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技发展见证国家的强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CO2合成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实现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化 B、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磁悬浮列车使用双氧铜钡钇(BSCCO)作为超导材料,B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 D、我国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所用材料为SiO2
  • 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SO2VSEPR模型为 B、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C、CuCl2的电子式为 D、基态Ti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3、越窑是中国最著名的青瓷窑,有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下列汕头博物馆藏品材质与之相同的是

    A.金漆木雕人物博古纹神椟

    B.粉青釉堆白龙凤群花纹双象鼻耳瓶

    C.董其昌草书十七帖纸册页

    D.鎏金罗汉铜像

    A、A B、B C、C D、D
  •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g超重水(3H2O)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B、1L 0.1molL1 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为0.1NA C、过量C与1mol Si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D、1mol Cl2与足量CH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分子的数目为2NA
  • 5、高分子物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原(成分类似于淀粉)可转化为葡萄糖 B、聚合物CH2=CH2的加聚物 C、畜禽毛羽(主要成分为角蛋白)完全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 D、聚合物的单体是HOOCCH24COOHCH3CH2OH
  • 6、

    1,3-丁二烯(C4H6 , 简称丁二烯)是生产橡胶的一种重要原料,其制备方法不断创新。

    Ⅰ.1-丁烯C4H8催化脱氢法是工业生产丁二烯的方法之一。

    (1)25时,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质

    C4H8(g)

    C4H6(g)

    H2(g)

    燃烧热ΔH/kJmol1

    a

    2542

    286

    已知:C4H8(g)=C4H6(g)+H2(g)ΔH=+110kJmol1 , 则a=

    (2)将一定量的1-丁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不同温度下1-丁烯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温度T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判断依据为

    ②已知C4H8(g)=C4H6(g)+H2(g)的标准平衡常数KΘ=[p(C4H6)/pΘ][p(H2)/pΘ][p(C4H8)/pΘ] , 其中pΘ=0.1MPa , 则T2温度下,该反应的kΘ=

    Ⅱ.电化学催化还原乙炔法条件温和,安全性高。在室温下,某团队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电催化还原乙炔制备丁二烯。

    (3)反应开始时,溶解在电解液中的C2H2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该吸附过程的熵变ΔS0(填“>”“<”或“=”),生成丁二烯的电极反应式为

    (4)一定时间内,丁二烯的选择性和通过电路的总电量随相对电势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丁二烯的选择性=×100%;电量Q=nF , n表示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F=96500Cmol1

    ①当相对电势为1.0V时,生成丁二烯的物质的量为mol(列计算式)。

    ②当丁二烯选择性减小时,阴极产生的物质还可能有(填标号)。

    A.CO2       B.H2       C.O2          D.C3H4

  • 7、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研究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现有以下5种物质:①Cu   ②NaCl   ③饱和硫酸铁溶液   ④KHSO4   ⑤干冰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有(填序号)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填序号)
    (3)、分别写出②、④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4)、①可溶解在③中,产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将少量③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a、b、c。

    试将a、b、c符号以及对应的分散质具体的化学式填入下列方框中:

    (6)、将表面附有铁锈(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是
  • 8、某体系中发生的一个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Fe3+、Mn2+、MnO4、H2O、Fe2+、H+ , 已知MnO4为其中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MnO4和Fe2+是反应物 B、被还原的元素是Fe 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MnO4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1∶5
  • 9、在反应3Cl2+6KOH(浓)Δ__KClO3+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5∶1 B、4∶1 C、1∶5 D、1∶4
  • 10、下列各组微粒中,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
    A、FBrS2 B、Fe3+MnO4-NO3- C、Cl2HClOMg D、ClOClAg+
  • 1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Al + 6H+= Al3++ 3H2 B、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 OH-= CO32-+H2O C、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2+ 2H+= Ca2+ 2H2O D、碳酸钠与氯化钙混合: CO32-+Ca2= CaCO3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融NaCl能导电,是因为通电时NaCl发生了电离 B、NaCl固体不导电,因为NaCl固体中无带电微粒 C、NH4NO3电离时产生了NH4+、NO3 , 无金属离子,所以NH4NO3不是盐 D、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Na、H、SO42三种离子
  • 13、实验小组用如下流程探究含氮化合物的转化。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中,每消耗0.1molNH4Cl , 在25101kPa下得到2.24LNH3 B、“反应2”中,每生成0.1molNO,转移电子数为0.5NA C、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0.1molNO充分反应后体系中有0.1NANO2 D、“反应4”中,为使0.1molNO2完全转化成HNO3 , 至少需要0.02NAO2
  • 14、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解热和抗炎的作用。以金属氢化物(LiAlH4)为还原剂代替锌汞齐作催化剂可实现绿色合成布洛芬,其合成工艺路线如图所示。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化合物 Ⅱ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化合物 Ⅱ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4组峰,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2)、关于上述示意图中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化合物Ⅰ中存在“头碰头”形成的p B、由化合物Ⅰ到Ⅱ的转化中,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C、化合物Ⅲ属于卤代烃 D、化合物Ⅳ中,碳原子采取sp3sp2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3)、对于化合物Ⅲ,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4)、利用题目所给原理,以丙酮为原料合成(CH3)2CHCOOCH2CH2CH3 ,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过程中生成烯烃的结构简式为

    ②相关步骤涉及卤代烃的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含氮化合物在工农业、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用途。
    (1)、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采用O3深度氧化锅炉废气中的NO可获得HNO3 , 其反应历程及焓变如图所示(ΔH1ΔH2ΔH3以及ΔH4对应每一步中参加反应的氮氧化物气体各1mol时反应的焓变)

