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汽车尾气系统中,有毒气体CO和NO在三元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无毒气体,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模拟该转化过程。

    (1)、a装置中试剂为浓硫酸,其作用为(选填编号,下同);c装置作用为

    ①干燥   ②观察流速   ③混合气体        ④   安全瓶

    (2)、以上装置图中b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
    (3)、氢化钠(NaH)在野外被用作生氢剂,其原理NaH + H2O = NaOH + 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 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1Ss+O2g=SO2gK2;则反应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数是
    A、K1+K2 B、K1K2 C、K1×K2 D、K1/K2
  • 3、关于平衡常数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值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 B、对任一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 C、对同一可逆反应,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D、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浓度,K值将增大
  • 4、下列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HClO4 B、NaCl C、KOH D、MgCl2
  • 5、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 Δ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走部分PbCrO4固体,Cr2O72-转化率升高 B、加入少量K2Cr2O7固体后,溶液中c(H+)不变 C、加入少量NaOH固体,自然沉降后,溶液颜色变浅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 6、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是气体,现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5B4C+6D,30s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至30s,v(A)=0.010mol·L1·s1 B、30s时容器中D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mol C、30s时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4∶5∶4∶6 D、反应开始至30s,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
  • 7、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催化剂 1802N2(g)+3H2O(g) Δ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会缩短反应时间且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加入足量的NH3 , 再次平衡后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氮气的体积分数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会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且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会使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后氨气的浓度变小
  • 8、已知:H2S在与不足量的O2反应时,生成S和H2O。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ΔH1

    2H2S(g)+O2(g)=2S(s)+2H2O(l) ΔH2

    2H2S(g)+O2(g)=2S(s)+2H2O(g) ΔH3

    判断ΔH1、ΔH2、ΔH3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2>ΔH1 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3 D、ΔH2>ΔH1>ΔH3
  • 9、已知3.0 g乙烷在常温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5.98 kJ,则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2C2H6(g)+7O2(g)=4CO2(g)+6H2O(g) ΔH=-3 119.6 kJ·mol-1 B、C2H6(g)+52O2(g)=2CO(g)+3H2O(g) ΔH=-1 559.8 kJ·mol-1 C、C2H6(g)+72 O2(g)=2CO2(g)+3H2O(g) ΔH=-1 559.8 kJ·mol-1 D、C2H6(g)+72O2(g)=2CO2(g)+3H2O(l) ΔH=-1 559.8 kJ·mol-
  • 10、下列关于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 B、CaCO3(s)=CaO(s)+CO2(g)   ΔH=+178.2 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 C、HCl(g)=12H2(g)+12Cl2(g) ΔH=+92.3 kJ/mol:1 mol HCl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放出92.3 kJ的热量 D、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含1 mol NaOH的烧碱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H2SO4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1molH2SO4与1molBa(OH)2反应生成BaSO4 , 沉淀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D、1molH2与0.5molO2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H2的燃烧热
  • 12、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C、推广“绿色汽油”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 1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AgNO3+NaCl=AgCl↓+NaNO3 B、CO2 + H2O = H2CO3 C、2H2O2MnO2__2H2O + 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 14、以粮食为原料制取乙醇并利用其制备乙酸乙酯(C)和高分子材料(G)的流程如下:

    已知:

    i.D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ii.饱和CO2水溶液pH为5.6。

    (1)、某兴趣小组尝试利用该原理酿制米酒。

    ①《齐民要术》中记载“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殷米。其米绝令精细”。此中“曲”为酒曲,含有酶,在反应中起作用。“精细”即将米研磨为粉状,目的是

    ②为了更好地了解米的发酵过程,小组同学每隔24小时测定米酒的酒精度和pH,连续10天,收集相关数据绘制了实验数据图。

    针对米酒的pH变化趋势,甲同学分析原因是酿酒过程中产生了CO2.乙同学认为不合理,其依据一是;依据二是乙醇中含官能团(填名称),在一定条件下会被氧化成B且酸性比碳酸强。

    (2)、“酒越陈越香”是因为生成酯类物质。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其中n(氧化剂):n(还原剂)=

    ②反应III的发生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X为饱和Na2CO3溶液

    b.实验时,先加浓硫酸,再加无水乙醇和冰醋酸

    c.一段时间后,观察到X溶液的液面上有一层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油状液体

    d.实验结束时,采用蒸发的方法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①D也可由戊烷裂化裂解制得。写出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戊烷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②F→G为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4)、在反应I→VI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5)、研究资料表明,酿酒的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请依据反应Ⅲ推测其生成的六元环酯(C6H8O4)的结构简式
    (6)、乙醇的电子式
    (7)、乙醛和银氨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 15、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是引起雾霾的重要物质,工业用多种方法来治理。某种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O、CO、CO2、SO2、N2)的流程如图:

    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固体1的主要成分有Ca(OH)2(填化学式)。

    (2)若实验室需要配制3 mol·L-1NaOH溶液1L进行模拟测试,需称取NaOH固体质量为g。

    (3)用NaNO2溶液处理含NH4+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验证废水中NH4+已基本除净的方法是(写出操作、现象与结论)。

    (5)气体1转化为气体2时空气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6)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是(填化学式)。

    (7)流程中生成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I2可以使淀粉变蓝。根据上述反应,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有关试剂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需选用的物质是(填序号)。

    ①水       ②淀粉碘化钾试纸       ③淀粉       ④白酒       ⑤白醋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 16、工业生产中,海水提溴常用空气吹出法,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模拟该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从浓缩海水中提取液溴。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Cl2至反应结束;

    ②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

    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SO2

    ④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的Cl2

    ⑤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

    (1)、A装置中通入Cl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②中通入热空气能吹出Br2的原因是
    (3)、③反应后B装置溶液中有SO42生成,则SO2的作用是;检验SO42的方法是
    (4)、两次尾气处理时均可选择的试剂是

    a.水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KBr溶液

    (5)、步骤④反应后,取少量B中混合液滴加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能否说明Br2比I2活泼?说明理由。
    (6)、若装置B中只用浓Na2CO3溶液吸收Br2 , 反应后得到NaBr、NaBrO、NaBr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BrO-Br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则Br2与Na2CO3反应时,被还原的溴元素和被氧化的溴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7、已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可溶于乙醇、乙醚等,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为35℃。如图是从黄花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流程,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燥时应该将黄花青蒿置于干燥管中 B、操作Ⅰ是萃取,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 C、操作Ⅱ是蒸馏,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温度计、锥形瓶等 D、操作Ⅲ是酒精灯加热,然后加水溶解、过滤
  • 1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氢化物种类繁多,其中含氢量最高的为25%,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W同族,Z和Y同周期,Z的核外电子数比Q少8个,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Y<X B、Z2能把同主族元素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C、简单离子半径:Z<W<Q D、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X发生反应
  • 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5NA B、标准状况下,7.1 g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D、100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20、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 , 同时生成 2n mol NO2

    ②v(NO)=v(NO2

    ③每消耗 32g 氧气,同时生成 60g NO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⑦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上一页 292 293 294 295 296 下一页 跳转