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N2O5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反应:2N2O5(g)4NO2(g)+O2(g)   ΔH>0。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气体,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s

    0

    500

    1000

    1500

    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00s内N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5.92×10-3mol·L-1·s-1 B、T1温度下发生该反应,N2O5的平衡转化率为50% C、T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 若T1>T2 , 则K1>K2 D、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原来2倍,则c(N2O5)=1.25mol·L-1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B、知道了某过程有自发性之后,就能确定该过程一定会发生 C、一定温度下,反应2NaCls=2Nas+Cl2(g)的ΔH>0   ΔS>0 D、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也一定能自发进行
  • 3、工业制氢原理:C(s)+H2O(g)__CO(g)+H2(g)。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提高活化分子百分率的是
    A、将炭块改为炭粉 B、加入高效催化剂 C、降低反应温度 D、增大水蒸气浓度
  • 4、速率控制在生产生活中较为常见。下列操作或措施与速率控制无关的是
    A、煅烧硫铁矿时将其粉碎 B、合成氨时采用高温条件 C、食品抽真空包装 D、净水时加入明矾
  • 5、下列应用涉及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煤油与液氧作为火箭推进剂 B、Al和Fe2O3反应焊接钢轨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制CO D、乙炔与氧气反应用于切割金属
  • 6、已知298K,101kPa时,CO2g+3H2gCH3OHg+H2Og ΔH=-49.5kJmol-1。该反应在密闭的刚性容器中分别于T1、T2温度下进行,CO2的初始浓度为0.4molL1cCO2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T2 B、T1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CH3OH=0.15molL1 C、使用催化剂1的反应活化能比催化剂2的大 D、使用催化剂2和催化剂3的反应历程相同
  • 7、下列实验能达成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

    目的

    A.制备银氨溶液

    B.滴定未知浓度的HCl溶液

    实验

    目的

    C.铁制镀件电镀铜

    D.制备乙酸乙酯

    A、A B、B C、C D、D
  • 8、CaH2是重要的供氢剂,遇水或酸能引起燃烧。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氢化钙固体(提供的实验仪器不得重复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在加入试剂前无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c→b→f→g→d→e C、加热装置④之前必须检查气体的纯度 D、装置③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H2O(g)进入装置④中
  • 9、我国学者发明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甲醛﹣硝酸盐电池,可同时处理废水中的甲醛和硝酸根离子(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Ag电极反应为2HCHO+2H2O﹣4e═2HCOO+H2↑+2OH B、CuRu电极反应为NO3+6H2O+8e═NH3↑+9OH C、放电过程中,O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室传递到右室 D、处理废水过程中溶液pH不变,无需补加KOH
  • 10、废弃电池中锰可通过浸取回收。某温度下,MnSO4在不同浓度的KOH水溶液中,若Mn(Ⅱ)的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n(OH)2难溶于水,具有两性;δ(MnOH+)=cMnOH+cMn2++cMnOH++cHMnO2+cMnOH42-+cMnO22

    A、曲线z为δ(MnOH+) B、O点,cH+=23×1010.2 C、P点,c(Mn2+)<c(K+) D、Q点,c(SO42)=2c(MnOH+)+2c(MnO22)
  • 11、温度T下,向1L真空刚性容器中加入1mol CH32CHOH , 反应达到平衡时,cY=0.4mol/L

           (CH3)2CHOH(g)(CH3)2CO(g)+H2(g)XY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再充入1mol X和1mol Y,此时v<v B、再充入1mol X,平衡时cY=0.8mol/L C、再充入1mol N2 , 平衡向右移动 D、若温度升高,X的转化率增加,则上述反应ΔH<0
  • 12、钒系催化剂催化脱硝部分机理如图所示。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反应过程中HOV4+被氧化 C、脱硝反应为4NH3+3O2__2N2+6H2O D、V5+O+H3NN=O是反应中间体
  • 13、某兴趣小组探究高锰酸钾和氨水的反应,实验如下: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2mLKMnO4溶液+1mL10molL1氨水+0.5mL蒸馏水

    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③<②<①。

    实验均产生棕褐色固体(经检验为MnO2),都伴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N2)。

    2mLKMnO4溶液+1mL10molL1氨水+0.5mL1molL1稀硫酸

    2mLKMnO4溶液+1mL10molL1氨水+0.5mL1molL1Na2SO4溶液

    2mLKMnO4溶液+1mL5molL1NH42SO4溶液+0.5mL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注:实验中cKMnO4=0.01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了反应2MnO4+2NH3=2MnO2+N2+2OH+2H2O B、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②<①的主要原因:cH+增大,MnO4的氧化性增强 C、对比实验③④可得出,还原性:NH3>NH4+ D、在实验④的试剂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溶液褪色
  • 14、环己酮()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为0.953g/cm3 ,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一定条件下易被强氧化剂氧化。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氧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