    则总反应2NOg+3O3g+H2Ol=2HNO3l+3O2g的焓变ΔH= (用含“ΔH1”“ΔH2”“ΔH3”以及“ΔH”的代数式表示)

    (3)、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中混有少量CO,常用[Cu(NH3)2]+溶液将其吸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NH3)2]+aq+COg+NH3g[Cu(NH3)3CO]+aqΔH<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时自发性更强 B、增大原料气的通入流速,可提高CO的吸收率 C、[Cu(NH3)3CO]+Cu+的配位数为3 D、吸收后的溶液可在低压环境中实现再生
    (4)、合成氨反应历程中各基元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上的物质用“*”表示)

    该历程中决定反应速率的基元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某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5.6molNO2.9molO22.4molN2发生反应:

    2NOg+O2g2NO2g

    2NO2gN2O4g

    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此时容器内的总压强为1MPa,N2O4O2均为0.2mol

    0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O2= molL1min1

    ②该温度下,反应i的分压平衡常数Kp= [Kp=p2NO2p2NO×pO2p为各组分分压,p=总压强×组分物质的量百分数]。

    ③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A.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2vNO=vO2             D.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6)、研究发现,电解空气中的N2也可获得HNO3 , 且能耗更低、环境更友好。该电解装置的原理如图所示。

    请写出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16、氯化铁在电镀、染料、照相和医药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Ⅰ.0.1molL1FeCl3溶液的配制

    (1)、配制1L0.1molL1FeCl3溶液,需要FeCl36H2O g;
    (2)、配制FeCl3溶液时,下列仪器中需用到的有 (填字母)。为抑制Fe3+水解,需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填化学名称)

    Ⅱ.探究FeCl3溶液与Fe的反应

    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c充分静置后溶液红色褪去。

    (3)、为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甲同学分别取少量试管d中溶液于两试管中,向其中一支中滴加几滴 (填化学式,后同)溶液,无明显变化;向另一支中滴加几滴溶液,出现红色。甲同学得出结论:溶液红色褪去不是因为SCN被消耗,而是因为Fe3+被消耗。溶液红色褪去Fe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乙同学认为试管c中部分KSCN也发生了反应。他取试管b和d中的溶液,设计以下实验,并比较两组实验中溶液的颜色。

    试管序号

    待检验溶液体积/mL

    蒸馏水/mL

    0.1molL1FeCl3溶液/mL

    现象

    试管b

    2.0

    V1

    0

    红色较深

    试管d

    2.0

    1.0

    V2

    红色较浅

    上表中,V1=V2=

    乙同学根据实验现象验证了其猜想。

    (5)、小组同学进一步发现,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加入的KSCN的浓度,试管c中溶液红色褪去变快。

    查阅资料:①在酸性的FeCl3溶液中,铁粉能与SCN反应生成CN

    6CN-+Fe3+[FeCN)63-(浅黄色)K=1.0×1042

    3SCN+Fe3+Fe(SCN)3K=4.4×105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增大KSCN的浓度,试管c中溶液红色褪去变快可能的原因为

    (6)、利用KSCN指示剂验证Fe与FeCl3发生了反应时,更合理的实验操作为
  • 17、贵金属在电子工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一种从废旧电路板富集回收的金属粉末(含金、银、锑、铅等)中回收金、银及制备锑钾合金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金属元素“酸溶”主要转化为[AuCl4][AgCl2][PbCl4]2Sb3+等;

    PbCl2s+2Claq[PbCl4]2aqPbCl2sPb2+aq+2Claq

    ③常温下,KspPbCl2=1.6×105KspPbSO4=1.6×108KbNH3H2O=1.8×105

    ④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时,其离子浓度为1.0×105molL1

    (1)、“酸溶”过程中,先将金属进行粉碎的目的为;溶解后得到含+3价金属元素的配离子为 (填化学式)
    (2)、“水解”过程中,Sb3+水解生成SbOCl的离子方程式为
    (3)、“溶银”过程中,常温下当溶液pH=4时,溶液中cNH3H2O (填“>”“<”或“=”)cNH4+
    (4)、“还原”过程中,加入的绿色还原剂N2H4是二元弱碱,其在水中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 , 则第二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
    (5)、“沉铅”过程中,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加入硫酸的作用为;若“沉铅”时Pb2+完全转化为PbSO4 , 则此时溶液中cSO42不低于 molL1
    (6)、某立方晶系锑钾合金可作为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该锑钾合金晶体可描述为如图所示的两个立方体交替出现的晶体结构。则晶体中Sb周围与其最近的K的个数为。该合金晶胞中,原子个数最简比 Sb:K= , 其立方晶胞的体积为 nm3

  • 18、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可捕捉废气中的CO2 , 并将其转为CaCO3 , 同时得到高浓度的盐酸、H2O2。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双极膜中的H2O可自动解离为H+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b连接电源正极 B、Ⅱ、Ⅲ室之间为阴离子交换膜 C、Ⅱ室中发生反应:Ca2++CO32=CaCO3 D、理论上,每转移2mole , 双极膜上共解离2molH2O
  • 19、利用铜基催化剂可将温室气体中的CO2CH4转化为CH3COOH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为极性分子,N为非极性分子 B、过程Ⅰ和Ⅱ中均存在C-H键的断裂 C、使用铜基催化剂能降低总反应的活化能与焓变 D、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100%
  • 20、化合物XYZ2W6为翡翠的主要成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W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 , 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7个原子轨道,Z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X>Y>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C、X和Y的第一电离能均小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D、ZW32-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