ΔH2>ΔH1>ΔH3 -
3、已知3.0 g乙烷在常温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5.98 kJ,则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2C2H6(g)+7O2(g)=4CO2(g)+6H2O(g) ΔH=-3 119.6 kJ·mol-1 B、C2H6(g)+O2(g)=2CO(g)+3H2O(g) ΔH=-1 559.8 kJ·mol-1 C、C2H6(g)+ O2(g)=2CO2(g)+3H2O(g) ΔH=-1 559.8 kJ·mol-1 D、C2H6(g)+O2(g)=2CO2(g)+3H2O(l) ΔH=-1 559.8 kJ·mol-
-
4、下列关于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 B、CaCO3(s)=CaO(s)+CO2(g) ΔH=+178.2 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 C、HCl(g)=H2(g)+Cl2(g) ΔH=+92.3 kJ/mol:1 mol HCl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放出92.3 kJ的热量 D、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含1 mol NaOH的烧碱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H2SO4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1molH2SO4与1molBa(OH)2反应生成BaSO4 , 沉淀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D、1molH2与0.5molO2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H2的燃烧热
-
6、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C、推广“绿色汽油”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
7、酞菁钴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催化剂等方面,其结构如图所示(Co参与形成的均为单键,部分化学键未画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A、酞菁钴中三种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N>H>C B、酞菁钴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杂化和sp3杂化两种 C、与Co(Ⅱ)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是2号和4号N原子 D、1号和3号N原子分别与周围3个原子形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室制氨气
实验室氨气尾气吸收
用氯化氢气体和饱和食盐水作喷泉实验
验证浓的脱水性、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
9、托伐普坦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前体(L)合成步骤如图(部分试剂和条件略去)。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填“能”或“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2)、写出由C生成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写出G的结构简式。(4)、H到I的反应类型是。(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试剂X的化学式是。(6)、K完全水解后,有机产物的名称是。(7)、E的消去产物(C6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b和c的可能结构有种(立体异构中只考虑顺反异构);写出只满足下列条件a和c,不满足条件b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a)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CO2;
b)红外光谱中有碳碳双键特征吸收峰;
c)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例为3∶3∶2∶1∶1。
-
10、关于实验室安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等钡的化合物均有毒,相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B、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 C、具有
标识的化学品为易燃类物质,应注意防火 D、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
-
11、化合物X是由细菌与真菌共培养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可与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B、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 D、存在顺反异构
-
12、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 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 C、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 D、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
-
13、化合物H是合成某一天然产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C的官能团名称是。(2)、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联氨的碱性弱于化合物A
B.化合物H与足量氢气充分加成后,每个分子中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
C.化合物B→C的转化过程中,试剂作氧化剂
D.化合物E中,氨基的反应活性:
E.化合物E→F的转化过程中,试剂起到保护氨基的作用
(4)、化合物D→E的转化过程中两种产物均含两个六元环,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5)、有机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设计以苯乙烯(
)和光气为原料合成有机物X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写出4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谱和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5种氢原子;
②除了苯环外无其他环,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
14、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请回答:
I.通过捕捉工业废气中的 , 再将其合成甲醇,这种甲醇被称为零碳燃料。其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1)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填“大”、“小”或“无法确定”),理由是。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 , 初始压强为 , 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体积分数为20%。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气体的转化率为80%
B.升高体系温度,导致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无法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为提高甲醇的产率与反应速率,可通过选择性分离膜不断分离甲醇来实现
②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时用气体组分的平衡压强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在温度下,合成甲醇反应的平衡常数。
Ⅱ.“碳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氮循环”。其中铵盐是一类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应用广泛。如可用作净水剂、食品添加剂;用于定量分析医药和电子产业中。
(3)在下,溶液中溶液中 , 则ab(填“>”、“<”或“=”)。
(4)如图是的几种电解质溶液的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在下,溶液中(填准确值)
-
15、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多种方法,硅镀钇矿是一种含钇族稀土元素和氧化铍为主的主要矿物,该矿石中含稀土元素约35%,含氧化铍约5%,如图是利用硅铍钇矿生产氧化铍与稀土产品的转化过程:
已知:过程I中未有电子转移,且物质X由多种氧化物混合而成。请回答:
(1)、写出物质X中的所有氧化物(填化学式);步骤III中,加入的作用是。步骤II中存在氧化还原过程,设计实验验证含铍溶液中的阳离子(除以外)。(2)、已知:铍元素和铝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B、沸点低于相似结构的 C、为得到无水 , 可通过与混合并加热制得 D、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的第一电离能的主要原因是电子排布为半充满,较为稳定(3)、某化学科研工作者对复盐沉淀进行精密分析,最终确认其化学式为。①向复盐沉淀中加入溶液生成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检验氢氧化钇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为。
-
16、C、元素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请回答:(1)、尿素是无色或白色针状晶体,该晶体属于四方晶系,晶胞参数 , 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所有分子均在棱上。
①按照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对组成元素排序。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
(2)、在超导、强磁性、耐高压等方面有优异的性能,其晶体采用面心立方堆积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特征符合分子密堆积
B.中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C.能量最低的激发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D.能与杯酚通过共价键相结合,经过尺寸匹配实现“分子识别”
E.晶体中分子的配位数为12
(3)、已知:乙二酸分子内脱水可生成。芳香族化合物也可用于类似原理生成,核磁共振谱显示该分子中仅存在两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则的结构简式为。(4)、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其宏观性质,进而影响其用途。①氢氟酸(的水溶液)能与二氧化硅反应,工业常常通过此方法来生成磨砂玻璃。其反应能进行的原因除了氟的电负性比氧大,能够更强烈地吸引电子对,导致键易断裂以外,请从化学反应的进行角度解释能够发生的原因。
②白磷为正四面体构型(如图),其中每个P均以杂化,请从物质结构角度解释白磷易自燃的原因。
-
17、为探究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影响因素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浓度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呈红色,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滴加溶液
溶液颜色变深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压强
一定温度下,压缩装有和容器的体积
气体颜色变浅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会变化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温度
分别向盛有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混合后再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热水中的试管先出现浑浊和气泡
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D
催化剂
向和稀硫酸正在反应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增多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A B、B C、C D、D -
18、硫化氢是二元弱酸。某小组做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Ⅰ:往溶液中滴加溶液;
实验Ⅱ:往溶液中滴加溶液。
[已知:的电离平衡常数; , 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I可选用甲基橙(变色的范围)作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 B、实验I中时,存在 C、实验Ⅱ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D、往实验Ⅱ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中加入氨水,黑色沉淀溶解,产生 -
19、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量子点的发现与研究。其中巯基乙酸是量子点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保护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亲水性:羧基巯基 B、酸性:巯基乙酸乙酸 C、与量子点上的过渡金属离子配位的原子是S,结合后水溶性降低 D、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强度:
-
20、根据图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为原电池模型 B、过一段时间,左侧溶液的升高 C、该体系中,优先于参与反应 D、腐蚀速率:左侧电极>右侧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