    制备环己酮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试剂。将5.24g Na2Cr2O7固体(过量)溶于盛有30mL水的烧杯中,沿烧杯内壁缓慢加入4.5mL浓硫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橙色逐渐变深,冷却至0℃以下备用。

    ②添加试剂。向烧瓶内加入5.00mL环己醇(密度为0.968g/mL),再加入步骤①所配试剂,振摇,使其充分混合。

    ③控温反应。用温度计测量初始温度,随着反应进行,当温度上升至55℃时,立即用水浴冷却,控制温度在55~60℃。约0.5h后,温度开始下降,移去水浴,再放置0.5h , 溶液呈墨绿色。

    ④分离提纯。按图示安装蒸馏装置(夹持、加热装置省略),向墨绿色溶液中加入30mL水和几粒沸石,在95℃时收集到馏分50mL。向所得馏分中加入6g食盐固体,充分振荡后,将液体转入分液漏斗,静置,分液。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制得纯净的环己酮。

    ⑤称量产品。称量制得的环己酮质量为3.92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后,溶液橙色逐渐变深的原因是
    (2)、仪器X的名称为
    (3)、环己醇被Na2Cr2O7溶液氧化时,还原产物为Cr3+(墨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步骤④,蒸馏前向“墨绿色溶液”中加入几粒沸石的作用是。蒸馏时,冷凝水应从b口通入,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5)、步骤④,将馏分转入分液漏斗前,向馏分中加入食盐固体的目的是
    (6)、计算环己酮的产率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为提高环己酮的产率,工业上常在步骤③“再放置0.5h”后,加入少量H2C2O4晶体,作用是
  • 15、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基态原子核外s轨道电子数等于p轨道电子数。仅Z为金属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有1个未成对电子。W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X、Z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W的原子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X>Y B、简单离子半径:Y>Z C、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X、W形成的化合物空间结构均为正四面体
  • 16、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2)Zn/H2O1)O3R1CHO+

    ②1mol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mol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⑤RNH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
    (2)、D的化学名称是 , 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3)、G的结构简式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写出其中的一种的结构简式)。
    (5)、由苯及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

    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 , 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为 , I的结构简式为

  • 17、某湿法炼锌的萃取余液中含有Na+、Zn2+、Fe2+、Mn2+、Co2+、Cd2+及30~60g/LH2SO4等,逐级回收有价值金属并制取活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Co(OH)3

    Cd(OH)2

    Ksp

    2.6×10−39

    4.6×10−17

    5.9×10−15

    1.6×10−44

    7.2×10−15

    (1)、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常温下,测得某种萃取余液中硫酸的浓度为58.8g/L,则此溶液中c(H2SO4)=mol/L。
    (3)、在酸性条件下,加入Na2S2O8氧化时,Mn2+转化为MnO2除去,生成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常温下,中和时,先调节pH约为1,加入适量的Na2S2O8氧化,在调节pH为4.0,“沉渣”的主要成分除MnO2外还有。若加入过量Na2S2O8 , 钴元素将会进入“沉渣”中,则水解后的溶液中c(Co3+)约为mol/L。
    (5)、“沉锌”时,在近中性条件下加入Na2CO3可得碱式碳酸锌[ZnCO3•2Zn(OH)2•H2O]固体,同时产生大量气体。产生大量气体的原因是
    (6)、不同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Na2SO4晶体的物种如图所示。欲从含20%Na2SO4及微量杂质的“沉锌后液”中直接析出无水Na2SO4 , “操作a”为

  • 18、探究汽车尾气中NO的无害化处理,催化剂作用下在容积均为1L的两个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N2(g)+O2(g)   △H1 , 有CO存在时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H2。容器①充入0.1molNO,容器②0.1molNO和0.1molCO。相同时间,N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1<0,△H2<0 B、T1温度下,可以通过更换高效催化剂提高NO的转化率 C、T2温度下,反应2CO(g)+O2(g)⇌2CO2(g)的平衡常数K=1.024×105 D、T2温度下,在容器②中再充入0.01molNO和0.01molCO2 , 此时平衡不移动
  • 19、利用电解可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和SO2 , 从而实现变废为宝,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电源的负极 B、交换膜可采用质子交换膜 C、通电一段时间后甲区域的pH增大 D、装置①中存在:c(Na+)<c(HCO3-)+2c(SO32-)
  • 20、根据实验目的、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酸性

    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产生黑色沉淀

    酸性:H2S>H2SO4

    B

    探究HPO42在水中的变化

    Na2HPO4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Ag3PO4

    HPO42在水中发生了电离

    C

    比较离子的氧化性

    向含有KSCN的FeNO32溶液中滴加酸化的AgNO3溶液,溶液变红

    氧化性:Ag+>Fe2+

    D

    探究浓硫酸的性质

    将浓硫酸、氯化钠固体、MnO2混合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上一页 125 126 127 128 1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